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陈风·墓门》赏析

 无知一熊 2024-03-22 发布于广东
【原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译文】
墓前长出棘枣树,操起斧头砍掉之。你这家伙实不良,国中之人尽知道。恶行暴露仍不改,一意孤行皆这般。
墓前长满荆棘树,恶鸮集聚又筑巢。你这家伙实不良,我用歌来劝你改。充耳不闻我无奈,灾难临头悔已晚。
【赏析】
此诗以墓开头,暗示不祥之兆;再见棘,暗示社会乱象;及“斧以斯之”,便让人急迫想知道究竟何事需要刀劈斧斫。诗人以“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起兴,真正令人兴起。
然来是有不良之徒行恶不已,即使国人尽知,亦依然一意孤行,以至大祸临头仍不思悔改,这个不良之徒犹如恶鸮,带来祸乱和死亡;诗人苦口婆心劝其去恶从善,却毫无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坏人当道。
谁人胆敢如此怙恶不悛?诗人虽然没有直呼其名,却用“鸮”“国”“颠倒”3词,直接将其指向陈国的君主。至于是哪个君主,因孔子编订《诗经》前,陈国乱象迭出,几度兴亡,又诗人亦未言明何事,“不知其何所指也”(朱熹《诗集传》)。
这种不确定性留给人想象的空间,让人不禁去考证陈国的兴亡史,这或许也是诗人想留给读者的诗外收获。也许诗人讽刺的是陈桓公吧,其不听陈佗之劝,决意与郑国交战,导致陈国大败(公元前717年)而使陈国元气大伤?也许是陈废公即陈佗吧,一个本对陈国忠心耿耿却后生异心,谋划9年,待陈桓公病重时杀太子免而自立君主(公元前707年),却在位仅8个月便为人所杀,致使陈国摇摇欲坠?究竟讽刺何人何事,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读者自断吧。
其实,何人何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世人想传达的好善恶恶之心、忧国忧民之情和直怼黑恶势力之勇。“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怀德自重,如临如履,慎独慎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