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細讀《尚書》之《堯典》裏的古史信息(一)

 昵称503199 2024-03-27 发布于湖北

原创 龙田有雨 南山古社 2021-03-14 21:05

關於帝堯

《堯典》主要記載了堯、舜兩位遠古首領任賢、考察接班人、巡狩、劃分政區邊界、制定刑罰等方面的遠古歷史信息。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虞舜,作《堯典》。

最前面這一段都可以看作是序,這一段是後人加的,據孔穎達《尚書正義》,鄭玄、馬融、王肅等人都認爲是孔子所作的序,恐非,當是後人所作後僞托夫子之名,也有可能是孔門後人記載的夫子講學時候的言語,存疑。但可確定的是,此段內容非《堯典》所固有,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以及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等都直接略卻了這段文字。這段文字比較容易理解。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這第二段則是歌頌堯之文治。帝,本指天帝、天神,後引申指已逝去的先王,如“帝乙”;“帝堯”之稱同此義。再後來才用以稱在世的帝王,如《左傳》裏面說“今之王,古之帝也。”“放勳”據傳是帝堯之名,但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則引孔穎達等人觀點認爲此乃帝堯之號而非名。

有關帝堯之事蹟,尚有待考證。《史記·五帝本紀》云:

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勛立,是爲帝堯。

據此,則帝堯乃帝嚳之子。後世研究也多立足於此,並試圖從其他史料中挖掘相關信息。但某認爲,涉及遠古時期的歷史,除了傳世文獻外,恐怕更多還是要有相關考古發現的足夠支撐才妥當,畢竟傳世文獻關於先周之史,多有主觀構建,僅憑傳世文獻就定論,有失偏頗。有學者根據根據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遺址出土扁壺上面形似“文堯”的兩個符號,認爲陶寺遺址即是所謂“堯都”,恐怕也有商榷空間。

《史記·五帝本紀》多有採信《堯典》此段對堯之讚頌,稱: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驕,貴而不舒。黃收純衣,彤車乘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可以看出,後面幾句幾乎與《堯典》此段雷同。當然太史公絕不是簡單地“抄書”,他在著書之前,除熟讀文獻之外,還廣泛走訪各地獲取相關素材。在《墨子》《呂氏春秋》《論語》《韓非子》《莊子》等先秦文獻中,對堯均有提及,由此可知,至遲在先秦戰國時期,列國均有關於堯之傳說。太史公並非儒家學說的忠實擁躉,他定是經過走訪,認可《尚書·堯典》所記載之堯形象、事蹟,方才採用相關之表述。當然,先秦諸子典籍中有關堯之記載,根據或許正是直接來源於《堯典》,因此才會有各種典籍中堯之賢明先王形象。

堯之任人

《堯典》在總體歌頌堯之文治之後,先後記載了他定閏授時、任人唯賢、查舜禪讓等事蹟,先梳理其任人、禪讓等事蹟,閏授時涉及天文曆法,專題梳理更爲妥當。

關於堯之任人,《堯典》記載說: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胤子朱啟明。」帝曰:「吁!嚚訟可乎?」

帝曰:「疇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帝曰:「吁!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試可乃已。」

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這裏主要提到了放齊、堯子丹朱、驩兜、共工、四岳、鯀等人物,其中共工、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比較知名的人物,因此,讀到此處,再聯想到相關神話,就宛如一副鴻篇鉅製正在徐徐拉開一樣,令人心潮澎湃。

丹朱

關於丹朱,這裏有三點信息需要注意。一是其名曰“丹朱”。“丹”的本義即是指朱砂;朱,本爲“株”之初文,後引申指紅色。而從考古發現來看,“大約從距今6000年的仰韶時代中期開始,朱砂以人骨塗朱、隨葬品塗朱和撒入墓壙填土等方式被使用在貴族喪葬儀式中。以朱砂鋪設墓底作為貴族葬儀中不可或缺的程式是在龍山時代的陶寺文化中確立的,並為此後的二裏頭文化或夏時期文化所繼承,成為商周墓葬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

由此可見,紅色、朱砂在遠古時期已經跟地位、等級掛鉤,而以此作爲人名,則很可能是寄予了作爲父親的堯,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是堯臣放齊稱丹朱“啓明”,即認爲丹朱很開明。

