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的“道”到底是什么?答案不在《道德经》里

 王兆善 2024-03-27 发布于江苏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他对“道”的看法当然是核心的观念。如果人们能够正确理解“道”的概念,对于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受道家影响的部分,将会有特别的领悟。

《道德经》提到关于道的部分主要有六章:第一章、第四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二章。最关键的是第二十五章,专门讲“道”是怎么出现的。

古代对“道”的定义,道就是路,代表途径,任何东西的存在和发展都有途径,这涉及了两个问题:第一,它存在吗?第二,它如何发展?发展需要在时间里展开,需要有路可走。现在所说的花道、茶道,指的也是一种途径、一种方法,使得花和茶能够将其存在的特色表现出来。道作为途径则牵涉到规律,因为发展到最后会有固定的规律,像宇宙的发展,春夏秋冬就变成一定的规律。根本上,道是指存在,宇宙万物如果没有存在,又怎么会有规律?没有花,怎么会有花道呢?没有茶,怎么谈茶道呢?所以道本身作为规律,作为途径,最后都要还原到有没有什么叫作“道”的东西。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专门探讨这个问题,“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代表还没有区分。没有区分,就不能分别。没有分别,就没有个别的东西存在,它是浑然一体的,好像看到朦胧一片,只知道有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一旦说它是什么东西,就有了区分。这即黑格尔所说的,肯定就是否定。当我说这是一张桌子(肯定),就代表这不是别的东西(否定),所以肯定就是否定。当我还没有说这是什么东西时,它有无限的可能性。一块木头可以是门,可以是窗,可以是墙壁,一旦被制成椅子,它就不能是墙壁,不能是门窗了。

《庄子·应帝王》中有一个浑沌的故事:南海之帝为悔,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常相会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脩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一旦区分之后,就很难再回到原始的状态。原始的状态是尚未有所区分,代表一种和谐。

心理学家研究人所遭遇的困难与痛苦,认为人在离开母体子宫之后,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重回母体的方式。母体所指并非只是母亲,而是一个归宿,让人可以安定下来,感觉一切都好,不再有任何需要与欲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一语清楚地告诉我们:道是早于天地而存在的。所以,有人把道等同于天地、万物,当然是不能成立的。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万物生存发展的空间。老子认为道存在于天地产生之前,至于要怎么理解它,我们要借用西方哲学的概念,西方学者对于宇宙本体的研究,和老子的心得有相似之处,西方用“自因”一词来形容,就是“自己是自己的原因”,我们所见的一切都是“他因”,这朵花是别的花的种子生成的,这张桌子是由树木提供的木材制造成的。我们所见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结果,它本身不可能作为自己的原因。人类也一样,都是父母所生,那么父母呢?是他们的父母所生,然而这样的问题无法一直追问下去,因为问到最后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猴子(其实是某种灵长类)变的,但为什么今天猴子还是猴子,只有我们的祖先变成人?

推到上帝。推到上帝之后,就不能再问上帝是谁造的。

我们对“上帝”的定义是,它只能创造万物,本身不能被造。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个定义不公平,那也没办法,总要推到最后有一样东西不能被造,它自己是自己的原因。凡是被造之物,其原因是在外的。我的诞生,原因是父母,父母在我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外面的另一个原因造成的,这叫作他因。只有一样东西是自因的。假设没有自因者,宇宙万物怎么可能出现呢?《诗经》说“天生杰民”“天作高山”,中国古人将天当作最后一个自因,没有人再问天是怎么来的,天本来就是自己有的,如果不满意这样的答案,也没有别的办法。

在思考老子的道的时候,以道代替天,道本身是自因的,一定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是参考西方学者研究之后的答案,宇宙万物之中,一定有某样东西是自因的,由它来创造万物。

#微头条首发挑战赛#

《道德经》的“道”到底是什么?答案不在《道德经》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