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327高考复习|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3题解读

 老程杂记 2024-03-27 发布于安徽
第1、2题解读链接:
20240326高考复习|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2题解读
20240325高考复习|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1题解读
素材准备:
2020新高考Ⅰ卷、2023新高考Ⅰ卷、2023新高考Ⅱ卷、2023北京卷、2022新高考Ⅱ卷
引言:新高考卷选择题和主观题的数量是不确定的。一般而言,信息类文本阅读是出五道题:三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偶尔也会出四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如2024九省联考卷。
其中,第1题是送分题,停留在“比对”层面,找到选项对应的原文一比对,基本上就能判定对错;第2题是也不难,主要考查“理解”层面,一般来说,考生经过“预判→比对→辨误”的辨析过程,都能准确对上误区类型,也能知道自己判断的正误。
在第一篇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中,就第3题稍微难一点,因为这一题考的是“运用”层面,而且考查内容不确定,考查方式很灵活,甚至会以一些文言语句或古代诗词中的句子为载体,基础差的学生可能连选项的句子都读不懂,更不用说理性分析了。
今天,我们就以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为例,简要解读一下第3题。
1.概念理解和运用
【例1】2020新高考Ⅰ卷: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察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观点、内容的理解
【例2】2023新高考Ⅰ卷: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原文:……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 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例3】2023新高考Ⅱ卷第3题的B选项: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第三段: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学有所得观点句的表达经常是有标志的:①从位置看,往往在篇或段的开头;②语气肯定,态度鲜明,如用“是”字句表示判断,用“但”“更”表示强调等;③标志性词语,如“表明”“意味”“认为”“由此可见”等。请看下面几个句子:
——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在体外是看不到的。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3.考论证知识的相关运用
【例4】2023北京卷:下列观点来自材料一,其中能被材料二的实验直接证明的一项是(3分)
A.身体的生理结构会影响人的认知。
B.身体的活动方式会影响人的认知。
C.有些概念源自身体与世界的互动。
D.人类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过程。
材料二实验结论原文: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给这款耳机的打分,还是对广告商观点的认可度,头部垂直移动组的分值都大大高于另外两组;而头部水平移动组在这两项的分值上,远远低于其他两组。这说明,点头的身体运动增强了积极的态度,而摇头的身体运动强化了消极的态度。
【例5】(原创题)下列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第十五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喻论证非常贴切,如用“文章有拘束”来比喻建筑的“文法”也有拘束性,通俗有力。
B.语言表达形象,“山亭”“水榭”“轩”“楼”等诸多景观能引发读者丰富的画面联想。
C.第⑦句“之所以”“是因为”、第⑧句连用五个“极不相同”,体现出鲜明的情感倾向。
D.语段是总分总结构,逻辑严谨,第一句是主题句,中间六句是分解句,第八句总结全段。
第十五段原文: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②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③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④“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⑤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⑥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⑦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⑧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注:此五道题的“参考答案”及解析附在文本最后。此处先附上2023-3-4校本作业现代文阅读Ⅰ的答案——
文言文阅读
10.君人者A刑B其民CD而后E振武F于外G是以内和H而外威。
译文:“统治者要使用刑罚来端正臣民,这件事做到了,然后才能对外显示武力,因此能做到国内团结,国外畏惧。
11.C。“国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意思是,国家的存亡是出于天意,你小孩子懂得什么?这里的“存亡”不是偏指“存在”或“灭亡”的意思;“备他盗之出入”中“出入”是偏义副词,偏“进入”之意。所以,两个词的用法不相同。
12.C。“并对他施以刑罚”错,原文是“必为戮”,即一定要执行刑戮,但还未执行。
13.⑴夫王者成其德,而远人以其方贿之,故无忧。(4分)
译文:称王天下的人成就自己的美德,远方的人就会把他们的财物赠送(进贡)给他,所以没有忧患。
【教材】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氓》);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邶风·静女》)。
知天之不授晋且以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4分)
译文:哪里知道上天不是授福给晋国而是以此来勉励楚国呢?国君和各位大臣一定要警惕啊!
【教材】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荀子·学》)。
诗歌鉴赏注释
上阕:①分:意料;料想。江湖:江河湖海。泛指四方各地。寄:托付,寄托。②短笠:小的笠帽。任:任由,任凭。阴晴:指向阳和背阴。又,比喻得志和失意。③鸣桡:míng ráo,谓开船。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朱熹晚年在此创立考亭书院,著书讲学。④系:栓,系结。舸:泛指船。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
下阕:奇绝:奇妙非常。忘情:淡漠不动情,无动于衷。⑥几时:什么时候。寻盟:重温旧盟。⑦江妃:传说中的神女。许:允诺、给予。捐:心,献助。⑧渔父:老渔翁。何劳: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独醒:独自清醒。又喻不同流俗。
【答案】15.D。未忘情,指诗人面对江湖奇绝之处,襟怀舒爽之际,产生的更为高远奇丽的情思。结合下文,当指对“江妃”“渔父”的怀想与抑扬。
16.①渔父笑屈原“独醒”,希望屈原放下执念,学会变通,与世推移;②化用渔父典故,写不需劳烦渔父笑“独醒”,表达了词人坚定的人生信念。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前面五道例题参考答案
例1:D。A属于“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B属于“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C属于“黄河等水道的变迁”。
例2:A。B与第二段观点相悖;C与第二段观点无直接关系;D与第二段观点无关。
例3: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且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体外看不到的部分。选项内容“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恰是社会现象“在体外是看不到的”的部分,属于论据。
例4:B。“点头”“摇头”属于身体活动,可见身体的活动方式会影响人的认知。
例5:C。“之所以”“是因为”体现的是理性逻辑,而不是情感倾向。

相关链接:
20240323高考复习|2024南京“一模”语文卷答错率高的选择题解析
20240315高考复习|信息类文本主观题(新高考卷第4、5题)解读(上)
20230318高考复习|信息类文本主观题(新高考卷4、5题)解读(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