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分养生,防三病、用三水、按五穴,健康一整年!

 泰阳汉子 2024-03-20

2024年3月20日11:06:12

星期三(农历二月十一)—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

Image

在我国中医的观念来看

人们应该顺应时节来进行养生调养

所以呀

继续往下看吧

Image
春分防御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我国自古就有'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说法。

易腹痛腹泻

第一,因春天风大,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其特点是腹痛明显。

第二,养生的办法是大风天,少到户外受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理中丸。

第三,春分前后,要防止受凉

第四,做菜多用干姜,因为干姜能温中。

Image

易感冒、流涕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易五更晨泻

第一,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

第二,舌苔白,脉沉而弱,怕冷,腰以下发凉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以温中扶阳。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或吃干姜炖鸡汤

Image

Image
用三水

喝白开水

刚过去的寒冷季节阳气闭存于体内,致使肠胃内热蕴积,春分时节易发生大便秘结。

通肠道,凉白开就是很好的药。建议每天喝1500到2000毫升水,有很好的“消火”作用。

用洗鼻水

春分时,春暖花开,过敏性鼻炎也容易高发,出门要佩戴口罩。

如果是尘螨过敏,家中要尽量保持通风,常晒被褥,清洗被褥时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10分钟以上可杀死大部分尘螨。

端泡脚水

人体很多重要经脉都起源于足部,从脚趾头开始,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一旦经络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每天临睡前1~2小时,泡脚10分钟~20分钟,使水位没过小腿肚,可以促进经络的自我调节,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Image

Image
运动与饮食

运动锻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调节饮食

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

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Image

Image
推荐食材


黄豆芽

民间有“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的说法。春天万物生发,这时候最适合吃“芽”了。说到“芽”,最常吃的当属黄豆芽了。

黄豆芽在这个时候正大量上市,而且黄豆芽具有养肝补脾的效果,因此最适合养生。同时,春天不少人会缺乏维生素B2,出现口角发炎的情况,黄豆芽中富含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


香椿

春分这个时候的香椿,香味浓郁,鲜嫩清脆,口感和营养都是最好的。自古以来,香椿就被公认为春季时令名品,它不仅可做成美味菜肴,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的功效。同时,多吃香椿还可以预防肠炎、痢疾等健康问题。

Image

大红枣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适当吃些甜食。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Image
膳食食谱


凉拌黄豆芽

【材料】黄豆芽 500克、精盐 3克、辣椒油 10克、姜汁 1克、上等酱油 30克、花椒油 1.5克、香油 10克、大葱 2克、香醋 25克、味精 1克

【做法】

1.将鲜嫩的黄豆芽洗净,去根

2.放沸水锅内煮 1分钟左右,待豆芽刚熟时,即可捞起,晾凉

3.加入精盐,拌均匀后盛入大盘内,淋上酱油、辣椒油、香油、味精、姜片、花椒油调好的调料,撒上切好的葱丝

4.最后上桌时撤香醋即成。



春分五色粥


春分五色粥组成:青色(绿豆10克)、黄色(南瓜15克)、红色(红枣3个)、白色(淮山15克)、黑色(桑葚5克),粳米150克,熬制成粥食用。

功效:五色食材对应人体五脏,平补脏腑,补益阴阳,以粥调制,实现春分的养生原则和缓平补五脏。


为什么选用粥?因为在食物中,粥这种形式对脾胃是最佳的调理方式,既容易将食材充分均匀混合,又容易消化吸收。所以中医养生一直推崇粥品调理脾胃。

Image

Image
穴位养生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养阳气就是养生的一大重点。但是,阳气要怎么养,很多人不知道。今天教大家一个不花钱的养阳法:按摩“生阳穴”!

百会穴——“头之阳”


头部为诸阳所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部。如果头阳亏虚,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精神不振、多梦易醒等症状。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刺激此穴,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取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方法:食、中二指并拢按住百会穴,顺时针按摩约3分钟,之后作点按约2分钟。


至阳穴——“背之阳”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后背有一个穴位叫至阳穴,是补阳气的最佳穴位。按揉至阳穴,有振奋全身阳气、疏通经络的作用。

取穴:至阳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肩胛骨连线的中点。

方法:用指腹按揉中脘穴1~2分钟,并配合点按。平时也可以多晒晒后背,对补阳气很有帮助。


中脘穴——“胃之阳”


中脘穴位于肚脐与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按揉中脘穴,能补充胃中阳气,助消化。遇上胃胀、胃痛、食欲不振等情况,揉按中脘穴能起到应急的作用。 

取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方法:四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点揉该穴。按压时间以胃痛缓解为度;日常保健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3次。 

足三里穴——“脾之阳”

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有赖脾胃摄入营养、供给能量。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常按此穴,可温补脾阳,增强体力。

取穴: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方法:双手掌心分别搭在对应的膝盖上,食中二指并拢下垂可触及足三里穴,作环形按摩,并配合点按。

涌泉穴——“肾之阳”

脚心上的涌泉穴,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按揉此穴,可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阳,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还能改善睡眠。

取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方法:点按涌泉穴,每次3分钟,可以在洗脚时顺便按一按。

Image






花开时

总有最美丽的相遇

春天里

总有最温暖的记忆

又是一年绚烂时

春分时节

愿每一天的你

都春风得意,不负春光



Image
  

源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养生中国、最紧要健康GRT、 渭城区建国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编辑 | 北少晴

复审 | 健康君              

终审 | 刘培龙



中国老干部

宣传老干部工作
展示老干部形象
引领老年时尚新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