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党绪:批判性阅读要问这三个问题

 新用户79795753 2024-03-28 发布于贵州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图片

批判性思维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思辨”。在阅读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可概括为三点,为了更好地理解,笔者将之转化为阅读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这样吗?原来是这样!只能这样吗?先要说明,这里所说的阅读是狭义的,指的是以知识获取或问题解决为目的的阅读,那些娱乐、消遣、打发时光的阅读,不在此讨论之列。在严苛意义上,正如杜威所说,这样的阅读无涉价值、尊严与意义,也不可能带来知识、学术与思想。显然,批判性阅读(思辨性阅读)以追求真知或实践效用为目的,有着更多的刚性要求。当然,如果我们讨论的是教育意义的阅读,尤其是教学意义上的阅读,更要直面这种艰难的、需要心智高度投入的阅读。

图片

1

是这样吗?

阅读中的第一个偏差,就是成见的影响,这种无处不在的“成见”,也叫“刻板印象”。著名传媒学者李普曼说:“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这句话直白地揭示了成见产生的根源。这些蛰伏在头脑中的价值观、情感与知识,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察觉不到它的源头,却总会在某些时刻苏醒,参与到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与判断中。这就是成见。


警惕成见,阻断偏见,这是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中的第一个作用。

阅读中的成见比比皆是,尤以经典名著的阅读最为典型。不是每个人都读过“四大名著”,但几乎每个人都会谈到它们,有人说经典就是人人都在谈论而很少有人阅读的书,这并不夸张,那些对于经典名著的谈论靠不靠谱可想而知。在网络时代,更不乏有意的“N度创作”乃至“水煮”“歪批”“戏说”等,自由开放甚至鱼龙混杂的传播环境,给了成见以更肥沃的繁衍土壤。例如,林黛玉是个复杂的人物,但出于各自的视角与局限,有人只看到她“似蹙非蹙、似喜非喜”的相貌,有人只看到她“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病体,还有人只看到她胜似比干的心计……比如很多人用林妹妹指称“小性儿”,从语言实践的角度看是积极的,但从阅读的角度看却可能是消极的,因为这样的刻板印象恰恰造成了对作品本身的隔膜与肢解。在无数的阅读现场,笔者都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旦有了“小性儿”的成见,关于林黛玉的更多的、其他的,特别是那些与“小性儿”相抵触的信息,便自觉不自觉地被遮蔽、歪曲、过滤了……

拘泥于成见,必然带来偏见。若黛玉就是尖酸刻薄的“小性儿”,是个“作女”,那么她的人生能算悲剧吗?如果说她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那她的悲剧又有什么社会与文化意义?我们又该如何理解王国维所说的《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呢?

如果一个人想从《红楼梦》中得到认知启迪,获得情感净化,享受审美乐趣,那他首先要摆脱的,就是那些自以为是、习以为常的成见。

非思辨无以还原,非思辨无以求真,非思辨无以深入。敢于叫停,敢于质疑,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呼喊:“从来如此,便对么?”我们还可学习鲁迅,追加更多的质疑:权威说的,便对吗?大家说的,便对吗?对我有利的,便对吗?……

图片

图片
2

原来是这样!

在批判性思维中,质疑的目的不在否定,而在求证。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求证,质疑便丧失了其正向价值。将质疑、怀疑、否定、对抗本身当作价值,这是可怕的。很多人对批判性思维有误解,原因就在这里。有质疑,才能摆脱成见;有求证,才能改变认知。

求证,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在文本解读中,就是基于文本的分析论证,旨在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事实真相与隐匿在语言中的作者意图。这样的分析基于价值与逻辑,如果是文学作品,还得兼顾人情与事理。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全面、综合、系统的分析过程。

成见往往依赖于个体的日常经验与生活逻辑。无论是原典中的黛玉,还是影视剧中的林妹妹,她的生活充斥着愁苦、哭泣、怨艾、悲愤……在一般意义上,说她“小性儿”并没有错。但要作出合乎事实与逻辑的断言,事情就要复杂多了。说林黛玉有“小性儿”和断言她就是“小性儿”,这是两个不同的判断。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黛玉耍小性儿的事实很多,但这些事实能否支持我们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呢?我们至少可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

