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耗时40年拍黄山,拍出了黑白禅意摄影的极致

 程果6681 2024-03-22 发布于安徽
四十多年前,著名摄影师汪芜生(1945-2018)被雄伟壮丽的黄山所吸引,从而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拍摄。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经常被描述为世界上最美丽迷人的山。几个世纪以来,这座拥有七十二座著名山峰的“仙山”,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灵感来源与主题,创作出的神妙绝伦的作品让人难以忘怀。受绘画作品的感染,汪芜生试图用相机描绘这片山水奇迹。
图片
汪芜生拍摄的天域黄山,云雾缭绕,怪石嶙峋,花岗岩山峰刺破千变万化的云层,冷泉高挂峭壁,饱经风霜的怪松如苍虬凌波,春雾冬雪四季更替。
汪芜生的影像作品独具风格,看起来如同画作。但这种美并不直接来自于对自然景象的复制,摄影师通过自己对黑白摄影媒介之执着、对动态及幻化图像之追求、对所摄景物之深情以及对暗房技术的完善,将黄山的自然景观升华成了摄影中的艺术景观。

图片

我第一次登黄山是在一九七四年。
在此之前只是久仰其名,
虽同处皖南,
近在咫尺,
却一直无缘相见。

当我第一次与它避逅,
就像遇见
使我一见倾心的少女一样,
有一股魔力牵引着我,拉扯着我,
使我禁不住地向深处前进,
向高处攀登。

待登上了天都峰,
我完全醉了,
一种无言的感动
强烈地震撼着我的肉体,
冲击着我的灵魂。

图片

我登上一千八百多米高的峰巅,
感到自己似乎远离喧嚣的尘世,
来到宇宙的中心。 
这里的一切
没有受到世间丝毫的污染,
一切都是纯洁清新和谐的。

我感到宇宙天地之大之壮美;
与之相比人世间的争斗、
贪欲和自私,
则显得多么
渺小可怜,微不足道。

我感到历史之久长之永恒,
无论是百岁长寿的人生,
还是三十岁夭折之短命,
与其相比都是转瞬即逝的一刹那。

我感到自己的灵魂
此刻也似乎变得纯洁宁静,
一切烦恼和痛苦都
顷刻间化为乌有,烟消云散。

冥冥之中我似乎听到一个声音
「这儿就是你艺术的源泉,
这儿就是你终生事业的所在。」

图片

在东方,
特别是中国的绘画,
本质上是写意的,
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和神似,
是主观表现与客体再现的统一。

那么,如何在摄影艺术中
体现东方人独特的审美意识,
表现东方人心灵深处
所憧憬的那近似于幻觉的理想之乡的风光,
而又惜之抒发自己的情操和志趣?

中国老一辈的摄影家们
为此作了很多的努力,
我也为此探索了二十年。
我把它称之为「山水摄影」。

图片

人们都说我的照片乍一看
很象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可仔细一比较,
却发现很多作品
与传统的山水画完全不一样,

它溶进了许多现代的造型因素。
老实说,
我本人从未去刻意追求过这些,
大概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和营养所致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汪芜生,1945 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曾作为一名艺术摄影师工作在东京。他的摄影作品曾在诸多公众美术馆或私人画廊中展出,包括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图片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天域黄山

作者:汪芜生

出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印刷: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印张:19.5
字数:144千
开本:12k 700mm×1000mm
版次:201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122-1021-9

汪芜生的作品非常优美雄壮,但这种美并不直接来自于对自然景象的复制。倒不如说,与其是复制作为艺术品的黄山,他通过自己对黑白摄影媒介之执着、对动态及幻化图像之追求、对所摄景物之深情以及对暗房技术的完善,将黄山的自然景观升华成了摄影中的艺术景观。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

汪芜生把镜头、拍摄角度以及暗房放大技术神奇般地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水墨山水画”。

——松冈正刚,日本文化评论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天域黄山

作者:汪芜生

出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印刷: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印张:19.5
字数:144千
开本:12k 700mm×1000mm
版次:201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122-102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