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城区63:太平南路的老南京情怀

 卧竹轩主 2024-03-14 发布于江苏

南京在民国《首都计划》期间,新建了一些大道,也改造了一些老路。改造老路时,把若干小街小巷拓宽连接成了几条大干道。比如:

  • 把奇望街向东延伸与淮清桥街合并成建康路

  • 娄子巷与三牌楼合成三牌楼大街

  • 府东街、三山街、大功坊、花市街、南门大街等6段街巷合并成一条中华路

  • 天青街、马巷、观音庵等街巷并为中正路(现中山南路)……

还有一条主干道太平南路,也是几条小路接起来的。这条路上的故事太浓厚,我只能浅说一点点,注定是写的最糟糕的一篇。

太平南路

位于秦淮区,南北走向,北起中山东路大行宫路口接太平北路,南至建康路,正对贡院西街,全长约2千米。

民国时期这条路北通总统府,南联夫子庙,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流行“北有热河路,南有太平路”的说法。

解放后说法更改为“北有山西路、南有太平南路”,可见仍为大多数老南京逛街的首选。如今打造成了南京的民国风情一条街。

历史街区

太平南路在明清时期为几段小路。经两次合成一体。

第一次

1931年

中正街(今白下路)为界,拓并为太平路朱雀路南北两段。

太平路

由吉祥街、花牌楼、太平街、门帘桥合并而来。

朱雀路

由五马街、四象桥、益仁巷拓宽并成。

第二次

1959年

城北新建了太平北路,同年太平路朱雀路合并起来与之对应,正式叫做太平南路。由此一条从鸡鸣寺到建康路(夫子庙)的南北大道形成了。

消逝的小街知道的人不多了,而且这些街巷在不同版本的地图上起讫点有差别:

吉祥街

从中山东路到文昌巷,位于太平南路北段。此处明代为官营织造机构所在地。以前叫“存义街”,后改叫“义祥街”,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吉祥街

与科巷、铜井巷、党公巷(今游府西街)等支巷交汇。

花牌楼

北自文昌巷,南到常府街。明代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府邸于此,即常府街,现在的太平商场是当年常府的西南一角。九连塘小区,就是当年常府内花园的9个池塘。

朱元璋为表彰老常的功绩,特在常府西边造了一座纹饰花哨的牌楼,故名“花牌楼”。,地点大抵在九龙商场位置。

与松涛巷(今淮海路)、户部街、杨公井等支巷交汇。

太平街

常府街至太平巷。各地叫太平街的很多,皆因盗贼猖獗有关。清道光年间这一带得到整治情况好转,于是得名。现太平商场位置。

旁边有小火瓦巷。

门帘桥

太平巷到中正街(今白下路)。

支巷有马府街和娃娃桥(今马府西街)。

马府街因原有郑和的府邸而得名,郑和本姓马。1953年马府后花园的旧址处辟为太平公园,1985年改名郑和公园

五马街

白下路至四象桥。当年可并走五马,还算比较宽敞。现存五马街小区。

四象桥

跨内秦淮河,始建于东吴,是青溪七座桥之一。

益仁巷

四象桥通到奇望街(即建康路),正对夫子庙的贡院西街,为太平南路最南端。早期叫“一人巷”,可见路有多狭窄。

支巷有慧园里。这里曾经是民国官僚、商人居住区,也曾是中医诊所扎堆聚集地。

繁华商贸

太平路曾是南京豪华地之一,时尚潮流与上海、香港同步,是南京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批柏油路之一。民国时期,商贾云集,楚蒿粤食,吴丝蜀锦,无所不有。这条商业历史人文街,有著名老店铺、民国饭店、老剧场等。现在路两边更有数不清的各式商店、饭店、书店、金店、杂货铺、药店等。还有1923年建成的南京第一家基督教礼拜堂圣保罗堂

