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常无名凡心锁,尘门易入苦回头

 云中浪子 2024-03-23 发布于贵州

关于凡心与道心

道家遵从自然,自然事物是在已有的规则下化生,故称有其道,就好像人为什么有五官四肢百骸,猫为什么长胡子,鱼儿为什么有鳍,这些都是自然演化之后存在的最好结果,或许并不算完美,但在当下已然是很合理了。七情六欲也是同理,人有情欲,也同样是有其道的,它们的本身也并无好坏,只不过人与动物有所区别,动物多数是不能控制的,而人秉承的灵气更多,所以也拥有了自主分配的能力,道家的圣贤大多并不反对情欲,只不过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节欲保精,可以长生延年。

至于说“凡心不死,道心不生”这句话,我个人的看法,这里凡所对标的是道,并不是仙,并不代表说丢弃掉作为凡人的一切思维就能跨越成为仙人,道的解释可以有很多,宇宙未生之前,自然万物之先,至高至大,至小至内,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之处都可以用来解释道,也可以片面的理解为是事物之本质,不变之真理。那么这样一个存在能有什么心呢?把它放在人的身上代表的就是一种德,无所不包,无所不至,把握阴阳,透析万象,这应该才能够称作“道心”。

有人说德没有用,那可能你曲解了德的意思,这个德不是指夸赞传扬的社会品德,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心存善念就能被鬼神所钦佩,那么未免也太可笑了些。这个德它所代表的就是一种能力,与道相契合,抛得开主观思维的干扰,环境经历的影响,表面形象的伪装,直接洞穿到本质当中,万事万物虽然错综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人站准了道这个位置,一切都只不过是阴阳组合的分布排列,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有过程中的象,还有结局的变数与定数,拥有这样能力的人还叫做凡人么?可不要理解为道心指的就是向往道教修行的愿心,修神仙的想法儿就代表道么?那可有些狭隘了。

至于凡,也就是常理中的众人,众人习惯性的以习惯中的认知来认知事物,凡人的认知来自于自身,自身所见的,所听的,所学的,却并不来自于道。

关于情绪

凡人的心都是复杂多变的,像天边聚散的白云,也像水中飘荡的落叶,不知道一阵风来会化成为什么样,也无法预测接下来会飘往何方,喜怒哀乐,忧思苦恼,都随着这阵风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千百次之后,曾经纯净无暇的云朵已然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常常会有人问我,道家到底讲不讲轮回?它到底是以怎么样的规律存在?这个问题我其实无法回答,道家有很多流派,对很多概念的看法都并不相同,投胎转世的轮回说也是有的,这种在迷茫与恐惧中经历的循环又何尝不是一种轮回,在世之时心思尚且轮转变化而不能长久,又何必再问身后的世界怎么存在呢?

人心的变化是道中的法则,只要不能超凡是一定会发生,不是有句话叫永远不要考验人性么,时间的浪头是真的会使沧海桑田,山无棱,天地相合。如果人性本就如此,你就应该早有预料,你并没有使神鬼同钦的德,你本就不能长久,又何况他人?海誓山盟其实才是最空洞的语言,你也不要认为誓言就是谎言,并不一定,可能在当下的誓言确出真心,只不过未能长久罢了,自然之理也。

无端的事物在某种角度上其实是虚假的,石上之火,你说它不存在吧,它曾经确实有过,你说它存在吧,一下就没了,人的很多情绪和一时想法都是如此,所以也不能说它没有,只能说是假的,道家的学问绝对不是绝情绝性,但是要节情全性,修真的人需要把这些心里的假都丢出去,虽然它们令人回味无穷,但把已经逝去并且朝夕便去的东西留在心里只能是自遗其咎,人需要一颗道心,用它来为你判断真假,用它来应真,指明道路。不过很遗憾的一点是能够作出果断取舍的人从来都是极少,这也是祖师常说修行人要做大丈夫之故。当人不知道真假时不过是迷,既然知道是假还不愿放下,留恋梦乡,那就是愚了,神仙也难度。

为什么人要去修行?如果有人真的看到了这些,自然都能明了了,变心易,守心难,如果你希望你喜爱的事物长存,那么就先守好你自己的初心,说一千不若做一件,一定要在实际上有所作为,把思维中的想法付诸于某种实际行为,不然人是不大可能光凭意志去稳住心念的,一心动,二心生,那这件事物就步入了变化的运数,不能再回头了,这也是规律和道。

