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常用的7种“针灸补益配穴”法,附:泄泻、遗尿、眩晕实战案例讲解

 李明谦 2024-03-1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中医书友会
第382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补法是针灸的基本治法之一,相比中药汤剂,针灸的补益效果具有更加迅捷的疗效。黄老在用针灸补益人体时着重使用俞募配穴或具有全身效应的强壮性穴位,并配合灸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具体的实践经验吧~

—本文约3400字,预计阅读9分钟—

图片

略谈补法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简介:黄荣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91年国家“两部一局”确定其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导师。2011年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授予“终身荣誉奖”。2012年广西区卫生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桂派中医大师”荣誉称号。

黄氏对四大经典颇有研究,在学术上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注重调整经脉之疏通和脏腑升降的功能。擅长针药,对内、妇、儿科多有研究。在治疗上强调培土可以生金,扶土可以抑木,健脾可以助肾,许多疾病可通过调理脾肾而获效。临床上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内关等穴为其常用之穴,而补中益气汤,逍遥散、小柴胡汤等方为其常用之方。

补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脏腑的虚损给予补养,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故凡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阴阳气血偏衰的情况下,均以补法调理之。

对补法的认识
针灸补益之法,是通过针或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益气血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针灸补益法,奏效简捷,素为古人所重视。

如《素问·针解篇》记载:“刺虚须其实者,阳气已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灵枢·官针篇》亦记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针灸大全》记载:“补则补其不足。”

均是前人应用针灸扶正祛邪,补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施行补法的原则
“虚则补之”是针灸施治准则之一,阐明虚证应当用补法。宜用针刺补法加灸。用针灸施行补法的原则有两条:
一是选取有全身性强壮作用的穴位,施以热补手法,采用温针以及灸法,可以收到调补气血、壮阳固本、扶正祛邪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穴位主要有关元、气海、膻中、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大椎、身柱、膏肓俞、命门、脾俞、肾俞等穴,适用于肾不纳气的咳嗽、气短,脏腑虚损的劳伤、盗汗、消化不良,卫阳不固的自汗以及肾阳虚的阳痿、遗精、遗尿等。尚可用于壮体润颜,延年益寿。

如《针灸大成》:“若要安,三里、丹田不曾干。”此之谓也。

二是根据辨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脏腑经脉的背俞穴、腹募穴以及对全身有影响的穴位施以补法,则对相应脏腑机能的调整作用更为显著。

例如取中脘、关元、百会、内关、足三里,配脾俞、胃俞,用热补法或灸法,神阙隔盐灸,则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对于中气虚弱之久泻便溏、消化不良、腹痛喜按者尤为有效。同时对于中气下陷的阴挺、脱肛、内脏下垂,也有良好的作用。

再如取肾俞、脾俞、关元、命门,用热补手法,配足三里、天枢、神阙(隔附子饼灸),对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便溏或五更泄泻有较好的疗效。

若取大赫、中极、归来、关元、三阴交则有调补冲任、固崩止带的作用,适用于冲任不固、下元虚寒所致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崩漏、白带等。


补法在针灸临床的运用
“虚则补之”,运用这一原则,除正确地掌握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讲究腧穴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常用的补法如下:

补中益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证。取穴如中脘、足三里、气海、脾俞、胃俞。针刺用补法,并灸。

补肺益气法:用于肺气虚证。取穴如太渊、太白、肺俞、足三里。针刺用补法,加灸。

补心脾法:用于心脾两虚证。取穴如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针刺用补法,适当配合灸法。

补益肾气法:用于肾气虚证。取穴如肾俞、命门、关元、太溪。针刺用补法,并灸。

补益肾阴法:用于肾阴虚证。取穴如关元、肾俞、照海、尺泽。针刺用补法。

补益气血法:用于气血两虚证。取穴如脾俞、膈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刺用补法,并灸。

升阳益气法:用于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证。取穴如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针刺用补法,并灸。


