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323高考复习|2024南京“一模”语文卷答错率高的选择题解析

 老程杂记 2024-03-23 发布于安徽
一、学情诊断
反馈可知,本次“一模”卷选择题答错率高的是2、6、7、11、12、15、20题。这节课我们就把这几道题解析一下。
二、题目解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瑶族祭狗王时“扣槽群号”,这个仪式有它的实际作用,现代世界的图腾团族舞会便继承了这个传统。
原文:陆次云《峒谿纤志》说他们“岁首祭盘瓠,揉鱼肉于木槽,扣槽群号以为礼”。这种风俗与现代世界各处的图腾团族举行舞会,装扮并摹仿其图腾的特性与动作,是同样性质的。我国古代所谓“禹步”的一种独脚跳舞,本是仿效蛇跳,也属于这类。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确有其绝对的实际作用。
解析:原文的判断是“甲与乙是同样性质”,选项的判断是“乙继承了甲”,可见选项的逻辑是错误的。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先后提到两个古称,用“八百里秦川”交代了秦岭的东西宽度,用“子午线”说明了秦岭的南北跨度之大。
B.因为对杨万里的诗句过目成诵,所以一走进漫天嵯岈的秦岭山地,当年的经验便复活了,作者蓦然忆起了这首诗。
解析:该项对应的原文语句是:行人沿着斜斜的石径往上爬,转一个弯又一个弯,路似羊肠,人好像一直往山里钻,又怎么也钻不出它的包围。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后来对杨万里的一首诗过目成诵:“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选项的逻辑是“经验复活而忆起了这首诗”,原文的逻辑是“先有经验,才对这首诗过目成诵”。
C.作者登秦岭的时候,自然地联想到了“泰山如坐,嵩山如卧”,然而泰山嵩山他还没到过,这是让他至今抱憾的事。
解析:“这是让他至今抱憾的事”于文无据,全文没有一处说作者未到泰山嵩山而“至今抱憾”。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山形步步移”,走短短一段路,大片山景全新全换。山有生命,山是活的灵,拔地而起。“泉使山静”没看到,“石使山雄,云使山活,树使山葱”看到了。“泰山如坐,嵩山如卧,华山如立”,泰山嵩山没到过,如坐如立的山全在秦岭过眼。
D.秦岭道中多是高山深谷,人烟稀少,出谷后作者看到瘦马、黄犬、窑洞,才感受到人生活的气息,内心之苦得以抚慰
解析:原文第13段是这样表述的:“出谷后路渐平坦,渐渐看见古道瘦马,心中一喜。看见瓦房黄犬,看见举世闻名的窑洞,没多远,就是西安城南的王曲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第五段运用了“守门犬”“谗臣”等一组比喻,描写出山势险恶,正如当时的世情险恶。
解析:首先选项中“山势险恶”不对,这一组比喻写出了秦岭山景的面目神态,并不是“山势险恶”,如“老伴互相搀扶”,是很温馨的场面,一点儿也不“险恶”。其次“正如当时的世情险恶”属于过度解读,这篇散文的主题是赞美秦岭雄伟阔大、姿态万千、文化底蕴深厚的,并不是批判性的,没有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易,改换。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根拳而土易”的“易”含义相同。
解析:“易”在原文“南中七郡,阻险斗绝,以自守,宜可奔南”中的意思是“易于做某事”的意思,选项误释为“改换”。“根拳而土”中“易”释为“改换”是对的。原文中“易”也有作为“改换”理解的句子:“众人无以周之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谯周独持己见,他认为吴国还不具备与魏国分庭抗礼的实力,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
解析:在魏军来临、蜀民逃窜的情势下,蜀廷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是投吴,二是奔南。然后谯周力排众议,讲了三层意思:一、反正要投降,投降强魏是受一次辱,如降吴则要受两次辱,显然不如降魏;二、如若奔南,“恐发足之日”就发生不测,被自己人叛变而杀;三、如果我们投降魏国,不用担心魏国会不接受,魏国不敢不接受蜀国投降,因为当时东吴未宾服,天下还没平定。
由此可知,B选项说“谯周认为魏国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的原因是“吴国还不具备与魏国分庭抗礼的实力”是错的,谯周认为魏国不得不接受蜀国投降的原因是“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受之后,不得不礼”。
蓝笔:这道题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诗人寄语孙学士,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一腔心思都已留在新书里,后世可鉴。
解析:原句“素心已向新书见”是赞美孙学士素心向书,追求真理,并不是说作者“自己的一腔心思都已留在新书里”。
【附】诗歌大意——
“风标闲淡易为安,晋陕应忘道路难”:赞美孙学士高风亮节,是标杆式的人物,他心境宁静,处世淡然,虽然身处偏僻难行的晋陕之地,也能随遇而安。“应忘道路难”写出了孙学士超脱困境、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赞美孙学士学问高深,人品很香。孙学士学识丰厚,如同大海收纳天下之水,饱读诗书;性格像桂树一样飘香,又坚韧顽强,能耐受住月中的寒冷。
“素心已向新书见,大法常留后世看”:这是赞美孙学士的人品和影响。我已经在您的新书中看到了您的“素心”,可谓一片冰心从未改过;您的大法流传于世,一定会惠及很多人。
“自送西舟江上别,孤怀经岁未能宽”:去年江口一别,看你乘船西去,至今已有一年了,这一年来我孤独寂寞、相思难耐,从来没有宽怀过。尾联表达的是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孤独之感。
20.“这就导致受到激光照射的地方光照强度很高。”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原文:

……所以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

但是激光不同,激光只能输出一个颜色的光波,颜色非常纯净。①激光的能量很强,②从起始点出发,如果传输过程中没有遮挡就不会停止;③且其方向性明确,光源不会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散射的情况,准直性高。④

你可能不敢相信,激光的亮度可能比太阳光的亮度还要强。……

解析:这道题考思维的逻辑性。句子“这就导致受到激光照射的地方光照强度很高”放在哪里合适,首先要弄明白句子中的“这”指代什么。如果放在①处,则指代“激光颜色纯净”,与“导致光照强度高”的结论连不上;如果放在②处,则指代“激光的能量很强”,与“光照强度高”的结论可以相连;但是与后面“从起始点出发,传播过程中没有遮挡就不会停止”矛盾。
分析至此,已经排除了A、B两项;再看C、D。因为②③都是在陈述“传播过程中”的情况,且有“且”相连,所以是不能断开的,即这句话定不能放在③处。那就只能放在④处。再验证一下:放在④处不但“这”指代的内容正确,而且与后面的句子也衔接紧密,“激光光照强度高”后面接下来说“激光的亮度强”,自然顺畅。
三、自主理解
其余题因为错的人少,老师就不做分析。下面把时间交给你掌控,请同学们仿照以上分析,对自己做错的题进行复盘,还原解题的思维过程,一定要想明白题理。
相关链接:
20240321高考复习|2024南京“一模”语文卷(可编辑版,含参考答案及补充细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