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启慧 话说“命”字

 神龙浪子zxm 2024-03-27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图片

“命”字初义



近日拜读庄子的文字,颇有感触,尤其是《庄子·应帝王》,对“命”这个字,有了些许的想法。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故事的大致意思是郑国有个神巫,名叫季咸,精通相面,能够预知人的死生存亡、祸福夭寿,甚至可以精确到年月日,准得像神一样。庄子通过这个故事说明的人的“命”原来是天定的,人的行为而要遵循天命。

图片

“命”字为何意呢?甲骨文的“命”和“令”是同一个字,是向下的“口”形,写作“亼jí”,有向下汇集的字义,下面有一个坐着的人形,“令”就会意向下告知,向上服从,周代后“令”又加“口”分化出了“命”字。本义指发布命令,毛公鼎:“膺受大命”,“大命”即天命,接受上天的命令。由天命引申出命运、使命、生命、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命”之典文 


再看关于“命”字的经典多之又多,恭撷几句与您分享。

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经》

道”之所以受到尊重,“德”之所以受到珍视,那就是因为“道”和“德”不对万物下命令而是任其自然而然地生长。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全书》

 一个有作为的人的行为,应该在天地之间树立正气,为百姓的生命引领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使圣贤救国救民的学说得以延续,为天下千秋万代开太平之基业。

3.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

——《庄子·达生》

从最初生长的环境条件起步,然后再顺着环境发展自己的天赋本性;成功是在你不知不觉间的努力中、或在你不知道成功为何物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4.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

“道”的行与废并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命运决定的,“道”不能推行于天下,是(孔子)已经知道了的。

 

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不懂得天命,就没有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没有办法宣身处世,不知道分辨别人的言语,便不能了解别人。

6.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中庸》

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做好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苛求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都能悠然自得。

7.安分守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清]朱柏庐《朱子家训》

我们守住本分,努力最好眼前的工作,安心眼前的生活,上天自有因果规律的安排。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即便可能得不到别人拥有的荣华富贵,你却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心有安放之处,比什么都幸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命”字启慧 


静下心来,愚梳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命”有性命、使命、天命......

性 命
“性”是人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等。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性”与“命”的统一,是精神与物质的合一体。一个人心性修得好,言行自然就端正;心性修得好,身体气脉自然通畅,五脏六腑自然调和。在宗教经典中经常读到一个词——性命双修,就是内外兼修,把修身和养性统一起来。在此过程中,身体的细胞会减缓衰老,呈现年轻态,心灵也会变得祥和平静,安宁通透。就这样身体和精神达到至高无上的完美境界,也既是升华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天道与自我合二为一。

图片
使 命
苏格拉底曾经说: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是我与众生相聚;每个人都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使命,每个人都怀抱着使命出生。
是啊,老子在函谷关,给尹喜留下了《老子真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孔子被困于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有烧火煮饭,依在室中弹琴唱歌。宋国涉险知人要谋杀他,却不害怕,说是上天安排的使命让他行至此地,他的使命是传承和延续华夏文明,并发扬光大,是匡正时弊,平治天下。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身处乱世,肩负木铎的使命,弘扬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思想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不已。
司马迁写《史记》源于他对继承孔子事业的自觉行动,以及传扬英明君主、肱股之臣、非凡布衣的人文使命。
被称为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在中国,有老子、孔子、孟子;在印度,有释迦牟尼;在以色列,有犹太先知;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释迦牟尼比老子小5岁,孔子比释迦牟尼世尊小14岁,亚里斯多德比孟子大十二岁,比庄子大15岁……他们被安排到各个地区,完成各自的使命,传承精神文明,链接天地文化。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有使命的……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

图片
天 命
在赋予人使命的同时,上天也会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唤醒“迷”中人,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本来的面目。
记得小时候经常会询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回答总是含糊其辞。实际上不只是我,每一位开蒙启智后,都会好奇地探寻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都是不得要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哲学意味的经典,《中庸》则开宗明义,回答了世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天命之谓性。
“天命之谓性”殷切的告诫我们要从天命角度认识自己,原来我们都是天命加身,只是时机未至不知道而已。如果能潜心地与突破时空壁垒的“经”融为一体,如果虚下心来与“典”进行灵性的对话,并一心一意地践行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智慧;那么在伟大的天地的能量加持下,在亘古长存的精神照耀下,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命”所在之地——那就是真正知道了“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从而唤醒了“返本归真”的意识……也就不枉“天人”来这人世间一回。
匆匆落笔,层次所限,境界所约,恳请您的批评指正。
                 

文稿执笔:特级教师 教授 吉春亚

审核:古文字学者 李鹏飞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