案例


  • 泄泻

李某,男,43岁,1990年12月25日初诊。

患者腹泻5年之久,从无宁日,小腹冷痛,肠鸣辘辘,少则每日3次,多则每日7、8次,大便溏薄,遇冷泄泻更甚,日渐消瘦,疲乏无力。经某医院结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炎。先后服用中药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及西药痢特灵、合霉素等药,均不能获效。而转针灸治疗。

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少,食味不香,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诊为慢性泄泻。证属脾肾虚寒。治宜温补脾肾,益肠止泄。

治疗

取天枢、足三里、肾俞、脾俞、命门、关元。

针用补法,针后用艾灸,每日1次。

针灸3次后,痛即减轻,肠鸣即止,大便每日3次,质仍稀。又针灸10次,腹痛除,大便成形,每日1~2次,精神转佳,纳增食香,自觉诸症消失,临床告愈。半年后随访,症未复发,体重增加,精神奕奕。
按:本例泄泻顽固持久,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肾阳不振,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肾两虚,诸阳衰微。故取天枢,调理腑气;足三里、脾俞,益脾养胃,温补中焦;肾俞、命门、关元,补益命门之火,温肾壮阳,以“益火生土法”。

诸穴相配,共奏温补脾肾、调理脾胃、止泻之功,故收显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 遗尿

谭某,男,16岁,1991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自幼年起,常于睡中遗尿,醒后方觉,少则一至两晚一次,多则每晚遗尿数次。秋冬尤甚,延续至今,精神苦闷。曾服缩泉丸和西药等治疗,屡医无效。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㿠白,精神萎靡,疲乏无力,记忆力差,腰酸腿软,畏寒,纳差,口不渴,但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证属肾气不足,下元不固。治宜补益肾气,固摄下元。
取穴

关元、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每日1次,针刺用补法,关元、肾俞加灸。

经针灸治疗5次,期间仅遗尿1次。续针灸5次,遗尿已止,诸症消失,精神大振。再针灸治疗5次,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遗尿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失约。取关元、肾俞,灸之能温补肾气而固摄;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能补足三阴之气,以加强膀胱约束之功能;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用以培补后天之本,能补益先天的肾气。

诸穴相配,补肾益脾,能调整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阴脾经,从而固缩小便,达到加强约束膀胱的作用,因而效如桴鼓。

  • 眩晕

李某,女,45岁,1991年3月11日初诊。

患者头晕目眩,反复发作两年余。每于头晕时,卧则略减,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经中西医治疗仍缠绵不愈。

近日来头晕目眩又作,症见面色苍白,唇甲不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失眠,不思饮食,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证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治宜补益心脾,调养气血。
取穴

脾俞、心俞、百会(灸)、足三里、三阴交。


针灸治疗5次,眩晕止,诸症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眩晕乃因心脾亏损,气血不足,治当从培补后天之本着手,故取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调补脾胃,以益生化之源。取心俞以调补气血;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系诸阳之会,以补气升阳,使气旺则能生血,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以濡养脑窍。

诸穴相伍,针灸并施,以收益心健脾、气血双补之效,故眩晕可止。

图片
补法是为虚证而设。扶助正气,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针灸临床应用补法,亦应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遵“虚则补之”之旨,本不虚者,只宜平补平泻之法。正盛邪实者禁用补法,当以泻法为主,邪去正自安。若邪未去,而妄用补法,不但补之无益,反有留邪之弊。

针灸补法,侧重调理脾胃功能。元气是人身之本,根于脾胃,脾胃不足,则元气衰败,百病丛生,所谓“有胃气则生”,“胃为后天之本”,脾为生化之源”。因此,治病强调以胃气为根本。临床上针灸取穴常配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胃。若脾胃不佳,任何补益之法也难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针刺“补虚”是通过针刺手法来激发经气的功能,调动机体本身的调节作用,使低下的机能旺盛起来。

《灵枢·根结》篇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说明通过针刺能调节人体的阴阳,使脏腑的精、气、神的活动趋于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