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营养】为什么劝你少吃外卖、少喝饮料和瓶装水(不是长胖,不是超加工)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4-03-25 发布于河南

作者:刘遂谦


图片

工作于:北京和睦家医院康复医学科,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澳洲DAA认证执业营养师,《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擅长:婴幼儿及儿童喂养、饮食教育及营养发育指导,孕产妇营养指导及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及肥胖营养治疗,以及肠外內营养支持。

参与第35版《马丁代尔大药典》、《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手册》、《Krause营养治疗学》中重要章节的译校编审等。多家媒体营养专栏签约专家顾问,并担任过数本母婴类图书主编。

文章来源:遂谦的营养小屋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前些天,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篇研究,震得我的小心脏砰砰乱跳。认真琢磨琢磨,在医学升级到可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还是尽可能少点外卖少喝瓶装饮料/水吧(虽然本来我吃喝的也不多)。毕竟,有些事儿,万一医保和商保不管、或者管不了多少,挣的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实在是冤得慌!

发生了什么?
人体的颈动脉斑块里,也发现了塑料微粒!且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啥是微塑料?
塑料分解后的微小碎片和颗粒,直径在1μm至5mm之间的,叫微塑料。直径<1000nm的,叫纳米塑料。所有的塑料颗粒有个共同的英文缩写名字:MNPs。

微塑料怎么产生的?
在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释放。具体场景比如:你拧开矿泉水瓶的一瞬间、撕开加工食品包装纸的一瞬间、用塑料容器高温加热饭菜的一瞬间……

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微塑料会弄坏心脏吗?
是的。目前高度怀疑它们具有不可低估的杀伤力、或助纣为虐的威力!

既往的动物实验发现,MNPs可能改变心率、损害心功能、导致心肌纤维化和内皮功能障碍。

而这次《新英格兰杂志》的人体研究,对304名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样本做分析后,发现:58.4% 的样本中检测到聚乙烯(PE),平均含量21.7±24.5μg/mg;31人(12%)还检测到了聚氯乙烯,平均含量5.2±2.4μg/mg。

下图箭头🔽所指的边缘呈锯齿状的颗粒就是潜伏在颈动脉斑块泡沫巨噬细胞内的MNPs,尺寸几乎都小于1μm。

图片

在对这些患者随访近3年的过程中,斑块里检测出MNPs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全因死亡的风险,比那些斑块里没有塑料微粒的高出353%......这个数值是不是很惊心动魄?!

诚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复杂,让微塑料自己背这口重锅肯定是不厚道的。但研究者们得出确定的结论:微塑料肯定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容易被塑料“关心”的人有啥共同点?
  • 吸烟
  • 相对更年轻
  • 男性比例更高
  • 肌酐值高的
  •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的

以上,是颈动脉斑块样本中检出MNPs的患者的共同点。(为男性朋友们捏了一把汗……图片

图片

为啥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答案是:不知道!

研究者尝试检测11种不同的塑料,但在上述人体样本中只检出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鬼晓得这两种究竟掌握了何等武林秘笈,可以直捣我们的老巢!

忧伤的是,这两种塑料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咱们的各种与“进嘴“有关的的包装。食品、药品、各种……

比它俩的武林秘笈更玄幻更令研究者费解的是:那些斑块样本中没有发现MNPs的患者又是掌握了何种武林秘笈?

毕竟,在现代人类社会,要想不接触微塑料,几乎零可能!塑料对人类社会的浸淫,已经广泛深入土壤、水源、空气,并由此进入各种食物及饮用水,就算把自己藏在深山老林里,也难逃它们的黑爪~

图片

这里,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或许这些人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铜墙铁壁的肉体?比如从来不吃外卖,很少用塑料包装,很少吃油炸/烘烤食物,加热食物都用锅加热/微波炉加热玻璃容器,自来水都烧开了喝滚沸的水里的塑料微粒确实会少一些,托水里碳酸钙的福,能够与一部分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颗粒结合,饮食里某些营养素摄入充足、添加糖和盐用量少(是的,你没看错图片)、经常给家里吸尘、很少穿/用化纤材质的衣服/家居品、规律运动…

图片 你们聪明的小脑瓜,应该能从我上述内容里找到远离微塑料的生活小妙招了吧?

