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夏(三星堆)十三: 夏社神器迁移到了三星堆,三星堆是新夏社

 澴川黄饮冰 2024-03-26 发布于湖北

追踪夏朝 第三篇  蜀夏(三星堆)

第十三   夏社神器迁移到了三星堆,三星堆是新夏社

看了一篇网文,题目叫做《三星堆上新,13000件,前所未有!》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不是上新的新器物,而是有几个方面的结论,为关于三星堆的谣言不攻自破。

一、三星堆考古新成果之我所见

1、三星堆器物的埋藏时间,佐证我关于西周姬昌灭蜀夏(三星堆)的论断。

八个祭祀坑,坑56的埋藏时间相对要晚一些。其它祭祀坑,经过对200多个样品进行碳14测年,得出祭祀坑内的器物的埋藏时间为公元前1131年—公元前1012年,距今3200年—3000年。这就为青铜器的埋藏时间划上了句号。这个时间大体上就是商末周初。 我说过,三星堆这个祭祀遗址,是蜀夏的祭祀场所。蜀夏是夏桀失去中原天下后逃回西川所建立的政权。夏桀逃到四川,把夏都安邑的夏社里的所有神器携带随行,在安邑只留下了一座空庙。夏社是夏人和夏朝的祖庙。在上古中国,庙是祭祀人的,社就是庙。夏桀把安邑神器携带到川西,也建立了一座庙,就是新夏社,在此祭祀先祖。

成汤灭夏桀是在公元前1559年。夏桀携带的神器的铸造年代肯定早于公元前1559年。

那么三星堆祭祀坑内器物的埋藏时间有什么意义呢?这涉及到一件西周历史上的大事件。在武王伐纣之前,西周北商朝敕封为西伯侯国,在姬昌担任西伯侯的时候,开启了谋商事业。西部作为西周的根基,西周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统一西部。统一西部第一个对象就是蜀夏。西周高举的旗帜是“夏”,而蜀夏是正统的“夏”,这就注定了蜀夏被西周消灭的厄运。

对于西周姬昌灭蜀夏,以前只是推断。三星堆青铜器埋藏的时间是公元前1130年—公元前1012年,正好是商末周初,这就从时间上佐证了姬昌灭蜀夏的可能性。姬昌灭蜀夏,统一了西部地区,才有武王伐纣时期西部诸国成为武王伐纣的前锋。

姬昌灭蜀夏,建立了一个新的蜀国。蜀夏的身份必须隐瞒,所以把蜀夏的夏社里的礼器全部杂碎、焚烧而掩埋。对于姬昌来讲,姬昌举的旗帜就是“反商复夏”,有蜀夏存在,被恢复的“夏”的主人就是蜀夏,而不是西周。蜀夏不灭,姬昌只能是复兴之臣,不是复兴之王。以后的项羽就吃过这个亏。

24号坑的灰烬分析结果,竹子灰烬当为竹简典籍灰烬。

专家们通过分析坑内灰烬,梳理出一份植物名单:灰烬所代表的植物以“竹子”为主,另有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菊叶香藜等。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竹子”。在中国古代,竹子承载的是文化,因为竹简是竹子加工的。6号祭祀坑里的玉刀和木箱,就告诉我们竹简的存在。

6号坑出土的玉刀。我说过,这把刀是篾刀,用来加工竹片的。

有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篾刀,篾匠做竹器,用的就是篾刀。现代篾刀是如下这个样子:

篾刀

大家都说三星堆没有文字,到这个时候应该有人明白,三星堆不是没有文字,而是有非常丰富的典册档案。这些典册档案被周文王姬昌灭拿来烧掉了,祭祀坑中的竹子灰烬就是蜀夏档案的遗迹。

三星堆怎么会没有文字呢?三星堆的文字写在竹简上、写在绢帛或木扎上。

大家也可以结合周文王姬昌的进步来看问题。姬昌有什么进步呢?“姬昌著周易”,易有三易,姬昌所著的周易是其一。作为长期呆在西部的姬昌,突然得神明指点悟出周易,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在姬昌从三星堆获取了夏易,把夏易改造成了周易。文王大概跟后来的秦始皇一样烧六国史书一样,烧了蜀夏的历史书籍,而把文化、军事、科技一类的书籍悄悄带回了西周。

西周文化水平突然提高,就是姬昌灭蜀夏的结果。

《五子之歌》说“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诚不欺我!我在《夏朝通行文字是水文,水族文字、彝族文字就是夏朝文字的活证据》已经论证得很清楚了。三星堆的竹子灰烬、玉刀进一步映证了我关于夏朝文字的论断。

箱子用来干什么?当然可以用来存放竹简。

3、多个祭祀坑发现丝绸,关于网络上流传的棉的说法不正确。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多个坑内发现了丝绸,填补了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无丝绸实物的空白。

我对这个“丝绸”的结论的意义就不在于填补空白了,而在于这个“丝绸”的结论打破了“印度棉”的呐喊。有些人认为坑内的织品是“印度棉”,以此呐喊三星堆来自古印度河流域,因为他们说印度有棉,中国在明朝前没有棉。不知道印度河的哈拉帕遗址出土过棉织品没有?亦或出土过三星堆一样的青铜器没有?这些人可以回去再查一查。

4、本次发掘的若干新器物,显示出三星堆遗址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的密切文化联系

比如3号坑和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铜瓿为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和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和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等,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

持三星堆西亚说的人可以继续坚持,因为各坑都有大量发现的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自古有之的金器使用传统相符。”。不过关于这一点,我以前也论述过,中国人爱玉,也爱黄金。爱黄金也不等于西亚人跑到三星堆了。中国人也喜爱钻石,也不见得中国人喜爱钻石是因为西欧亚人迁移到了中国。

二、为什么说夏社迁移到了三星堆?

