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万没想到,纤维蛋白原超高值原因竟是它!

 基层检验网 2024-03-24 发布于重庆

前言

纤维蛋白原(FIB)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浆糖蛋白,可介导血小板聚集,是参与凝血过程的关键物质。在临床上,FIB水平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凝血功能,过高或过低的FIB水平都可能预示着凝血机制的紊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案例经过

一个忙碌的周一下午,笔者负责审核凝血结果,突然电脑出现危急值弹窗,FIB 10.42g/L,可患者其余结果几乎都正常。当日血凝仪器运行良好,质控在控,整理一下思路:纤维蛋白原(FIB)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感染、糖尿病、急性心梗、大面积烧伤、风湿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大手术后、部分老年人、血栓前状态、休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严重炎症情况下确实可增加至10g/L。

查看曲线反应很快,曲线无明显异常。

案例分

通过查阅病例与沟通临床,对结果的合理性存疑。无独有偶,正在头脑风暴的时候,又出现两例单单FIB结果高于参考区间的,其余结果均正常。是时候怀疑标本的的问题了,首先查看标本管在有效期内,非同一批号,那就不是采血管质量问题,其次检查所有标本采集是否有异常,用搅拌棒轻挑,发现每一管标本都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凝块,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个标本来自不同科室,应该不是采集问题,通过大家讨论,问题应出在中间环节:离心环节!查看离心机:发现离心机内部温度异常,且转速竟然被设置成了4000g!通过调查得知,应该是离心机离心力按键不小心被学生碰到了,因显示屏是触屏按键,没有锁屏,每次离心前都需核对设置,此次离心更换了一个学生未检查,导致错误!马上和临床沟通后重新采集标本,FIB结果均恢复正常!吃一堑长一智,后期我们把离心机屏幕安装了保护罩。


案例总结

凝血标本的检测对时间及温度的质控管理更严格,因其涉及到凝血因子的活性。本案例中可以看到,因离心机温度过高导致凝血过程提前激活,最终产生诸多小凝块。在WS/T220-2021《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技术标准》中提到标本采集后应确认无血凝块存在,采集后宜在1h内送检,采用规定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室温、1500g、不少于15min)分离血浆,以获得乏血小板血浆(血小板计数<10×10⁹/L),4 h内完成血浆标本检测。

所以做好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控管理是检验人应该重视的问题,为临床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知识拓展

纤维蛋白原(FIB)是由肝脏合成,且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 是形成稳定血凝块重要的部分。在凝血的过程中FIB由凝血酶酶解生成单体蛋白质, 随后聚合形成纤维蛋白链。同时,FIB也促进血小板聚集结合糖蛋白Ⅱb/Ⅲa受体, 这些血小板使得纤维蛋白链中的血凝块变得更加紧密, 强度亦增加。在大量出血过程中, 包括血小板在内的凝血因子, FIB是最先被消耗并且最早达到临界值的凝血因子,表明它在凝固过程中的重要性。

纤维蛋白原增加: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原理是免疫系统和止血系统紧密交织,通过纤维蛋白网络物理“捕获”并隔离病原体。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见于蛇毒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UK、T-PA)。

【参考文献】

[1]孙俊娜,秦美玉,郑东友.纤维蛋白原在体外循环中血液保护的应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9,17(02):121-124.DOI:10.13498/j.cnki.chin.j.ecc.2019.02.16.

作者:刘美 河北省中医院

编辑:月下


一群医务人员历经3年自研开发
医、护、技,所有医务人员均可使用的
排班神器--正式发布
上班提醒各类换班工时统计自动排班班表校验等功能应有尽有

(↑↑↑点击进入医排班↑↑↑)

电脑端网址:https://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