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夏(三星堆)八: 三星堆人是昌意后裔,大禹直系

 澴川黄饮冰 2024-03-21 发布于湖北

追踪夏朝  第三篇  蜀夏(三星堆)

  三星堆人是昌意后裔,大禹直系

一、三星堆居民是昌意后裔、大禹直系

三星堆是昌意后裔,有图文为证。

大禹是昌意的后裔,有文字记载和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为证。

神主昌意

神主大禹

说青铜人头像是昌意,原因就是青铜人头帽子上的文字是“昌”。

我说青铜大立人像是大禹的根据,就是《古本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的记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这些特征,在青铜大立人像上有充分的表达。《竹书纪年》没有对帝禹手势及手持物的描述。青铜大立人的姿势是两手同执一物,但是两手不同轴,是错位。所谓“两耳參漏”,指两耳各有一个耳洞。

我没有说青铜大立人是夏后启,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夏后开(启) “左手操 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左右手分别操翳和操环。两手各自执物。

二、夏朝与川西:起于川西,归于西川

夏朝起源于西川,夏桀失去中原政权后,其后裔携诸氏族回归西川建立蜀夏。夏桀伐岷山氏为后裔回西川建立蜀夏打下来了基础。

夏朝遗民去向示意图

根据《竹书纪年》,夏桀14年,夏桀从伊洛水之河南城(有洛)(二里头)回晋南夏邑(夏县)。夏桀31年,商汤发动了与夏桀的最后一战。鸣条之战失败,夏桀向东逃到三朡。商汤追击到三朡,三朡之战发生。三朡之战再败,夏桀又被商汤流放到南巢(巢湖),夏桀可能死于南巢。其后裔继续向西进入江汉,所以夏末商末江汉地区出现一系列古城(如上图标志的盘龙城),这就是江汉夏。江汉夏在商的进一步挤压下入川西建立蜀夏。

江汉夏的中心在盘龙城。在盘龙城,也可以看到二里头文化被二里岗文化取代的证据,所以我说江汉夏在殷商的进一步挤压下进入了川西,成为蜀夏。

三、由西少昊昌意起始,经有崇伯鲧至帝禹

距今4500年,黄帝代神农氏为天子,在大夏(秦晋高原)设立黄帝城,以此城为统治天下万国的中心。由于当时黄河晋陕段尚未形成,古黄河上游段止步于河套,形成了河套古湖,秦晋大地浑然一体,所以当时的大夏高原沃野千里,适宜于农耕和渔猎;又呈高原地势,便于威慑东西,所以黄帝一统,就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设在了大夏高原上。从考古断代来看,距今4500年的陕西延安的芦山峁古城是黄帝城,非我以前判断的昌意城。

黄帝设左右大监监察上古中国东部和西部,左右大监就是东少昊青阳氏玄嚣,西少昊就是金天氏昌意。昌意开始了黄帝族统治上古中国西部的历史。昌意统辖的一支就是夏后氏。鲧为有崇伯,禹为夏伯。启建立夏后朝。神农氏降为黄帝宾客,居石家河,属昌意统辖。

因为黄帝设东西少昊监察万国。西部是西少昊昌意的监察区,所以昌意就国于西夏。在共工氏霸九州期间,西少昊溃逃到了神农的石家河古城。

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颛顼与共工争帝。此时处于辉县至陶寺古城一带的是霸九州的炎帝共工氏。

鲧受命北上进入陕西神木建立石峁古城,稳定了西北局势,其势力统一了秦晋高原上的大夏族群,重建了大夏政权。鲧被封有崇伯。随后昌意携神农诸族北上支援颛顼。鲧由石峁古城向南、昌意携神农诸族由石家河向北、颛顼东北向南,对陶寺古城的共工氏形成联合攻击的态势,战胜了共工氏,重新夺回了天下共主权,颛顼登黄帝位号称帝颛顼。

因为神农诸族随昌意北上支援颛顼,石家河古城后期由禹王驻守。江南的三苗势力乘机疯长,与守石家河的禹王争夺江汉地区。禹王不敌,溃逃到大别山南麓的大悟建立禹王城,再退入南阳,经淮水入颖水北上到登封阳城,自立为国。帝尧封禹王为夏伯,立封国都于阳翟。禹登帝位后入冀都(晋南平阳),立游都于夏县(夏邑),因金雨夏邑,帝禹立游都于晋阳。

鲧起自西川,宝墩古城的驻守者可能就是鲧。

对于鲧与禹的北进路线,我已经说过了。在我的论述中,鲧和禹是父子氏族,鲧和禹是父氏族与子氏族的首领称号,分别使用了几百年。父氏族鲧被帝尧所杀,子氏族禹才走上历史舞台。

也许崇鲧及夏禹离开西川后,西川地域又产生了新的统治氏族,这个统治氏族很可能就是柏灌和鱼凫。蚕丛、柏灌、鱼凫就是古蜀的传说时代。蜀夏归西川可能灭了鱼凫氏。

黄饮冰202145日随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