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传》隐公元年讲座内容

 昵称503199 2024-03-27 发布于湖北

原创 龙田有雨 南山古社 2019-05-13 10:11

各位晚上好,今晚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左传。先说一下我在群里分享的基本方式,一般注释都有的内容,我就不过多重复了,也不逐字逐句翻译,主要是针对一些我认为比较关键的地方做一些解释和分析。

在学习《左传》正文内容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关于《左传》的基本情况,比如它的作者是谁,它成书于什么年代,它是如何流传的等等。

今天我们一般可能都会说《左传》是左丘明写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则是,左丘明这个人到底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是什么人,是什么时代的人,今天我们都还无法确定。第二是,先秦典籍,无一例外,都非一人一时所作,而是在一段时间甚至比较长的时间里,由无数人不断整理撰写而成。五经是如此,诸子也是如此,《左传》也不例外。今天我们一般认为,《左传》是战国时期,流落在民间的史官团体集体创作而成。所以,第一,它非左丘明一人完成;第二,它成书于战国时期。

关于《左传》的流传,有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秦末的政策以及后来的战乱,对典籍的保存和流传产生非常大的灾难性影响。到汉代初期,随着社会的稳定、文化政策的逐渐开放,这些学说思想的研究传承,才逐渐又兴盛起来。

我们知道,汉初施行黄老之学。而同时,儒家学说也很快再次兴盛起来。五经的传授,在进入汉武帝时期,终于从黄老那里,把官方意识形态的宝座给抢了过来。

研究儒家五经的学说称为经学,所以我们今天说汉代的思想文化,会说汉代的经学繁荣。由于秦末的战乱,到了汉代初期,基本找不到先秦保存下来的五经典籍,一些年龄几乎已近耄耋之年的老儒生,凭借自己的记忆,口述教学。门人弟子再用文字记录整理下来。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因为收徒讲学的不止一人,即便是同一种经典,讲授的老师也有不同人,老师不同,口述的经典内容也就有不同,而对经典的解释、理解也就有不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派别。以《春秋》为例,当时就有公羊学、谷梁学、郏氏学、邹氏学等等。上面所有这些学派,都被称为“今文学派”,因为都是用汉代文字书写传授的。以与后来出现的古文学派相区别。所为古文学派,是指,进入汉代之后,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儒家经典,因为先秦文字相对于汉代文字来说是“古文”,所以把这些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经,把传授古文经的学派称为古文学派。

《左传》就属于古文经。不过,在汉武帝时期,春秋学方面,公羊学一家独大,后来逐渐有谷梁传等出来争上一争,唯独《左传》那会没啥地位,只能躺在国家图书馆里。比较先注意到《左传》的是司马迁,他在著史记的时候就广泛参考了《左传》。但整体而言,在西汉,《左传》的地位,远无法与公羊传谷梁传等相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公羊传谷梁传等,一出现就是以解释《春秋》的面貌出现的;而《左传》却并非如此。后来,喜欢《左传》的人为了宣传《左传》,也就说其是解释阐述《春秋》的。今天我们看《左传》里面有为数不多的解释《春秋》的内容,很可能就是汉代儒生所为。因为从《左传》的整体内容来看,它很不像是专门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当然具体的考证过程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检索相关论文或者专著。

到西汉后期,古文学派的刘歆,非常喜欢《左传》,不遗余力地宣传,又加上《左传》记载了非常非常丰富的史料内容,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并且逐渐盖过了公羊传谷梁传等。西晋著名学者+政治家杜预,也很喜欢《左传》,并且,他把《左传》的文本内容拆开,把《春秋》的相应文本内容插入进去。于是,《左传》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前经后传这样的样子。可以说,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史学价值,《左传》都远超过另外两传,(郏氏传、邹氏传均失传了),这也是汉代以后,《左传》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关于《左传》的情况介绍,我们就简单说这些,还有很多没说到的,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隐公元年》的内容。

还是截图展示一下原文,主要是看一下原文的结构。

图片

图 1隐公原文截图

隐公元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这就是“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所以我这里也就不在这个故事上耗费太多文字了。

隐公(元年~十一年)

1、因为《春秋》以鲁国史书为根据,所以采用鲁国国君纪事。

2、武王灭商之后实行首次分封,周公封地在鲁(今天河南鲁山县),因此国号为“鲁”,在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及东征之后,重新分封,为压制东夷,才将鲁改封到山东曲阜一带,鲁炀公时迁都奄城,春秋时期,大概在鲁僖公时,又复迁曲阜。

3、公为爵位名称,但也有例外,春秋时期,所有诸侯其生前的事情,则称“子”、“伯”“侯”等,去世之后,皆称为“公”。杨伯峻先生认为,称鲁隐公为“公”并非是指其为国君,而是类似于周公因摄政而称王,是符合周礼的,可参考。