三是堯認爲丹朱“嚚”“訟”,即認爲丹朱不務正業、言論荒謬且喜好爭論。由此可以發現,放齊所認爲的丹朱之“開明”在堯眼裏卻是“不務正業、言論荒謬”,這或許就說明堯與丹朱雖爲父子,但在思想觀念上,父親“保守”而兒子“激進”,父親“右”而兒子“左”,從“執政”角度看,這種分歧可以說是註定的天然“政敵”,堯對兒子本寄予厚望,然而兒子卻表現出與自己完全不同的觀念,從選擇繼承人這個角度而言,堯不選擇兒子丹朱作爲繼任者,可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何況丹朱還“喜好爭論”,而對於爲政者來說,好逞口舌之利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缺陷,丹朱如此性格,不僅得不到政見相左的父親的支持,而且也很可能得不到其他多數人的支持。

共工

比起丹朱,共工在中國神話中可能有名得多,最知名的可能要數《淮南子·天文訓》裏面所記載的共工與顓頊爭帝位失敗之下撞塌不周山的故事: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後世多稱共工爲水神,其出處可能是源自《左傳·昭公十七年》裏面的記載:

昔者黃帝氏以云紀,故爲云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這段記載信息量比較大,而且涉及黃帝、炎帝、共工、太皞(太昊)等部落以及云、火、水、龍等部落印記。這些部落印記,一般被解讀爲部落圖騰。以此來看,共工氏部落的圖騰即是水,則這個部落很有可能是靠水而生的。

關於共工其人,從文獻記載看的話,則比較凌亂甚至矛盾。

《山海經·海內經》裏面說: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

照此說,則共工乃祝融之子。然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卻說:

顓頊氏有子曰犁,爲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此其二祀也。

好像並不認爲共工就是祝融之子。而且按照《史記·五帝本紀》說法,顓頊乃黃帝之孫,堯則爲黃帝孫蟜极之孫,共工何以即與顓頊爭帝又爲帝堯之臣呢?想來,要麼是神話雜亂所致,要麼所云“共工”實乃指共工氏部落而非指一人。

《堯典》裏面關於共工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驩兜稱共工“方鳩僝功”,即是說共工能夠廣泛地集聚人力做成各種事情。

二是堯認爲共工“靜言庸違”,即是說共工話說得好聽但行事卻很邪僻。

三是堯認爲共工“象恭滔天”,即是說共工表面恭敬然而即便是對上天也毫無敬意。

四是舜繼位之後,“流共工于幽洲”,流放共工到幽洲。

從第一點可以看出,共工確實很能夠集聚衆人爲其所用,說明其很具有獲得人心的本事。第二點和第三點可以拿到一起看,在堯看來,共工不過是能夠“蠱惑人心”,然而且心術不正,表面恭謹然而內心卻極度傲慢,甚至對天也缺乏敬意。這裏的“天”,可以理解爲通常意義下的“上天”之“天”,也可以理解爲在上位者。通過堯的話語,一個大野心家的形象忽之慾出。若果真如此,那共工會爭帝位,好像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舜爲何流放共工,《堯典》沒有提及。《史記·五帝本紀》裏面則說:

讙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辟。……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變南蠻。

照此說,則是因爲讙兜向堯推薦共工,雖然被堯否定了,然而讙兜卻堅持讓共工擔任工師,結果共工果然行事放縱不正。此事正好被代天子巡視的舜發現而上報堯,並請求流放共工到幽陵,一來懲罰共工,二來讓其戴罪立功,去教化北狄邊民。此說雖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堯典》記載的缺失,但也有與其記載相左之處,不知太史公所憑何據。不過二者都採用了共工被流放幽州之說。只是從“以變北狄”“以變南蠻”的記載可以看出,《史記》的中原文明中心論痕跡更重。

鯀亦是中國神話中比較知名的形象。按照《史記·夏本紀》的說法:

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

鯀乃堯之族叔。然而《漢書·律曆志》卻引《帝系》稱:

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

《山海經·海內經》則云:

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

三說均不相同,如此看來,鯀與黃帝與顓頊之關係,尚需進一步研究。《說文》稱“鯀,魚也。”認爲鯀本指一種魚,然而爲何又用來指人呢?臧克和在《古文字詁林》中引唐蘭等學者觀點說,鯀從魚從系,象用繩索系大魚,故此字當是一種治水儀式的描摹,即用繩索束縛大魚,象徵對水神進行巫術控制,進而平息水患。此說或可參考。

堯帝說,四岳啊,洪水滔天,肆虐成災,百姓苦不堪言,誰可以擔當治理洪水之大任呢?大家都說,鯀可以擔此重任。然而堯帝卻認爲鯀“咈哉”“方命圮族”。咈,即違背;方命圮族,即爲害族人。堯帝認爲,鯀不僅喜好違抗命令,而且還爲害族人。四岳則不認同帝堯看法,“不是這樣吧?(異哉)”極力舉薦鯀,“讓他試試吧,不行再說。”