正所谓厚德载物,大地有承载之德,换一种说法,承载也可以理解为接受,很多人的情绪就来自种种所不能接受之处,经云种种无名是苦根。当然种种接受也不代表无条件承受一切,而是并不意外它会发生,也并不介意它的发生,比如很多人有某些忌讳,可能有人非常讨厌别人吃饭吧唧嘴,讨厌听见喋喋不休的言语,讨厌见到自己认为脏乱的东西,种种不能接受集合起来,他的生存范围越来越小,开心快乐的点越来越少,烦恼日盛,精血日微,何苦来哉,你不愿见,不愿听的到底是什么?其实你全都知道。

说到这里讲个笑话,白天看到一个视频,某名山某位道长正在做科,底下评论了一堆:这么年轻就穿紫袍?这个紫袍黄袍的谣看来得传好些年了。

关于修行与修炼

道家有个性命之功,学道总体就是为了这两样东西,性上通达,命上自在,服气炼丹,绝粮断食,广义上都归于命功,为什么说广义上,因为性命本身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只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道家有很多法,在侧重点上会专注于训练某个方面,并且学会各种方法也并不是目的,是要长久在方法上下功夫才能获得成效,所以严格意义上修炼一词用在命功上更贴切。至于医卜星象之类,其实属于杂学,并不算道家的学问,只是从古到今有很多修道者精于此道,时间久了好像就烙上了烙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我习惯将对于性上功夫的思考和磨练称作是修行,这也起源于我的老师,他是一个颇为沉默的人,少见喜怒,行多言少,我也曾在懵懂时问过他什么是修行?年深日久记忆模糊了,他跟我讲的大概是说行上修,修中行。最开始我是无法理解深意的,日子久了才慢慢有了些许体会,性是人最柔软的内心中存在的,平常时可以用学习和思考来熏养,但是随着你所见越广,所知越多,所积越盛,那么心猿愈加躁动,意马更为四驰,直到最后是很难凭理智驯服它们的,这也是为什么人有时会会莫名失衡,突然狂躁或忧郁,心猿意马不可能一次打服,只能通过一次次艰难的重复坚持才可能降服,并没有任何捷径,这之中更有很多难言之隐,并不完美的结果,但只要在行之中,你就并没有虚度,你也不会焦虑,因为你清楚的明白你当的起每一天,未曾辜负天地日月与你自己。

当然如果你告诉我你有某种仙术可以通过服某种药物或者什么咒语能直接成功,那我尽量祝你成功。

我无比庆幸的就是我这些年坚持到了现在,从未因生活窘迫而失足,也从未在嘲笑和讥讽中动摇信仰,昏愚之心多年累积下来终有所感悟,也曾真切的见到了天地中的自己,我孩子刚诞生的那一年,半夜突得一梦,梦到在师门外的一片竹林中有一座老坟,坟上墓室大开,幽深黑暗,恩师在我身旁一言不发,半晌之后我耳边响起一道声音:道常无名凡心锁,尘门易入苦回头。我盯着墓门良久,醒来后不明所以,苦思良久,后来才明了,我把这个梦当做我师冥冥中的警示点拨,修行并不挑道场,不论身处何方,在做什么,与形式无关,从来只关乎自己内心,细万物,则心不惑,只要你有向道之心,大道总是常伴你身,当你凡心一起,大道蔽绝,自然尘门难脱,长与短相向,前与后相随,庆幸,在这些年内我并没有变过,而且悟到了更多,行走了更远。

如果你此刻的心正在动摇,还在苦于不得名师,未遇仙法,未得神通,所以不能修行的话,那你恐怕极难寻得了,无常之心,聚散不定,又怎么能见师,遇法,容道呢。

对仙圣师长,一定要尊敬,但千万切忌谄媚,祖师传道为了让后辈更明白,后辈却顶着先人的名头招摇过市,那才真的是讽刺至极,假若你见一人,逢人就吹嘘自己父祖是多么横,不但满堂金玉无算,还权势极大,能随意拿捏平民命运,一旦认为遭受丝毫冒犯,就要人家破人亡。你觉得这是个什么人?他家长辈又有何德行?同理,假设你是这家长辈,你看到你的后辈在外如此言行,你还爱他么?

道家所说的清静,不争,柔弱,纯粹,质朴,这同样不是做给人看的社会道德,那是真要去修这些道中之德的,如人好色一般好德,这是善根,同为了快乐,只不过好色者损精耗气,好德者清净常乐,我始终觉得人应该多寻快乐,多结善缘,多为自己,少寻烦恼,少设立场,用平静的目光去看遍那些好的与不好的,用淡然无为的心去接受那些悲伤与快乐,乐于道,合于德。

愿每一位朋友常快乐。

夜梦清吉。

(特别鸣谢王锦鲤老师为本文提供的好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