4、“隐”为谥号,按《逸周书·谥法解》“不显尸国曰隐,隐拂不成曰隐。”鲁隐公本为庶子,不当立,但却成为了国君,有些名不正,这就是“不显尸国”,同时他心里本来是想要把国君位置让给弟弟的,但却还没做成就已经被杀,所以是“隐拂不成。”关于谥号,据考证,在春秋之前,一开始只有天子和诸侯才用谥号,大夫无谥号,进入春秋之后,大夫才逐渐有了谥号。据《左传·隐公八年》,羽父为其父亲请谥,众仲对隐公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意指诸侯以大夫生前的字就作为此人的谥号及后人的氏。

【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1、惠公:即鲁惠公,名弗皇,鲁孝公子。据《史记·鲁世家》及《国语·周语上》记载,鲁武公带着长子括与次子戏朝见周宣王,宣王很喜欢戏,于是就要求鲁武公改立戏为太子。鲁武公死后,戏继位,是为鲁懿公,但鲁国人杀了他,立括的儿子伯御为君,是为鲁废公。周宣王得此消息,大怒,征伐鲁国,杀伯御,改立戏的弟弟称为君,即为鲁孝公。

这里插一句,今天我们说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关于“礼坏”的开始,有一种说法就是周宣王要求鲁国废长立幼,是周天子破坏礼制的开始。另外还有周夷王下堂迎接前来朝见的诸侯是礼坏开始的说法(周夷王子是周厉王,周厉王子周宣王,周宣王子周幽王)。

2、元配。第一次结婚所娶的正夫人称元配。春秋时期女性的称呼一般采取名///国名+姓的形式。此处“孟”为以排行为字,嫡长子称伯,庶长子称孟,由于当时重男轻女,所以长女也一般称孟。子为其姓,子为商王族姓,周灭商后,先封帝辛子武庚(禄父)于殷,后武庚叛乱被除,改封帝辛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可知,孟子为宋国女。

关于女性的称呼,我们以元年正文内容为例,后文会提到“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这里“武姜”这个称呼,就是“夫谥+己姓”的方式。即郑武公的谥号“武”加上郑庄公母亲的姓“姜”。

3、继室。春秋时期婚嫁有“媵妾制”,女子出嫁,如果妹妹或者侄女跟着陪嫁,则称为“媵”,元配死后,以媵妾摄行内事,因为她是陪嫁过去的,所以称继室,而不称正夫人。这里的声子即是这样一个角色,声为其谥,子为其姓。

4、文。先秦说“文字”一般用“文”,基本不用称“字”。“字”的本义是指女性生育,因为很多汉字是从独体字逐渐演变为合体字的,所以“字”才有了“文字”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可参考。此段说仲子生下来手掌上就有文字“为鲁夫人”,于是就嫁到鲁国,生了桓公。归。先秦时期,女子出嫁曰归。我,指鲁国,《春秋》《左传》纪事以鲁国为主,所以“我”在很多时候都指鲁国。薨:诸侯死曰薨。《小戴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5、立而奉之。与下段传文中“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本为一体。《左传》本为独立流传的史书,但后人将其拆开,把《春秋》经相关内容插入,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前经后传模式,通行本《左传》多处如此。此处是指,鲁惠公去世时候桓公年幼,于是虽然嫡子桓公被奉为国君,但由庶长子鲁隐公摄政。另有说法说是奉桓公为太子,不过桓公既是嫡子,则惠公在世时候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不必等到鲁隐公时候,可参考。

◇隐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

1、元年。诸侯即位的第一年称为元年。旧君去世,新君即位,但要等到旧君去世的下一年才开始用新国君纪年,称元年。隐公元年,为周平王49年,公元前722年。也就是说,鲁惠公是在公元前723年去世的。

2、王正月。一年的第一个月为正月。先秦时期,将十二地支与十二月相配,称为“月建”。以冬至所在之月(通常为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以此类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而夏商周三代所定的正月也不一样,夏以建寅之月(今农历正月)为正月,商以建丑之月(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建子之月(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今天我们所用农历为夏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使用不同的历法,王正月,即表示采用的周天子历法来算,时值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1、公。指鲁隐公。《春秋》纪事以鲁国为主,凡单称“公”,皆指鲁国国君。

2、邾。诸侯国名,曹姓,故地在今山东邹城市内,战国时为楚国所灭。仪父,邾国国君克的字。

3、盟。订立盟约。订盟过程为: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将作为牺牲的牛、羊等动物杀于其中,将牲之左耳割下盛于盤中,再取其血,以敦盛之。后宣读盟书以告神灵,参与盟誓者一一歃血(涂血于嘴旁或微饮一口),歃血完毕,将盟书正本放在牲之上填满,参与盟誓者则各持一副本保存。

4、蔑。地名,即姑蔑,或以避鲁隐公之讳(隐公名息姑)而简称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四十余里处。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1、西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北),友即为郑桓公,后与周幽王一起死于犬戎之难,其子掘突即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拥立周平王,并迁都于新郑。此处郑伯指郑庄公,即郑武公之子。鄢,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北郊附近,本为妘姓诸侯国,为郑武公所灭。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1、天王。指周天子,此处即是指周平王。

