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期》读书笔记2

 阿国宝 2024-03-24 发布于广东

霍华德·马克思讲述“周期”的视角主要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小余很有启发,但对于“经济周期”,经济学界早就有这方面的理论,可以对比参照着学习。

经济周期理论

1912年,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依据,在《经济周期》及有关书刊中,提出了他的经济周期理论。

他综合了前人的观点,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几种周期,且这几种周期是并存交织的论点,分别为:

受厂商库存投资驱动的基钦周期(3至4年);

设备更替和资本投资驱动的朱格拉周期(9至10年);

技术创新驱动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至60年)。

三周期相互叠加,一个六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划分成六个朱格拉周期、十八个基钦周期。

熊彼特最大的创新不是这个周期,而是“创造性毁灭”,他认为萧条最大的价值就是毁灭那些跟不上变化的生产商,以及包括人在内的生产要素,通过破产裁员,降低各类生产要素的价格,这样新经济才能在原有的土壤上成长起来。
另外,还有一些周期比较有名,如:
房产业和建筑业驱动的库兹涅茨周期20年)。
下面来具体介绍

基钦周期(40个月)

约瑟夫·基钦(一位英国商人和统计学家)于1923年提出。通常我们称之为存周期,也叫短波理论,时间跨度在3-4年左右。

基钦研究了英国和美国1890年至1922年期间的一组经济统计数据(利率、物价、生产和就业等)后,发现生产厂商的库存发生周期性变化,包含“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等循环往复的四个阶段,它们会造成经济的明显波动。

简单来说,企业如果预期未来需求将增加,就会主动投资扩产,带动库存增加,如果预期未来需求减弱,则会降低产能,从而减少库存。不过,在实际业务中,由于工业企业是根据商品价格走势与盈利预期来调整产成品存货的,因此库存变动一般会滞后于价格与盈利预期的变化。但是,这个时间差为聪明的投资者提供了提前潜伏的赚钱机会。

经济学中大名鼎鼎的“猪周期”就是基钦周期在特定行业的体现。

         图片

朱格拉周期(10 年)

由法国人克莱门特·朱格拉提出,作为一位医生的同时又热爱经济研究, 他在1862年出版了《论德、英、美三国经济危机及其发展周期》,提出经济周期为9-10年,并认为这是经济系统内在的不稳定造成的。

与基钦周期以库存为核心不同,朱格拉周期是以资本投资为核心:机器设备的大规模投资让经济繁荣,随后引发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供大于求等问题,让经济周期从繁荣走向衰退和萧条,然后等待下一轮的设备投资。

图片

他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图片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

简称康波周期,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研究了英、法、美等国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100多年的大量经济指标后于1922年提出。康波周期一个周期50-60年。

这个周期的知名度很高,“周期天王”周金涛曾提出“人生发财靠康波”“按照60年的周期,人一生的机会就有三次”等观点。        

康波周期一般与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密切相关,新旧技术的演变是推动康波周期运行的主要动力,因此也叫科技投资周期       

每个康波周期可以粗略分为两段,经济先上升,而后下降。在新技术产生的前中期,建立在基础技术革命上的新产品、新行业层出不穷,大量资金涌入新的行业领域,并带动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如下表所示,每次康波周期都有新的关键技术创新领域,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电话、电报等新行业的出现,内燃机的推广推动了汽车、飞机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图片

到了新技术产生的中后期,原有的技术更新节奏放缓,投资需求随之下降,市场也逐渐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经济增长逐渐乏力,而更为先进的技术则在这一阶段逐渐孕育。

图片

库兹涅茨周期(平均为20年)

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于1930年提出,他认为在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平均为20年的长周期波动。这种高波动在建筑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被称为建筑业周期

不过即使是在美国,其实际地产周期长度也不稳定,因此一些西方学者对该周期提出质疑,认为人口因素才是更本质的影响地产周期的因素。       

房地产周期中的强周期和弱周期

启动于不同康波阶段的房地产周期,其房价波动性存在较明显差异。研究发现,启动点在康波繁荣阶段或回升阶段的房地产周期(尤其是回升阶段),其上行期平均涨幅为49.4%,下行期平均跌幅为29.2%;启动点在康波衰退阶段或萧条阶段的房地产周期,其上行期平均涨幅为22.3%,下行期平均跌幅为12.9%。

这意味着,房地产周期存在着强周期弱周期的区别。识别房地产周期的强弱不仅有助于判断房地产投资的潜在利益,也可以与商品周期、中周期的强度进行互相验证。

图片

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1998年正式开启商品房市场),数据周期较短,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理论上还没有走完一个完整的库茨涅兹周期。不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中国可能正处于第一个库茨涅兹周期的尾部

而我们日常所说的中国房地产周期,其实指房地产短周期(政策金融周期,3-5年),库茨涅兹周期则是指房地产长周期。

总结

基钦周期:

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景气,就业和消费的预期下降,需求端肯定是下行的。库存一般落后于需求端,但具体处在什么位置,小余不好判断,但整体处在周期下行或者低谷是大概率位置。

朱格拉周期:

先来看下从网上找来的一组数据:

中国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约44%,之后逐年走高,2007年超过50%,2010年为58.5%,2013年为76.7%,2015年高达81.5%,2016年为80.2%。

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3.3万亿增长到2018年的64万亿,增长约20倍。

从2019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就从64万亿下降到了55万亿,202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58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48%。

从2008年到2018年的11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从50%增长到80%,从17万亿增加到64万亿,增加了3倍多,但GDP增速从8%几乎是一路下行到6%,始终没有大的起色。

从中可以看出两点:

1.固定资产投资在15~18年达到顶峰,占比80%以上,之后开始下降,近年来处于下行周期中;

2.固定资产投资拉动GDP增长在开始可能很有效,但却不是长久之计,长时间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不会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反而会透支经济未来增长潜力。

PS:网上认为,2009~2019为一个朱格拉周期,受四万亿基建计划推动,疫情期间为周期的出清阶段。

康波周期:

这个是长达60年的长周期,非常不好判断,小余只关注两点:

1.网络主流的观点:现在处于此次康波周期的低谷区域,具体可以参考图解;

2.康波周期的推动型因素为关键技术创新,上一波周期的关键性技术为互联网,这次是什么?人工智能、新能源、5G...还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技术?

库兹涅茨周期:
就长周期而言,从1998年开始一直上升,但从房地产调控以来,应该处于周期下行阶段
而短期的政策金融周期,已经处于底部反转阶段了(政策已经开始鼓励买房了)。
综上:
现在大概率处于长、中、短周期以及建筑周期相互叠加的下行阶段。但什么时候到底部,底部会有多长时间,这就不是小余可以推测的了。

本文仅为小余的个人投资记录,请独立思考,自担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