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322高考复习|二轮备考:备课→教研→课堂→作业(下)

 老程杂记 2024-03-22 发布于安徽
三、课堂
(一)从一而终

所谓“从一而终”是指用一个主任务串起整堂课的学习,前后相承,环环相扣。这个“一”最好体现在课题上,比如“《渡口》《核桃树下金银花》《牵手》的'救赎’浅探”这个课题就比“探讨小说的主题”这类泛化笼统的课题好。

“从一而终”首先要找准“一”,它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定好,就可以考虑设计串起整堂课的主任务了,比如“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述段”,就是一个适合串起整堂课的主任务。围绕这个主任务,可以设计以下环节:1.介绍什么叫“议论文的主体段”→2.主体段每句各有什么功能→3.主体段示例分析→4.写作一个主体段→5.学生相互评价(采用10分制)。

这里以第四个环节为例,布置一个写作论述段的任务:本次考试我们班作文定的目标是43分≤1,48≥8,请你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自己破48分的主攻方向,写出四层理由,由浅入深排列;并以某一层为中心,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论述语段。

这个任务极其开放,言人人殊,有人主攻审题,防止跑偏;有人重视语言表达;有人揣摩章法结构……老师在这里以主攻书写为例做一点分析。四个层次分列如下:1.书写差会造成阅读障碍→2.书写差是性格缺陷的直观呈现→3.书写差会使人失去成长机会→4.书写差割断了文化传承的血脉。

下面以第三层意思为观点,写一个论述性的自然段:①字是人的脸面。②俗话说字如其人,一个人是否阳光大气,会在书写上找到印迹。③书写马虎潦草的人,在为人处世的情感态度上是难以令人信服的。④情感不诚,态度不正的人别人是不愿意与之合作共事的,也不放心把重要任务交付给他,他自然也就失去了很多锻炼、成长的机会。⑤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写还真的影响着人的未来发展和人生成就。⑥因此,重视书写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考试能多拿几分,更是在为将来的成功奠基。

(二)逐层推进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拓展和拔高,因此在课堂安排上势必要逐层推进。比如复习到某个知识点,可以有“必备知识→关联教材→考题印证→重难点突破→方法归纳→习题巩固”等环节,既要回顾基础知识,又要与教材进行对接,还要用考题训练实战能力,还要总结归纳相关方法和预测可能的其它考法等。这些任务有先后易难之分,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自然而然地就要体现出层次来。

比如2024年合肥“一模”试卷的第7题A项:小说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富有暗示性,如杜老头出场时的肖像描写用精练节省的文字,巧妙暗示了杜老头的革命精神。能从原文中看出出场时的肖像描写不能暗示杜老头的革命精神,是比较浅层次的阅读。理解到这个层次,就可以知道A项是备选答案,但理解到这个层次对于尖子生的拔高来说,还是不够的。这时就体现出老师的导引作用来了。比如这样导引:“肖像描写能暗示人物的精神品质。请你写一段杜老头的肖像,体现他的战斗精神,替换原文出场的肖像描写,做到前后连贯,不少于一处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5分)”这种问题一提出,课堂的容量就大了,难度就增加了,推进感也就出来了。

(三)收放适切

二轮复习是综合复习,经常会在复习AB的过程中穿插进CD,或者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老师捕捉到新的契机,因此难免会出现打乱教学程序或者中断当前内容的情况。

换句话说,二轮复习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旁逸斜出。这里就谈到了课堂的收放问题。的确,二轮复习,无论是任务活动,还是项目化设计,在教学预设时都要既体现出“放”的巨大空间,又体现出“收”的聚焦功能。在助学设计上,要避免一问一答,一答就对,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问题要有支撑力,要让所有学生都对文本产生研读的兴趣,停留于其中反反复复进行咀嚼,而不是只追求那符合评分标准的答案。同时,放出去之后,教师也要能收回来。否则,学生抓不住重点,乱讲一气,就突出不了教学重点,降低了教学效率。“收”就是对零散的活动信息进行归类重组,对浅显的认知进行催化深化,对表述不够准确、不够完整的发言进行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确、更完整。举个例子——

