分享

人最大的问题是,看不见自己

 曾仕强 2024-03-13 发布于北京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看不见自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认不清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看见人家有钱有名有势,觉得自己也要这样。

总是羡慕别人的光鲜亮丽,最后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我们太在乎别人的“有”,太焦虑于自己的“无”,最终在有无之间白白消耗掉了人生。

该如何看待生命中的那些“有”和“无”呢?

01

看不见的那只手很重要

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个是妙,一个是徼,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吗?

妙是无形、无极,看不见、摸不着;徼是有形、有极,看得到、摸得着,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有的事情是有痕迹、有轨道的,我们可以去分析,但也要常常站在无的立场去看事情。

因为很多事情真的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叫作妙不可言。

西方人认为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东西是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但是他们也承认它的存在,把它叫作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其实比看得见的东西力道还大。

老子的意思是说,同样的一个过程,同样的一个目标,同样的努力,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没有成功,那个无是什么?就是你的品德修养。

所以,西方所讲的看不见的手,就决定在你的品德修养上面。

比如,你一向都是规规矩矩,一向都不去伤害别人,那得胜的机会就比较大,当然这个要看你相信不相信。

有是非常短暂的,它前面有无穷的无,后面也有无穷的无,无随时可以变有,但是有最后还是变无的。

从这个了解到,中国人叫不要争一时,要争春秋,那个意思就在这里。

我现在不如你,有什么关系,因为我前辈子赢你太多了,看到你只好让手,那有什么不好呢?

有不过是很短暂的,无好像更长远。我们所讲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是指看得见的部分,先天带来,后天带走是指看不见的道德。

道德是会追随你走到无,然后一直走,再到有,再到无。

这样大家慢慢可以了解到,我们活着这段只是道德的升降,只是做这个工作而已。

你这辈子来,道德方面是加分还是减分,就这个而已,其他无关紧要。

02

眼见未必为实

无中生有,无中是有有的,无中如果没有有,就不可能生有。有复归无,就是说有最终也是无。

比如,高楼大厦总有一天是一片废墟,再好的车子总有一天是不能用的,再健康的人最后也是要死的。判断是非怎么能够执有呢?

你现在看到甲在打乙,也许仅仅是看到这个片段而已,可能前面这段是乙打甲,你没有看到,甲被他打得飞起来,才反击,被你看到了,然后呢?

乙又猛打甲,你又没看到,如果你只看到这里,就判定甲是错误的,那这算什么?

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你老觉得这个家伙没有钱就找你借钱,借了都不还,却不知道,上辈子你老跟他借钱,他的人生规划就是因为你才修改成这样的。

观有,观无,观无无。观之以目,是观有;观之以心,是观无;观之以神,就是观无无。

同样一个观,要看你是怎么观法,靠眼睛不可靠。

我们经常讲“我亲眼看到”。你亲眼看到,看错了那有什么办法?要不然罗生门是怎么来的?

罗生门就是同样一个景象,但是十个人看了回去报告都不一样。

再比如,这里有一扇窗,让大家往窗外看,把你看到的写下来,答案都不一样。

有人看了说窗外有一条电线,上面有五只鸟,因为他对鸟最感兴趣。

有人看到窗口外面,有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孩,那他对这个感兴趣,别的都没看到。各取所需,这没什么不对。

同样一个景象,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观之以心就比较好一点儿,但还是不够全面。

观之以神的意思就是说,你根本不用出门,就知道天下事。老子告诉我们,跑的越勤,跑得越远,知道得越少。

就像一个人只到过一个地方,可是他对很多地方的描述都很清楚,好像真的到过一样,人家不会怀疑。

但是一个人全世界都跑遍了,他就混了,不知道哪里是哪里,人家反而怀疑他到底真的到过没有。

03

有无相生要兼顾

有无相生,要兼顾。所以中国人很喜欢兼顾。我们不要把一个撇掉,只走一条路,那就叫偏道。

现代人大多注重有的价值,而忽略了无的价值。

不说话的才是最聪明的,说话就麻烦了。你怎么说都不对,人家在气头上,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你说话干什么,静静的就好了。

而且现代人往往只相信看得见的东西,不相信看不见的东西。实际上看不见的才是决定性的东西。

车轮最重要的是轴心,只要那个轴心搅断了,什么都没有用了。

对于房间就是空间最重要,到处都摆满了东西,人都进不去,那这房间就没有用了。

任何容器,只要装满了东西就没有用了,就装不了其他东西了。有无相待,互相配合,才能有效用。

正所谓“无心生大用,有物不通神”。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写字的时候,一心想我一定要写好,一定要写好,往往最后都写不好。想那么多干什么?写就是了。

你越轻松,越不在乎结果,结果反而越好。你一紧张,手脚就不灵光了,就写不好了。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写书法就是练功,就是当你放松了再写,很自然就写好了。

一心想着这个不行,那个很重要,这个字要写好,结果往往会很差劲,因为你的手整个都僵化了。

所以说大用是无心才会产生的,有心都是小用,一旦有了物就不可能通神。

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留言有奖·中奖人员

曾仕强教授百万畅销书籍《易经真的很容易》系列新作易经良基18册系列最后3册,大陆版正式上市开售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