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光里 弦歌不辍——郑东新区永昌小学张婧老师经验分享

 老胡聊科研 2024-03-23 发布于河南

站在光里 弦歌不辍

一名入职半年青年教师的思与行

郑东新区永昌小学 张婧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不知不觉,已经看到了四月的莺歌燕舞、听到了五月的清音歌鸣,岁月流转,回想起半年前的夏天,我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热爱走进永昌的大门,从最初的心怀忐忑到渐趋从容。如果时光有味道,我想这半年或许过程虽有苦涩,但成长确有甘甜。

半年的沉淀,面对这群确实可爱,又确实调皮的孩子,面对曾自认很熟悉,可上手之后又觉有些陌生的语文教学,面对可亲可爱又偶尔会找些麻烦的家长,我也终在万千杂乱的思绪中理出了一些细小的线头。

一、开学仪式感

爱如春雨,泽润满园

对于仪式感,在《小王子》里,小王子问小狐狸:“仪式是什么?”小狐狸说:“它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我想,仪式感就是让此时此刻不同于以往,让平凡的点滴生活都洋溢着崭新的喜悦。

似乎在离假期结束还有大半个月就在开始苦思:喜度春节之后,龙年开学的第一天,该怎么为我的孩子准备开学仪式,让我的孩子能最开心地度过开学第一天?从确定方案、千挑万选孩子一定会喜欢的卡通红包、印有殷殷期望的精美书签、以及一枚枚甜丝丝的巧克力金币,再到开学前花费一整天把五十六个红包包好,贴到黑板最显眼的位置......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都不觉辛苦,只会想到结束了一个月假期,怀着忐忑复杂心情走进教室的孩子们那纯真的张张笑脸。

还记得孙亦华老师在《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里这样说到:“每个孩子其实都想做好孩子,特别是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来说,新的学期,他们是充满期待和忐忑的。期待自己可以“从零开始”,却又忐忑自己的老师是不是对上学期的自己已经有了'成见’。”

因此我想,在开学第一天,用自己的爱,以这种大张旗鼓的方式向孩子们证明:新的学期,老师会更加爱他们,他们也永远值得被期待。

二、备课

苦练内功,以德育人

刚刚接手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月,兵荒马乱,甚至于可以称之挣扎。其中最令我感到懊恼的,不是我从未接触过的班级管理、家校沟通工作,而是我本应该做得最好、最得心应手的学科教学。或许是长期扎在理论学习中探求,或许是囿于死板的拿来主义,又或许是并不尊重一年级孩子的实际学情和心智水平,现在再回想起,当时我的课堂,孩子或许是不喜欢的,我更是不满意的。

新学期,我也对自己的学科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备课要深入:把握教材要深入、对学情了解要深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准备要深入。深入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节课的内容,明确课文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抓准重点与难点,找准训练点。

第二,要将自己的备课成果以课时教案的形式一字一句的写下来,摒弃懒惰思维,更要杜绝没有自己任何思考的拿来主义,只有基于本班孩子的学情,基于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出自自己所掌握的笔尖写出的教学设计,才能为己所用,为课堂锦上添花。

第三,针对课堂上的生成问题详细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课后反思,保证教学过程中的错误不再犯,上课思路要正确、教师指令要清晰、授课重点要突出。

每一颗种子,都曾与黑土共融,每一只雏鹰,都曾千百次试飞,他们都暗自汲取能量,终得岁物丰成、展翅翱翔。一份春华,一份秋实,我始终相信,有几分付出,就有几分成长。

三、家访

家校共育,守望成长

上学期末、本学期初,我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走出校园,走进特殊孩子的家庭进行家访。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家长是老师最好的合作伙伴,如果把家校联系工作比做是上一堂课,那么“家风”就是课堂氛围,“家教”就是教学内容,而“家访”就是教学方法。氛围的营造,内容的实施,关键是方法要得当。

在先后对班里五名孩子进行家访之后,我也总结出家访的方法和重点:一是要获得更多第一手资料,就像上课一样,要备好课。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取得家长的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班级、孩子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让家长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三是要多棱角认识学生。通过家访了解到很多特殊学生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我想,在对待孩子未来的美好期盼上,学校与家长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作为老师,一定要与家长同心、同德、同向。

手中的粉笔在盈盈舞动中一点点缩短,耳边是书声琅琅,低头望,脚下的路还很长,愿自己追逐着光阴的翅膀,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寻梦而行,一路追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