喜欢逛街的女士们,最钟情太平南路279号的太平商场,最大的好处是逛累了有地方坐。同样的商品这里比中央商场和新百都便宜,且一年四季卖羽绒服。

它是南京继中央商场之后的第二家百货商场,建于1946年。

民国时期舶来品汹涌而至,浙江人贺鸿棠与6位南京实业界名人在这里吹响了支持国货的先锋号角。太平商场留下来老一代南京人的乡愁。

太平商场向北200米的九龙商场是处理外贸厂家尾单的货场,比外面同类货最低价的十分之一还能再便宜。来淘过货的人都不吱声,怕别人瞧不起。还有的店家闷头从这悄悄低价进货后加倍出售,也不告诉别人。有时夫妻之间也保密,在这买到便宜货可省下不少私房钱。

这条街上的银楼不少,大都是从建康路那边搬过来的,最显眼的是有200多年历史的宝庆银楼

说到吃,属于太平南路的味觉,少不了绿柳居。它是1912年始创的清真馆,最初在秦淮河畔桃叶渡,垂柳依依而得名。

李宗仁晚年回忆说,他和老伴郭德洁最爱吃绿柳居的罗汉观斋、素什锦、八仙鸽蛋、荷包鱼翅、素刀鱼、鸡酥海参等七八道素菜了。显然它的特色并不是清真菜,拿手的是佛寺素菜。其实它的主厨是经过京苏大菜培训的。

我最近去了找老味,大失所望!

南京的吃货没有不知道四川酒家的,位于太平南路171号,成立于1959年,价格适中。

虽说它是南京的川菜龙头老大,可又是南京人认可的家乡菜。

文旅融合

这条街也是著名的“书店街”,曾经大小书店达三四十家。著名的金陵刻经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文明书局,大东书局等近代出版事业,均曾设于此。这里附近学校也多。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是南京学生联合会所在地。

位于太平南路72号的十竹斋,明朝万历年间胡正言创始,它的非遗项目“饾(dou)版”水印方法,是中国印刷史、版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我去过最多的是杨公井古籍书店,原中华书局。以前我每到星期天,总要抽空有转一下,碰巧能淘到宝。

杨公井是百姓为了纪念清军将领杨镜岩,他在清末光绪年间南京城大旱时,带着三军士兵连掘三口大井,解决了士兵和老百姓的吃水问题。

再就是杨公井的人民剧场,在里边我看过无数次京昆大家表演和话剧演出。记得很清楚的有:钱浩亮的关云长和赵云;童祥苓夫妻二人的《坐宫》和《武家坡》;张继青与日本艺人的昆曲和狂言合演《秋江》;俞振飞将近90高龄来此演出;徐帆毕业实习阶段加盟北京人艺,与濮存晰等人来此演出的三出话剧。……现在改叫阿波罗演艺广场了。

剧场旁边就人民浴室,如今是南京城内为数不多仍在营业的老式澡堂。

晚清著名回族富商蒋春生,人称蒋百万,花牌楼有半条街是他家的店面生意。上世纪20年代,蒋氏后人捐资修建了太平南路256号上的清真寺,2003年道路改造被拆毁,大殿和二殿等构件被装在了2005年新建成的草桥清真寺

老(新)门东三条营的老宅,是他的长子蒋寿山故居!他家后代人才辈出,中科院院士就出了蒋锡夔和蒋有绪两位。

位于马府西街(原娃娃桥)的钟英中学也是他们家捐建的,即南京市第二十三中,后与南京三中合并。知名学者卢前、唐圭璋、赵元任等都曾经在“钟英”任教。从这所学校出了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以及钱穆、刘西尧、吴良镛、赵继昌、刘宇一、叶兆言、朱瑞、李国鼎等优秀人才,还有多名中科院院士!还有演电影的游本昌。

当然,这条街的改造与南京其他街区一样,也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太平南路278号的老建筑江苏饭店,在太平商场对面,由桂系军阀马晓军创设。1948年选举副总统时,该饭店为李宗仁的竞选大本营!民国时期与中央饭店同为南京最好的两家饭店,于右任为其题店招。可惜老楼被拆除了,换到街斜对面的305号新建了一个。

太平南路的悬铃木被剃光头的次数在南京属第一。光我知道的就有3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