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苔白腻、湿气重的人用平胃丸

 海女407 2024-03-18 发布于海南

图/文/闲云感恩生活

中医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让身体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中医六邪中的湿邪,有一种病症叫寒湿困脾。要想脾胃健康,除湿是关键。

早上醒来,浑身乏困心烦意乱,口干口苦,胃胀胃难受满脸油光,眼屎增多...一整天都晕晕乎乎没有一点精神还老打瞌睡总觉得处于没睡醒的状态如果你出现了以上症状但身体又没有其他大病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寒湿困脾了。

平胃丸这个中成药出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叫做平胃散。也有加味的,叫香砂平胃丸。它主要功效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平胃丸里边的成分也很简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厚朴,陈皮用来理气,苍术,炙甘草可以燥湿健脾,这就是平胃丸的成分和作用。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甘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

平胃散主要是以祛湿为主,补脾的力量小一点,如果体内湿气很重,可以用平胃散先猛攻一下,把湿气快速的代谢掉,但是因为这个药补脾的力量不够,所以当把湿气去掉之后,应该再服用一段时间的参苓白术散补一补脾胃,只有把脾胃补起来,才能从根源上控制湿气!

苍术、白术都能健脾祛湿,如果用苍术,祛湿的力量会更强,如果用白术,那么,对于白术的运用,则更多的是取其健脾的作用。我们讲土虽然怕水,但同时土也能治水,当脾胃再度运转起来,是可以把湿气运化掉的。

香砂平胃散增加木香,砂仁,目的是增强其理气之效。对于气滞,满涨等气滞导致的症状,能够有更好的理气效果。

中医有句话叫做“痰湿生怪病”,意思就是说,很多奇奇怪怪的病,其根源都是因为痰湿造成的,所以祛湿非常重要;基本上所有名方都有祛湿的思想在里面!

之所以出现吃完饭胃胀,肚子胀,打嗝,反酸,嗳气,就是因为这股气在里边堵着了,所以我们除了健脾燥湿之外,还要把气捋顺。

平胃丸,适合肠胃湿热的症状,常见表现是胃胀、大便黏腻腥臭。平胃丸不是很常见,也可用舒肝平胃丸或香砂平胃丸。

平胃丸名字本身的含义就是平定我们脾胃的湿阻气滞。方中苍术是健脾去湿的。

出现舌苔黄腻的现象是湿热,平胃散就不适合了。可以用治疗湿热的二妙丸或者龙胆泻肝丸了!

平胃丸就是纯纯的脾胃症状。平胃散可以增强胃动力,调节胃液的分泌,保护胃粘膜,抗菌,抗炎,调节胃肠蠕动。

痰湿在脾。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当脾虚无力运化水湿,就会聚湿成痰。这种情况的患者一般还会出现身体困倦乏力,大便粘腻、粘马桶、不成形,无精打采,懒得说话,没有胃口等症状。如果看他们的舌头,则会发现舌体胖大,边上有齿痕。

这个方子燥湿力量很强,如果体内湿气很重,可以用平胃丸先猛攻一下,把湿气快速的代谢掉,再服用一段时间的参苓白术散补一补脾胃。湿气重的人,一般是白腻苔。

藿香正气也是去湿的,藿香正气神药应用广泛,藿香正气液除了脾胃症状,它还有外感风寒的症状,比如怕风头痛,骨节酸痛,咽痛等这种感冒症状。

平胃散的使用,大家还要跟藿香正气相互鉴别一下。

中医里讲: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没有人能随便祛湿成功,是需要一段时间调理才行的。

图片

具体请根据个人体质对症调整,切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