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廉公勤”碑中的为政之道

 友爱共同成长 2024-03-24 发布于山东

在古代,为官者凡是能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几乎都有用来约束、鞭策、激励自己的箴言,称为“官箴”。像我们所熟知的“公生明,廉生威”“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都是古代官箴中的名言名句。

       官箴最早是指百姓对帝王的劝诫,后来逐渐变为对官吏的劝诫。

       把官箴刻在石碑上,这就是官箴碑。在济宁邹城孟庙,有一座“仁廉公勤”官箴碑。该碑位于孟庙致敬门内西侧,因碑身四面分别镌刻仁、廉、公、勤四则箴文而得名。

     碑身方正,寓意着做人为官也要堂堂正正。

     明朝万历年间,邹县知事梁州彦立此碑于县衙,以激励自己和僚属廉洁勤政。上世纪50年代,因旧县衙损毁,该碑移至孟庙保存至今。

    “仁廉公勤”官箴,是在汲取孟子仁政修德思想基础上,结合历史实际提出的。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提出了“抚民以仁、律己以廉、存心以公、莅事以勤”的为官准则,与他同时期的儒学才子王迈对此加以编撰,便有了这四则箴文。

    “仁”箴。碑文说:“古者于民饥溺,犹己饥溺。”上古时期仁德的典范大禹和后稷,他们看到百姓生活疾苦,就像自己使他们处于这种困境一样。“心诚求之,若保赤子。”想要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的心情,就好像母亲爱护自己刚出生的婴儿。

       有正面典型,就有反面案例。碑文也描述了为官不仁的丑态,他们自己花天酒地、骄奢淫逸,对待百姓却漠不关心、冷酷无情。“淑问之泽,百世犹祀。酷吏之后,今其余几?”碑文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了仁爱是为官的基础,告诫为官应行仁政,始终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细微之处温暖民心,在点滴之中累积信任。

        “廉”箴。碑文说:“毋谓暗室,昭昭四知,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岂可欺?”借东汉杨震“四知却金”的故事,告诫官员在廉洁方面应“慎独”,从内心真正约束自己。

        碑文列举了反面典型,“黄金五六驼,胡椒八百斛,生不足以为荣,千载之后有余戮”。

      胡椒自汉代传入中原以后,一直是皇室贡品,被誉为“黑黄金”,唐朝宰相元载贪得无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其家中,仅胡椒一项就搜出八百斛,相当于今天的40吨之多,堆满了当时的最高法院——大理寺偌大的一个院子。“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元载的贪婪,就这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宋代“铁面御史”赵抃是廉洁的典范。赵抃赴四川做官,随身带了“一鹤一琴”,为官多年,离任的时候,仍然只有“一鹤一琴”。他曾三次入川做官,带头践行节俭,当地奢靡之风大为改观。宋神宗称赞他:“匹马入蜀,一鹤一琴,为政简易。”“一鹤一琴”由此成为廉洁的象征。

     苏东坡曾赋诗赞道:“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清献是赵抃的谥号,其清廉风范,令人敬仰。故碑文写“彼美君子,一鹤一琴,望之凛然,清风古今”。

         “公”箴。什么是公?公就是正,一是为人身正,二是处事公正。

         碑文中讲到,周朝太师尹吉甫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却因为厚待亲戚、亲近小人而有失偏颇;诸葛亮优于其他辅臣的原因就是他能够开诚布公、一视同仁。

         为何秉持“公”心这么难?因为人心虽原本如日月光洁,却会受到私欲的侵蚀。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呢?一是不偏听偏信,这样就能避免冤屈正直的人而惠及小人;二是不喜怒无常,这样就能做到赏罚有度。所谓“唯公生明,偏则生暗”。

       “勤”箴。什么是“勤”?勤就是为政忠贞勤勉,于民尽心尽力。

       碑文一上来就用反问的方式表明了态度:住着百姓供给的房屋而不勤勉做事,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工作懈怠,怎能不感到惭愧呢?

      那么如何才能事公于勤呢?

       碑文中用了十六个字:“炎汗浃背,日不辞难;警枕计功,夜不遑安。”白天勤勉工作,不辞劳苦;夜晚警醒反思,不求安眠。

       向谁学习呢?“一范一韩”。“一范一韩”指北宋名臣范仲淹和韩琦。俩人在朝同心辅政,勤勤恳恳,也曾共守边疆,固若长城,被天下人称为“韩范”,是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时间是历史的雕塑家,它镌刻着为政者奋斗的足迹,勾勒出经得起检验的功绩。

         “仁廉公勤”官箴碑碑文虽不长,却以凝练优美的语言罗列了“若保赤子”的大禹、“四知却金”的杨震、“一鹤一琴”的赵抃、开诚布公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诸多为官者的事迹。那一个个耀眼的名字、一段段“照汗青”的故事,展现着古代官德发展的万千气象,道出了为官从政的真谛,既阐明了干群关系,又强调了工作作风。

      孟庙致敬门前的官箴碑

        当年立碑的梁州彦,因为政绩突出,先后升任陕西道、福建道御史,北直隶提学御史,直至1628年因病回籍休养。他从政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七年,但从始至终一直牢记为政之本,常修为政之德,恪尽职守行事。

       他在立碑的跋文中说:“凡我同心,宜勒一通,置之座右。”意思是,凡是和我一样有志做个好官的人,都应当刻个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