以前说这个论断,底气真的不足。为什么?夏社,是夏朝祭祖的地方。也就是说夏社实际上就是一个庙。庙是中国传统,是祭祀先人的专门场所。现代人庙寺不分,不懂这个道理。

这次新闻发布会就宣称:“考古大棚外,确认一处80多平方米建筑遗迹”。这个在我看来,就是“社”,也就是“庙”。我已经确认三星堆就是蜀夏祭祖的场所,那么三星堆就是蜀夏建筑的“夏社”。

根据发布会消息,位于三星堆遗址北面的青关山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是三星堆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在面积超80平方米的基址附近还发现了类似的建筑基址,极有可能组成一组建筑群。

这就很具备“社”的规模了!当然遗憾的是建筑基址的建成时间还没有结论。我又不是专家,提前设想论述一下也不过是贻笑大方而已。

1、夏社

《尚书》:“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史记.封禅书》:“其后三世,汤伐桀,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

商汤灭夏,想把夏社迁移走,结果“不可”。为什么汤要迁移夏社呢?因为夏社是夏朝的祖庙。灭了夏朝,当然就要把夏朝的祖庙迁移走。

为什么“不可”呢?因为夏桀在逃跑的时候已经把夏社里的神器携带走了,夏社是空的,没有什么可以迁移的,所以商汤迁夏社“不可”。

2、夏桀把夏社神器携带到了哪里呢?到了西川,也就是现在的三星堆遗址

桀失天下夏桀南归和夏朝遗民去向示意图

夏桀携带夏社神器逃到川西建立蜀夏,在现在的三星堆地区恢复建设夏社,继续祭祀夏朝祖先。

相对于夏都安邑的夏社,蜀夏三星堆夏社是新夏社。

三、三星堆夏社神主和三星堆的华夏属性

这个我以前论证过,是昌意和大禹。

昌意神主

大禹神主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记载: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对青铜大立人像再进一步进行图解。

青铜大立人头胸部图解​
青铜大立人上背部图解​
青铜大立人底座图解

通过对青铜大立人像的图解,我基本可以肯定,明版《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记载的这个大禹形象,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形象非常一致。

研究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通过以上的图解,我发现三星堆玉琮图案是“华夏共图”。

三星堆华夏同在图​

通过仔细观察青铜大立人底座,我确定青铜大立人底座象头上之平台侧面图案是“夓(夏)”图徽,因为根据我长期的研究,发现这个图符合夓(夏)的造字法。再回观三星堆玉琮上的构图,发现“华”之下就是“夓(夏)”。在三星堆玉琮图徽中,华夏同在一图。

夓(夏)的造字法
夓(夏)

图文夓(人面鱼纹图)

四、小型祭祀坑:后续蜀国祭祀蜀夏的祭祀地。蜀夏被灭,大部分蜀夏遗民依然生活于川西

小型祭祀坑与八个祭祀坑可能不属于同一时代。小型祭祀坑应该是大祭祀坑的后人到此祭祀先人的祭祀坑。

小型祭祀坑出土的是中分发型的跪坐石人像、石虎、石琮、玉璋,还有金器铜器的残片。跪坐石人像发型中分,耳朵硕大,具有典型的三星堆风格,但很少出现生活类器物。所以可以断定,小型祭祀坑是三星堆后裔来此祭祀祖先形成的祭祀坑。

这里可以进一步分析:小祭祀坑内的跪坐石人像、石虎、石琮、玉璋是完整的形态,说明打碎神器并不是三星堆人的习俗,这就进一步支持西周灭蜀夏的判断。祭祀之后是不是要把神器掩埋呢?也不是,小祭祀坑之所以掩埋,是因为这种祭祀是暗中进行的,祭祀完成就只好掩埋。担心被西周知道了。

所以这个小祭祀坑,是西周重新建立的蜀国祭祀被西周灭亡的蜀夏的祭祀坑。这个新建立的蜀国参加了武王伐纣战争。

在谈到中国历史上夏商政权的更替的时候,谈及原政权遗民迁徙较多,给人的印象就是夏朝遗民迁移了,商朝遗民也迁移了,将上古中国政权的更替搞成了族群的大清洗或大更替,其实不是这样的。

对于夏朝遗民的去向,迁出中原的只是部分,大部分的夏朝遗民依然留在中原,接受了商朝的分封和安置;商周政权的更替也是这样,纣王之子武庚等一大批商朝遗民就接受了周成王的赐封,依然在继续中原生活。

三星堆灭亡后,也是同样的,大部分三星堆人依然生活在原地方继续生活,就是在川西继续生活。所以后续蜀国也会去祭祀蜀夏。

这可以从最近一次政权更替后原政权所属人员的去向看到本相,只有政权更迭,没有民族更换。旧政权人员有流亡海外的,有去台湾的,大部分人,依然留在中国进入了新政权的统治体系。

黄饮冰2022614日星期二。

注明:《竹书纪年》: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始屋夏社。”这里的夏社,指夏土,即夏朝直辖区。而非夏之神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