在解读《牵手》(2024年九省联考小说文本)时,有人说“沉静压抑”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好理解,第二次就不好理解了。这就是个值得“放”开让学生去讨论的问题。经过讨论,优生很快就会明白,此时的曾明并不知道刘主任是盲人,而刘主任领着他“一路过来”又没有和他说话,让曾明误以为刘主任对他只是“手热乎乎的”,不是心热,即曾明认为刘主任只是出于同情和安全而不是出于尊重和理解才领自己出去,这又触发了他的敏感神经和排斥情绪,因而又产生了之前在刘主任办公室里的“沉静压抑”之感。

这样的开放性讨论比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能放能收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放体现老师任务设计的水平,反映老师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要把这两个字做到精妙是不容易的,需要老师长期在实践中不断研磨和反思。收放自如、开合自然,应该是所有老师不懈的追求。

(四)板书设计

二轮复习板书设计不要花哨,只要好懂好记、任务明确、突出重点就好。这里不再赘叙,只提供两个日常图例:

(20230320高三5班)
四、作业
(一)经典回放

二轮复习要精心选题,要做好类型题整理,减少重复刷题,以免浪费时间,降低效率。整理类型题要在考法上下功夫,同一种考法的题只要选一道经典题就够了,尽量把不同的考法搜集全。经典题从哪里来?大概有三个来源:高考真题+大型联考题+教材任务变形成题。如关于“人物心理变化”这个知识点,可以把相关的类型题放在一块整理——

2023年新高考Ⅰ卷:“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2022年新高考Ⅰ卷: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高三第四次月考:张光明对18号界碑的认识,有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利用教材自主命题:阅读《哦,香雪》“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简要梳理香雪“夜归”时的心理变化。(4分)
(二)直击痛点

二轮复习的作业要提高针对性,要在学生的痛点上下功夫。比如2024年南京市“一模”17题第⑶题: 2024新年致辞中说“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古代诗歌中不乏借黄河或长江抒发豪情的句子,如“          ”。很多学生写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暴露出审读情境能力和对名句理解能力双双缺失的大毛病。

这时老师就要在他们的痛点上打针,选择易错题追加训练。在备题时可以发挥组内老师的合力,要求每位老师各出10道陷阱多、难度大的题。如下面十道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中,“         ”一句说统治者在忧患中时往往治绩显著,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一句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对《离骚》进行评价,认为其能够借平常浅近的事物来阐发博大深远的意蕴。
司马迁认为,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是“盖自怨生也”,并分析了屈原生“怨”的直接原因,即“                
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苏洵在《六国论》中与之相似的论述是“                ”。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                 ”。
《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探石钟山,质疑“                   ”的现象,体现了可贵的怀疑和实证的精神。
杜甫的《登高》对仗工整,不仅每联对仗,还有句内对仗,有句内对仗的诗句是:“                       ”。
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交代了第一次游玩赤壁的具体时间。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陪伴将士出生入死,在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马”的句子如“                        ”。
⑽小刚看连环画《赤壁之战》,读到了下图曹操南下攻打东吴,踌躇满志,在长江上大张筵席、大会文武的相关信息。他觉得学过的古代诗文中, “        ,        ”两句与该页部分内容相符。 

(三)限时训练

限时训练一练手感,二练时间把控,三练答题速度,四练审题敏感性。套用一句俗话,即考试常态化,作业考试化。二轮复习,限时训练必不可少,不必赘述。

最后,早读任务的安排,要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机关联,或进行回顾或提供预习,用以调动或积累必备知识;或出示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为课堂交流做准备;或与课堂内容形成互补……

【附】10道名句默写题参考答案

⑴莫不殷忧而道著,忧劳可以兴国

⑵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⑷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⑸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⑻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