        他立的那块碑,至今仍不过时。

在古代,为官者凡是能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几乎都有用来约束、鞭策、激励自己的箴言,称为“官箴”。像我们所熟知的“公生明,廉生威”“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都是古代官箴中的名言名句。

官箴最早是指百姓对帝王的劝诫,后来逐渐变为对官吏的劝诫。

把官箴刻在石碑上,这就是官箴碑。在济宁邹城孟庙,有一座“仁廉公勤”官箴碑。该碑位于孟庙致敬门内西侧,因碑身四面分别镌刻仁、廉、公、勤四则箴文而得名。

碑身方正,寓意着做人为官也要堂堂正正。

明朝万历年间,邹县知事梁州彦立此碑于县衙,以激励自己和僚属廉洁勤政。上世纪50年代,因旧县衙损毁,该碑移至孟庙保存至今。

“仁廉公勤”官箴,是在汲取孟子仁政修德思想基础上,结合历史实际提出的。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提出了“抚民以仁、律己以廉、存心以公、莅事以勤”的为官准则,与他同时期的儒学才子王迈对此加以编撰,便有了这四则箴文。

“仁”箴。碑文说:“古者于民饥溺,犹己饥溺。”上古时期仁德的典范大禹和后稷,他们看到百姓生活疾苦,就像自己使他们处于这种困境一样。“心诚求之,若保赤子。”想要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的心情,就好像母亲爱护自己刚出生的婴儿。

有正面典型,就有反面案例。碑文也描述了为官不仁的丑态,他们自己花天酒地、骄奢淫逸,对待百姓却漠不关心、冷酷无情。“淑问之泽,百世犹祀。酷吏之后,今其余几?”碑文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了仁爱是为官的基础,告诫为官应行仁政,始终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细微之处温暖民心,在点滴之中累积信任。

“廉”箴。碑文说:“毋谓暗室,昭昭四知,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岂可欺?”借东汉杨震“四知却金”的故事,告诫官员在廉洁方面应“慎独”,从内心真正约束自己。

碑文列举了反面典型,“黄金五六驼,胡椒八百斛,生不足以为荣,千载之后有余戮”。

胡椒自汉代传入中原以后,一直是皇室贡品,被誉为“黑黄金”,唐朝宰相元载贪得无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其家中,仅胡椒一项就搜出八百斛,相当于今天的40吨之多,堆满了当时的最高法院——大理寺偌大的一个院子。“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元载的贪婪,就这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宋代“铁面御史”赵抃是廉洁的典范。赵抃赴四川做官,随身带了“一鹤一琴”,为官多年,离任的时候,仍然只有“一鹤一琴”。他曾三次入川做官,带头践行节俭,当地奢靡之风大为改观。宋神宗称赞他:“匹马入蜀,一鹤一琴,为政简易。”“一鹤一琴”由此成为廉洁的象征。

苏东坡曾赋诗赞道:“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清献是赵抃的谥号,其清廉风范,令人敬仰。故碑文写“彼美君子,一鹤一琴,望之凛然,清风古今”。

“公”箴。什么是公?公就是正,一是为人身正,二是处事公正。

碑文中讲到,周朝太师尹吉甫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却因为厚待亲戚、亲近小人而有失偏颇;诸葛亮优于其他辅臣的原因就是他能够开诚布公、一视同仁。

为何秉持“公”心这么难?因为人心虽原本如日月光洁,却会受到私欲的侵蚀。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呢?一是不偏听偏信,这样就能避免冤屈正直的人而惠及小人;二是不喜怒无常,这样就能做到赏罚有度。所谓“唯公生明,偏则生暗”。

“勤”箴。什么是“勤”?勤就是为政忠贞勤勉,于民尽心尽力。

碑文一上来就用反问的方式表明了态度:住着百姓供给的房屋而不勤勉做事,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工作懈怠,怎能不感到惭愧呢?

那么如何才能事公于勤呢?

碑文中用了十六个字:“炎汗浃背,日不辞难;警枕计功,夜不遑安。”白天勤勉工作,不辞劳苦;夜晚警醒反思,不求安眠。

向谁学习呢?“一范一韩”。“一范一韩”指北宋名臣范仲淹和韩琦。俩人在朝同心辅政,勤勤恳恳,也曾共守边疆,固若长城,被天下人称为“韩范”,是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时间是历史的雕塑家,它镌刻着为政者奋斗的足迹,勾勒出经得起检验的功绩。

“仁廉公勤”官箴碑碑文虽不长,却以凝练优美的语言罗列了“若保赤子”的大禹、“四知却金”的杨震、“一鹤一琴”的赵抃、开诚布公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诸多为官者的事迹。那一个个耀眼的名字、一段段“照汗青”的故事,展现着古代官德发展的万千气象,道出了为官从政的真谛,既阐明了干群关系,又强调了工作作风。

孟庙致敬门前的官箴碑

当年立碑的梁州彦,因为政绩突出,先后升任陕西道、福建道御史,北直隶提学御史,直至1628年因病回籍休养。他从政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十七年,但从始至终一直牢记为政之本,常修为政之德,恪尽职守行事。

他在立碑的跋文中说:“凡我同心,宜勒一通,置之座右。”意思是,凡是和我一样有志做个好官的人,都应当刻个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

他立的那块碑,至今仍不过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