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黄的补充考证|中药|大观本草|本草|桑黄|真菌

 益菌养生调理 2024-03-26 发布于山东

在众多“桑黄”真菌中,粗毛纤孔菌最符合“桑黄”的特点。

生境

古代文献中记载:“桑耳,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采木耳,即曝干。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桑黄”多生长在桑树等阔叶树的树干上。粗毛纤孔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东及河北等地,并且用该菌治疗痛风及各种癌症的应用也很广泛。

笔者在新疆采集了粗毛纤孔菌,该菌生长在古老桑树上,其特征与古代文献描述相一致。另外在《证类本草》中记载的信州桑黄,“信州”二字应该是地名,现代江西省的上饶地区在古代称为信州。笔者在江西上饶调查得到的信息是过去上饶地区有很多桑树,但由于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都被砍伐,因此暂时未能采集到。即便如此,古代“信州桑黄”的记载至少提供了该物种的地理分布依据。另外,在山东夏津县发现较多在桑树上生长的粗毛纤孔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实体特征

颜色特征:粗毛纤孔菌的生长初期为金黄色,颜色随其生长阶段由浅褐色逐渐变为暗褐色,彻底成熟后变黑色。历代本草著作对古代“桑黄”的记载都有从黄褐色到黑色的过度,生长初期的颜色为黄褐色逐渐成熟后变为黑色;靠近基部的位置有白色菌丝相间其中,所以就有古代原文描述的“其黄熟陈白者”一说。

文中“金黄色者”与粗毛纤孔菌野生子实体生长初期的颜色一致;而古文中“黑者”,也与粗毛纤孔菌完全成熟后变黑的特征相符。

结构特征:粗毛纤孔菌的子实体一年生,无柄,表面覆毛茸状结构。在宋代唐慎微的《大观本草》中描绘“信州桑黄”的图片显示,“桑黄”周围存在毛状物质,该著作是第一本具有“桑黄”图片的著作。所以从形态特征上粗毛纤孔菌与《大观本草》所记载的“桑黄”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用功效

古代文献对“桑黄”的药效记载: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腹痛,阴阳寒热无子。疗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疗痹饮,积聚,腹病,金疮。这些本草中记载的疾病与现代的很多病症相当,如免疫功能低下、体内肿瘤或恶性胸腹腔积液等。并且现代研究表明粗毛纤孔菌有很好的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抑菌和增强免疫作用。由此看来,“桑黄”的古代药用功效与粗毛纤孔菌的现代药理作用有相同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

综上所述,古代本草记载的“桑黄” 这与现代的粗毛纤孔菌的许多特征相符。在形态方面,古代文献中“金黄色者”与粗毛纤孔菌野生幼小子实体的颜色一致;而原文所指“黑者”,也与毛纤孔菌完全成熟后变黑相符;尤其宋代《大观本草》中“桑黄”图片显示中药“桑黄”周围应该存在毛状结构,这也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表面明显的毛茸相吻合。目前称为“桑黄”的几十种真菌中,只有粗毛纤孔菌特征满足图片中有的毛状图的特点。在药用功效方面,古代本草中记载“桑黄”主治的疾病与现代的很多病症相当,如免疫功能低下、体内肿瘤恶性胸腹腔积液等。与粗毛纤孔菌的现代药理作用有相同之处。作者认为粗毛纤孔菌应该是真正古代本草记载的中药“桑黄”。通过“桑黄”本草考证,我们认为任何一种药用真菌的考证都要遵循本草学、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及药理学多学科相结合,而不能只强调某一项特征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可选购

长按可关注

官方抖音号,打开抖音扫一扫即可关注了解动态。

联系电话:0534—7905888

地址:夏津德百温泉旅游小镇园内

山东夏津古桑产业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