首先,整体来看,黛玉有小性儿,但并不总是小性儿。姊妹们相处,游戏也好,赛诗也罢,黛玉总体上是个活泼和开朗的人。几次起社,她都对宝钗、湘云由衷赞美,可见她是个单纯而真诚的人;妙玉嘲弄她“竟是大俗人”,黛玉理解妙玉“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便不去计较。黛玉爱开玩笑,譬如嘲笑湘云“爱哥哥”,都是少女之间的顽皮,无伤大雅,不必大做文章。至于她戏谑刘姥姥是“母蝗虫”,确实“尖酸刻薄”,这与其贵族身份和教养相关;从审美角度看,林黛玉与刘姥姥,其趣味与格调,实在是大异其趣,有天壤之别。

其次,黛玉的有些小性儿,应该算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应作过多道德比附与价值审查。比如第二十二回在王熙凤打趣诱导下,湘云直说黛玉长相酷似龄官,黛玉确实生气了。但这里有两个因素不可不注意,一是戏子是个敏感的身份,连赵姨娘这等上不得台面的奴才都能骂芳官:“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彼时的戏子“生不入祠堂,死不进祖坟”,与今日的明星不可同日而语。说一个贵族小姐酷似戏子,必须承认是不够尊重的。二是在场人的反应,这也是黛玉恼羞成怒的重要原因。在明知答案的情况下,宝玉、宝钗、湘云等人出于各自微妙的心理,挤眉弄眼,欲言又止,闪烁其词,黛玉成了一个被“围观”、被“指点”的对象,确也构成了对她的冒犯,她的郁闷与不满合乎人之常情,不宜简单斥责为“小性儿”。

再次,有些小性儿与其处境相关。尽管黛玉锦衣玉食,但在贾府依然是个寄人篱下的外人,老太太、宝玉对她自然是真感情,其他人的态度却很微妙。且孤苦伶仃、无父无兄,更加剧了她悲苦自怜的身世之感。像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说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黛玉的反应确实有点过激,但也暴露出她内心缺乏安全感和孤身一人的自卑情结。这样的黛玉与其说让人生厌,还不如说让人生怜。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黛玉的小性儿更是恋爱中的少女正常的心理与精神状态。试探、吃醋、嫉妒、失落、伤感、愤怒、悔恨……这些都是正常的恋爱心理。何况她爱得那么深、那么专,而且恋爱对象贾宝玉又是一个“情不情”的贵族公子,身边还有薛宝钗、史湘云这样的潜在竞争者。要让黛玉不动声色、镇定自若,也太难为她了。事实上,宝玉挨打之后,黛玉的小性儿越来越少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终于明白了宝玉的真心。

当然,所有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时代文化与社会风俗的影响。宝黛的冲突大多不因感情本身,而是源于情感的不敢表达与不能表达。处在那样的时代,陷入热恋的少男少女的渴求与焦虑可想而知,这样的情绪必然会以变形的方式曲折地表达出来。黛玉的多愁善感与喜怒哀乐在现代人看来难免有点夸张,但这恰恰折射出那个时代氛围的压抑与黛玉处境的悲凉。

这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分析过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只有经过了这样的分析,我们才能拂去遮蔽事实的尘埃,体验发现的惊喜:原来是这样!

分析论证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笔者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断言:分析论证的能力非经严苛训练无法养成

图片

图片
3

只能这样吗?

批判性思维旨在较真与求真,追求理性的断言是其基本功能。很多人以为批判性思维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并存,但其实,批判性思维更在意的还是“最哈姆雷特”的理性选择。也就是说,必须作出结论,哪怕是有待完善的结论。为了防止因追求结论而陷入封闭与僵化,第三个问题不可或缺,那就是:只能这样吗?

经过自我论证的观点,更容易成为自觉坚守的新的成见。因此,即使做了令人信服的论证,我们依然要对自我信念保持质疑,对异见敞开胸怀。只能这样吗?黛玉一定不小性儿吗?其实,在《红楼梦》研究中,关于林黛玉的评价众说纷纭,且好恶泾渭分明,这也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像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其拥钗贬黛的倾向让人惊诧。她声言要为礼教更名,对钗黛作了全新评价。在她的研究中,黛玉不仅小性儿,甚至还有些病态。她尖锐的观点刺痛了很多喜欢林妹妹的人,但不得不说,她的价值预设与逻辑论证却也自成一体。至少,她尖锐的阐释能让笔者重新审视对礼教的理解与判断。笔者虽然不同意她的看法,却因她的看法而让自己保持心智的开放。

从“是这样吗”到“只能这样吗”,这是认知过程中的两次革命,实现了对自我的否定之否定。能够自我质疑的人,才能推进自我的不断革命与进步。

相关文章:

余党绪《〈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后记:让阅读真实发生,让学习真实发生


END

本文授权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作者:余党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