何謂“四岳”?跟鯀又是什麼關係?今天我們通常說“五嶽”,即五座山,四岳在此很顯然不是指四座山,要麼是一個被稱爲“四岳”的人,即某人官職爲“四岳”,或其名、其號爲“四岳”;要麼是四個人被稱爲“四岳”,即四方諸侯之長;還有可能是對某部分人的泛稱。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爲其乃“四方諸侯之長”,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且謂其乃西方羌戎姜姓部落之祖,即姜齊之先人,《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云“姜,大岳之後也。”“大岳”亦即“四岳”;《國語·周語》云“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薑’、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或可參考。

洪水神話,在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古代神話中都有提到。中國遠古神話中涉及洪水的神話也非常豐富,除了這裏提到的堯舜時期的洪水,還有前面提到的共工觸不周山而引發的大洪水。還有女媧神話中的洪水。共工觸不周山所引發的大洪水姑且可以合併到堯舜時期大洪水亦即鯀禹治水這個主線之中。然而女媧補天的神話則顯然與此是完全不同的背景。

女媧補天的神話最早見於《淮南子·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王充在《論衡·談天篇》裏面將共工觸不周山所引發之洪水與女媧補天合併到了一起:

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而後來《列子·湯問》則云:

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鼇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按照王充的說法,則先有共工觸不周山引發大洪水,然後才有女媧補天之事,然照此說法,則大洪水與鯀禹父子無甚干係了。《列子·湯問》則將共工觸不周山引發洪水的時間點置於女媧補天之後。這樣的話,則事情的先後順序是:先是女媧補天,後共工觸不周山再次引發大洪水,然後才有《堯典》《五帝本紀》及《夏本紀》所載鯀禹治水之事。這樣看來似乎也更能將這些神話“圓得上”。神話往往是遠古石器口述歷史的異化,因此,將這些碎片化的神話拼湊成章,或許也恰好拼接上了遠古歷史呢。無獨有偶,有趣的是,歷史學者郭靜雲即在2020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

大禹治水故事並不符合各地所見洪水神話範型,並可以證明這是有史實基礎的歷史傳說。但是,在楚古文明的傳統中,實際上還有女媧補天神話,雖然今日只能看到該神話的零星碎片,但仍可從中瞭解,該故事才是符合洪水滅世和再生的範型神話,其在神話中相對應的時代遠早於夏王國。[2]

堯聽取了四岳建議,然而“九載,績用弗成。”鯀花了九年時間,並沒做出什麼成績。至於鯀治水爲何失敗,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說法是“鯀堵禹疏”,即鯀採取堵的方式,而禹採取的卻是疏的方式,堵不如疏,故鯀失敗而禹成功。然而查文獻記載,卻不見得是如此,據顧頡剛、童書業《鯀禹的傳說》考證,鯀禹治水所用的方法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填。李殿元在《論“鯀堵禹疏”的興起與歷史真實》一文中認爲,所謂“鯀堵禹疏”論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並不符合歷史真實,鯀之所以失敗,其實是落敗於與舜的權力之爭。[3]可備一說。

《尚書·洪範》對此說: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

即是說鯀採取堵的方式治水,結果導致五行大亂,帝震怒。《《山海經·海內經》則云:

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這段文字透露了三點信息:一是鯀通過“竊”的方式獲取防洪的物資——息壤;二是“息壤”這種物資;三是鯀不聽從帝命。息壤是什麼?郭璞說是一種可以自己不斷生長的特別的土壤,這個解釋一下子就賦予了濃厚的神話色。尹玲玲在《江陵“息壤”與鯀禹治水》一文中考證指出,所謂息壤其實就是用來防止管涌[4]的巨石——息石。[5]鯀竊此治水,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不僅如此,這種做法還極易導致潰堤。若果真如此,這樣搞法,帝不震怒也難了。


[1]方輝.論史前及夏時期的朱砂葬——兼論帝堯與丹朱傳說[J].文史哲,2015,(2).

[2]郭静云,郭立新.中国洪水与治水故事:范型神话或历史传说[J].史林,2020,(4).

[3]李殿元.论“鲧堵禹疏”的兴起与历史真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4]所謂管涌,簡單來說,即是指由於水域中水量不斷增大,水底或堤壩上原就容易滲水的小孔因爲水壓增大而流速增大,進而帶走周圍缺乏黏性的泥沙,導致孔越來越大,水的流速越來越大,帶走的泥沙也越來越多,最終導致潰壩。

[5]尹玲玲.江陵“息壤”与鲧禹治水[J].历史研究,2019,(4).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