接下来,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

为何少吃外卖?
理由很简单粗暴:外卖的包装材料都是塑料啊!何况外卖极有可能是在食物滚烫的时候装盒的~

图片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为何少喝饮料?
同样简单粗暴的理由:大多数饮料(包括瓶装矿泉水)的包装材料都是塑料,不论冷热。

你想知道瓶装水和自来水里,谁的塑料微粒含量更高吗?我还真找到一篇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对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国内外10个常见品牌的瓶装水进行检测后,结果发现:瓶装水中微塑料的平均含量为72.32 ± 44.64个/升,自来水为49.67 ± 17.49个/升。比较结果一目了然。

个结论与国外学者针对瓶装水和自来水微塑料含量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果然是同一个地球同一群塑料微粒灭霸。

而这10个品牌的瓶装水所用包装材料,70%使用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PET),30%是玻璃瓶。

对了,该研究中,玻璃瓶中微塑料含量比PET瓶还高。这个结果与我国学者既往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图片,把嘴封上算了图片

还有哪些人体器官潜伏了微塑料?
其实,经由人类污染大面积游荡在大自然里的MNPs,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侵入身体,并悄悄影响人类健康。根据已有的报道,皮肤、肝脏、肺、消化系统、血液、尿液、母体的胎盘和母乳等器官和组织中都藏匿了MNPs。无论胎儿、孩子还是成年人,无幸免图片

图片

微塑料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挺多的。

由于微塑料在进入人体后较难被代谢出去,只要富集到一定量,就有可能对我们的诸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图片

也正因如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2年8月30日颁布了有关塑料微粒对人类影响的资料汇总(🔼上图就是来自这份资料),希望能够引起多方重视,共探解决办法。

不吃外卖不喝瓶装饮料就能幸免遇难了吗?
虽然不能幸免,至少减少了摄入量,同时还能让你少吃少喝一些糖油混合物和/或伤身小甜水。或许还能帮你幸免于315晚会里曝光的淋巴肉、地沟油、添加剂、烂水果及过期食材……你自己算自己品,细细品品~图片

 爱心小提示:
鉴于饮用水是我们人类摄入微塑料的重要来源,强烈安利大家人手2个烧水壶(家里一个,工位一个)。把可能进你嘴的水(不论是桶装水还是自来水)烧开,过滤,再晾至能让你身心愉悦的温度后饮用。当然,要记得用不锈钢内胆壶/杯哦,更安全呢~😏

两个激动的发现
  • 生活在🚰水质较硬的地区的人们,其实是被老天眷顾的呢!
  • 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喝热水——应该申报诺贝尔医学奖和世界第九大奇迹!

图片

文末,容我释放一个大胆的猜测:未来的人类,万一灭绝,99.99999%(无限趋近于100%)的可能性是被我们亲手制造出来的各种“物种”干掉的。不论是硅基生命、塑料微粒、还是其它你能瞬间想到的(此处省略一万字)~图片

遂谦碎碎念


今天没有碎碎念,伤心到念不出来了图片


—— 全文终 ——

喜欢就转给有需要的人吧

(文中用图部分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Naixin Qian, Xin Gao, Xiaoqi Lang, and Wei Min . 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PNAS January 8, 2024. 121(3) e2300582121.

Zimin Yu, Jia-Jia Wang, Liang-Ying Liu, Zhanjun Li, and Eddy Y. Zeng. Drinking Boiled Tap Water Reduces Human Intake of Nano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2024, 11, 3, 273–279.

Huan LI, Long ZHU, Mindong MA, Haiwen WU, Lihui AN, and Zhanhong YANG. Occurr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commercially sold bottled water.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867, 1 April 2023, 161553. https:///10.1016/j.scitotenv.2023.161553

Isabella Gambino, Francesco Bagordo, Tiziana Grassi, Alessandra Panico, and Antonella De Donno. Occurr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Tap and Bottled Water: Current Knowledge.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May; 19(9): 5283. doi: 10.3390/ijerph19095283

Yuet-Tung Tse, Sidney Man-Ngai Chan, Eric Tung-Po Sz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Full Size Microplastics in Bottled and Tap Water Samples in Hong Kong.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Oct; 19(20): 13432.

Alicia Sánchez, Pilar Rodríguez-Viso, Adrián Domene, Helena Orozco, Dinoraz Vélez, Vicenta Devesa. Dietary microplastics: Occurrence, exposure and health implication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12, Part A, September 2022, 113150

Bozidar Udovicki, Mirjana Andjelkovic, Tanja Cirkovic-Velickovic & Andreja Rajkovic. Microplastics in food: scoping review on health effects, occurrence, and human expos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Contamination. volume 9, Article number: 7 (2022)

WHO, Dietary and inhalation exposure to nano- and microplastic particles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https://www./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54608

https://d2ouvy59p0dg6k./downloads/plastic_ingestion_web_spreads.pdf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