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阳化饮治疗手脚冰冷30年案

 中医林佳明 2024-03-20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2002天。

女,46岁。


主诉:因手脚冰冷30年于2023.10.25来诊。


现病史:30年前开始出现手脚冰冷,曾在外院服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刻诊:手脚冰凉,怕冷,尿频,经期夜间小便约每小时1次,平素夜间小便约2-3次,口干欲饮,失眠,难入睡,易醒,醒后可再入睡,舌淡润,舌胖大,齿痕舌,脉沉细。


六经辨证:太阴病,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拟方:四逆汤,四君子汤。


蒸附片15g先煎1小时,干姜15g,炙甘草30g,茯苓45g,白术30g,菟丝子20g,沙苑子20g,炙淫羊藿20g,党参15g。

中药7剂,每日1剂。

二诊:手脚冰凉较前好转,失眠好转,入睡改善。


上方加量蒸附片至20g,干姜至20g,加肉桂10g,巴戟天20g,狗脊20g。


中药7剂,每天1剂。


后续三诊及四诊患者症状稳定改善,守方治疗月余,患者反馈诸症好转,手脚冰凉好转,怕风怕冷好转,失眠好转,夜尿减少。

患者手脚冰凉30年,阴寒内积日久;

尿频,为肾阳失于温煦;

难以入睡,为阳虚不入于阴而难寐;

口干,而舌淡润,齿痕舌,脉沉细,为太阴水饮内停,津液不得上承于口腔;

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四君子汤健脾利饮,再加菟丝子、沙苑子、淫羊藿温阳补肾。


患者一诊后诸症减轻,加量附子、干姜量以加强温阳药力,再加肉桂、巴戟天、狗脊加强温补肾阳之力,患者体内阴寒渐化,症状日趋好转。

四逆指四肢厥逆,四肢冰冷,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本方主治太阴病、少阴病,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呕吐腹痛,下利清谷,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迟微细者。

伤寒论中提及四逆汤的条文如下: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作者丨万倩雯

编辑丨林佳明

林佳明任医师,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9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7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