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高血压医案、配方

 益康态 2024-03-27 发布于湖北

【病案举例】

黄某,男,74岁。2001年3月15日初诊。主诉:眩晕半年。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高血压病”曾服科索亚,血压降至正常。但患者害怕其副作用大而自行停药。停药后,血压复升高,而来求服中药。原有冠心病史10余年。刻下:BP178/110mmHg,眩晕,头痛,心悸,时胸痛如针刺,长期失眠,大便较干,2~3日一行。舌暗红较紫,瘀斑,苔薄白微黄,脉弦细较涩。

辨证:阴虚阳亢,气滞血瘀。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川芎10g,当归15g,生地30g,红花10g,赤芍10g,甘草10g,枳壳10g,柴胡10g,桔梗10g,三七粉3g(另包,冲服),牛膝10g,白菊10g,葛根25g,丹参30g。

5剂,水煎服。另予:制大黄40g(另包,分5次服,大便通畅则停)。

3月22日复诊:诉服后眩晕明显减轻,仅于看书劳累后发作,但也较前轻。大便亦畅,胸痛亦好转,只发作1次BP150/90mmHg,舌暗红较紫,苔薄白微黄。嘱原方加生石决明30g(另包,先煎),7剂。

4月2日三诊:眩晕已不作,胸痛亦消,BP140/88mmHg舌暗红,苔薄白微黄。嘱上方加夏枯草25g,再服10剂以资巩固。之后,以夏枯草、桑寄生、钩藤、车前草、丹参各30g煎水代茶饮。并嘱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激动清淡饮食,作息有时。

1年后随访,血压仍正常。

按语:高血压,多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阳”范畴。

其病多由于情志过极、饮食失调、内伤虚损所致,但也有先天遗传的。一般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病,应高度重视,留意血压之变化,选择适当的西药,也可中西医结合,坚持系统正规治疗。停药要谨慎,一般不要随意停药。这样血压可稳定在正常范围,对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兼证有重大意义。本例患者虽年事已高,但患高血压病程尚短。据其舌脉及胸痛如针刺,以血府逐瘀汤治之,而血压得降,胸痹亦除,乃一箭双雕之效,此亦中医异病同治之理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