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今天这篇文说,咱们来和您聊聊关于痔疮的既简单诊疗办法。这就是利用上唇系带的反应点。 什么意思呢?中医临床观察,有相当多的痔疮患者,在上唇系带处有粉红色或者灰白色的一个点,具体说,是一处结节。颜色以灰白为多见。数量以一个为多见,也可能有大小不等的好几个。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样的临床心得,中医学界早就发现了。现代中医临床,较早地是在1963年的《中医杂志》,就以《观察唇系带诊断痔漏》为题,发布了相关经验。随后在1984年的辽宁中医杂志,1989年的山东中医杂志,也都医家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具体来说,结节处于唇系带正中线上的,多属于外痔。结节处于唇系带两边的多属于内痔。其中若出现唇系带左侧,说明痔核在肛门左侧。反之则出在肛门右侧。结节处于唇系带上三分之一处,多提示外痔在4到8点的位置,即相对来说的下部。如果结节处于唇系带下三分之一处,提示外痔在10点到2点的位置,即相对的上部。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唇系带处出现的不是结节,而是条索状的赘生物,那要考虑肛门部位出现漏管了。条索越是靠近唇系带,说明漏管越是靠近肛门的外周。 无论是结节还是条索,如果颜色发灰白,都考虑疾病存在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呈现粉红色,说明疾病新发不久。 这样的发现,准确率有多少呢?曾有医家观察41人,阳性符合率达到98%。也有人观察730人,这730人里面经过肛门检查,患有痔漏裂者430人,他们中唇系带有结节和条索改变的为388人,占90.23%。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起来,这样的现象是相对多见的了。已经为临床所广泛证实。 那么,它的道理何在呢? 其实,这个条索或者结节所在的位置,就是督脉上的龈交穴。龈交穴出自《素问·气府论》中。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齿龈筋中”。它的具体位置就是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龈交穴属于督脉。而督脉循行路线有经过下阴。故而下阴部位气血不畅、瘀滞,会直接体现在督脉所循行的其他部位。其中就包括龈交穴。就位置来看,龈交穴和肛门分别处于上下两处,各位于阴阳两端。因此它们能互相体现对方的经气运行状态。这符合中医整体观的认识思想。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这样的认识,以及中医下病上治、上病下治的理论,就有人提出了挑破、放血唇系带结节来治疗痔疮的理念。其实,这样的方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仅仅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改善症状的作用。因为痔疮的形成,和湿热下注、中气下陷、淤血内结等都有关系,调治起来并非易事。所以说,靠唇系带放血来治愈痔疮,并不足取。 好了,文说到这里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