2、宰咺。宰为官职,咺为其名。

3、归。通“馈”。

4、赗。助丧之物。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鲁与宋盟于宿。因是大夫而非国君盟会,所以不写其名。宿,风姓诸侯国,地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为宋附庸,后为宋灭。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1、祭伯。祭读作zhài,伯,有说为排行,有说为爵位。

2、公子益师。春秋时,一般而言,女性称姓,男性称氏。在诸侯国内,嫡长子继位为国君,其他的儿子称呼一般为“公子+/字”,他们的儿子称呼一般为“公孙+/字”,到他们的孙子这一代,则必须取一个“氏”来作为自己这一支族人的名号,“氏”的命名方式,则可能用爷爷的名、字、官位、封地、排行等等。比如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其始祖为鲁桓公第四子季友,到季友的孙子行父时候,以季为氏,谥号季文子。益师是其名。公子益师为鲁孝公之子,字众父。

【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1、不书即位。根据《春秋》写法,鲁国国君的元年,应该写“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只有四位国君的元年没有这样写,各有缘由。这里没写隐公即位,是因为他并非登基为君,而只是摄政。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1、未王命,故不书爵。是指邾国国君子克尚未得到周天子的册命,所以《春秋》没有写他的爵位,子是其爵,称其字而不称其名,表示尊敬他,肯定他在与鲁国交往(盟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西周春秋时期的诸侯爵称,以前都认为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到了近代,逐渐有学者不这么认为。郭沫若、傅斯年等学者认为没有五等爵;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中认为有公、侯(伯)两等爵。王世民在《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中认为,侯这种爵称比较普遍,主要有燕、鲁、卫等同姓诸侯以及功勋卓著的姜齐,公、伯两种爵位西周时公为王卿,伯为王畿内国君之称,春秋时候,宋、秦称公,郑称伯,而子、男两种爵位则由于出土金文较少,无法确定,也不能定为爵称。这一观点被后来刘芮方在《周代爵位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论证。魏芃在《西周春秋时期“五等爵称”研究》中认为“五等爵称”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地位秩序的一种反映,但并不存在等级分明的“五等爵制”。从《春秋》记载来看,如果诸侯国小,或处于偏远地区,或者文化落后不发达,都称其国君为子。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城。筑城之意。郎。地名,今山东省鱼台县内。这里是说由于此次筑城是鲁国大夫费伯自己私人行为,非隐公之命,所以《春秋》不记载。

初,郑武公娶于申关于申国,历史上曾有位于陕西之西申、河南信阳之东申、河南南阳之南申,此申是指南申,曰武姜(以其夫谥称+姓称之),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这段为解释《春秋》为什么说“郑伯克段于鄢”,是因为共叔段身为弟弟却完全没有弟弟该有的样子,所以不说是弟弟,两个人的冲突就像两个国的国君打仗,所以称“克”,讥讽郑伯对弟弟不加管教放任其越走越远,所以不称他“郑庄公”而称其为“郑伯”。《左传》认为《春秋》之所以里面不说共叔段“出奔共”,因为郑庄公是故意放任共叔段然后再除之,而“出奔”一词带有说出奔之人“有罪”的意思,但《左传》认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事情共叔段有罪,然而郑庄公也有过错,但不好写郑庄公有错,所以也就不写共叔段“出奔”。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

这一段是解释为什么《春秋》说“天王使宰咺”,按照《春秋》体例,天子使臣到诸侯国,一般不写使臣的名,但这里却写了。《左传》认为,这是因为,这已经是隐公元年,旧的国君去世之后的第二年新君即位,称元年。这个时候周天子的使臣才到,来得太晚了,而且这个时候鲁国正夫人仲子也还在世,天子却排出使臣助丧,实在不合理。所以这里写出了天子使臣的名“咺”,以不合理回应不合理。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

天子去世后七个月下葬,所有诸侯皆参加葬礼;诸侯去世后五个月下葬,同盟的诸侯参加葬礼;大夫去世后三个月下葬,官位相同的参加葬礼;士去世一个月之后下葬,姻亲参加葬礼。赠送助丧之物却没赶上下葬,向生者吊唁却没赶上哭丧,人还没死却赠送助丧之物,都是不合礼的。

关于春秋时期的丧葬制度,概括起来,春秋时期丧礼主要有招魂、小敛、大敛、殡、朝夕哭、卜筮葬地、葬日等六大仪式。为死者更衣妆扮称小敛,将尸体入棺的仪式称为大敛,大敛之后,棺柩要在一定地方停留一定时间,这种形式称为殡,殡期因地位不同而不等,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即是说天子从去世后到下葬要经过七个月的时间,殡期之长,可想而知,而且在殡期还要做很多祭祀仪式等等。每一环节都特别讲究,纷繁复杂,李玉洁在《先秦丧葬制度研究》有详细的考证。

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

有蜚。不为灾,亦不书。

蜚是一种小虫,专门吃稻花,如果这种虫子多了,自然就会成为虫灾影响收成。这里是解释虽然出现了虫子,但规模不大,没有形成虫灾,所以《春秋》没记载。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

郑共叔之乱,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

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

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

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感谢@玩泥巴的猴 整理

图片

不看的原因

确定

  • 内容低质

  • 不看此公众号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