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新民】儒家生死智慧的超越 ——王阳明龙场悟道新论(二)

 江夏心学 2024-03-29 发布于福建

2024-3-29转载

三 、生死智慧的证取

 因此 ,阳明龙场悟道最后 的问题是如何化去 寻找喜跨超越死亡的可能,死亡所逼蓄出来的无意义的啊— 绝望是否可能导致继续存在 的有意义的希望 ,最 终则超越生与死的两极对立而证悟生命存在 的本 源性真谛 :“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 殆尽 ,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 ,便于全体有未 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 ,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 ,故 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 ,透得过 ,此心全体方是 流行无碍 ,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 ’所谓“命 根”云 云,即指生死念头根本就与生命 的产生同体同源 ,

故世人无不“悦生恶死” 。情形之普遍 ,简直可 以说“好生而恶死者 ,天下之真情也”②。所 以能 否做到生亦坦然 ,死亦从容 ,即使死亡狂飙骤然袭 来 ,也一样泰然安祥应对,当然就成为人类能否超 越 自身的最大考量。如果稍加 比较 ,则可说 “生 死苦乐各在当人 ,业报所感。系缚多者 ,临死苦亦 愈甚 ;至于有道之士,其视生死来去,略无二致 ,故 临危而不乱也 ”⑨。阳明虽 不讲佛教 的“无 明”、 “缘业”、“果报”,但却深知儒 家一贯强调 的“义 命”,知道生死利害根本不由私意安排 ,同时也对 生命存在 的复杂 ,有着极 为透彻 的 了解。《传习 录》载 : 一 友 自叹 :“私 意 萌 时 ,分 明 自心 知得 ,只 是 不能使 他 即去 。”先 生 曰“你 萌 时 这 一 知 处 ,便 是 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 ,便是立命工夫。” 与私意杂念相较 ,亦 即比观人的心理分别意 识活动 ,可识“命根”实乃更 为深层 的生命存在现 象 ,代表了一种与生俱来 的顽 固执著力量。而念起能知 ,知即明觉(心得: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物来即现,物去不留) ,正是痛下工夫处亦为 “尽性至命之学”。(心得:致良知事上磨的功夫)可见引文中的“知”实即心性本有的 昭明灵觉 的功能,即佛教如来藏识 “纯觉 ”的起 用 ,阳明一再强调 的“良知 ”之 “能知”。“能知 ” 之对象 即“所 知”,既是 内部 不断起 落流转 的念 头 ,也是外部具体的直观存在事象 ,不仅可以依体 起用,转化为外部伦理生活的具体行为 ,同时也能 摄用归体 ,收敛为 内部生命结构的意义体验。而 生死念头既从“命根”上带来 ,当然也就与心理意 识活 动略有 区别 ,不能不是 佛家 唯识学所说 的 “意根”,属于八识之 中的第七识末那识 ,亦可迳称为习气种子,往往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长久和合 , 以致羼 (chàn掺杂)其中而同为一体。然生死念头虽从 “生身命根上带来 ”,毕竟要在意识活动中显现 ,涌动 为笼罩在心性广 阔世界中的黑影 ,成为虚灵明觉 之 良知 (能知 )必可察知的现象 (所知),最终则凭借致良知的工夫 ,在心性本源处将其化去,而使良知本体昭昭明明,真正做到无障无碍地发用流行。

故要用 良知之“知”对治生死之“念”,仍必须在心 体根源深处做工夫 。而龙场悟道时,阳明所采用 的方法 ,则 为“日夜端居澄默 ,以求静一”,即用 “静一”的方法返归心性本体 ,然后再依体起用 , 而“至静之动 ,动而不穷 ”,“动而 不穷 ,则 往 且 来” ,不仅穷神知性 ,运行不息 ,而且 常寂常感 , 妙用不穷 。王龙溪乃阳明的亲弟子 ,或许在工夫论上亦多得师门之传 ,不妨试看他的说法 :

(龙溪)先生谓 遵岩子曰:“正心 ,先天之 学 也 ;诚意 ,后 天之 学也。”遵岩子 曰:“必以先天后天分心与意者,何也?”先生日:“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心本至善 ,动于意,始有不善。若能在先天心体上立根 ,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一切世情嗜欲自无所容 ,致知工夫自然易简省力。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也。若在后天动意上立根 ,未免有世情嗜欲之杂。才落牵缠 ,便费斩截 ,致知工夫转觉繁难,欲复先天心体,便有许多费力处。颜子有不 善 未 尝 不知 ,知 之 未尝复行 ,便是先天易简之 学 ; 原宪克伐怨欲不行 ,便是 后 天繁难之 学 ;不 可不辨 也 。⑥’’

王龙溪的话虽未必就完全是师门的真传 ,但的确是以深邃 的生命 体验为其言说 的经验基础的。足证 “诚 意 ”的方 法 固然不可或 缺 ,“正 心 ”的 工夫 亦颇 为吃 紧 。与“诚 意 ”乃 在 起用上用 力 ,已 属“后天”范畴相较 ,“正心”则为直接在心体上下手 ,显然应属“先天”范畴。《大易》所谓“大人者 , 与天地合其德 ,与 日月合其 明,与 四时合其序 ,与 鬼神 合 其 吉 凶。先 天 而 天 弗 违 ,后 天 而 奉 天 时。 ’阳明解释说 :“'先天而天弗违 ’,天即良知也 ;'后天而奉天时 ’,良知即天也。 …后天”与 “先天”固然需要积极配合 ,形上和形下本来就该打成一片,但 “先天”本体 的证取毕竟更为根本 , 一 切“后天”的行为都不能有违“先天”的固有本 然。阳明自己就说 :“天之所以命于我者 ,心也 , 性也 ,吾但存之而不敢失 ,养之而不敢害,如父母全而生之 、子全而归之者也 。 ’他的诗句“欲识浑沦无斧凿 ,须从规矩出方圆;不离日用常行内,直 造先天未画前 ” ,显然也是对道体无所不在 ,但 毕竟 以“先天未 画”为根本 的一种精炼概括。所 谓“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⑨;即是强调 “先天”形上本体乃是万化的创造性总根源 ,而 又发端开窍于人的活泼心灵 ,为人的昭明灵觉所觉所知 ,当然也就能为世俗世间的人所证所取 。 故一切 “后天”世界的应然工夫 ,最后都必须归到 “先天”世界的本然状态。而无为法较诸有为法 , 当然也就显得更为根本和重要。《传习录》载:

黄以方问 :“先生格致之说 ,随时格物以致其知 ,则知是一节之知 ,非全体之知也 。何以到得溥(pǔ释义1.广大。2.普遍。)博如天,渊泉如渊地位?”先生曰:“人心是天渊。 心之本体本无所不该 ,原是一个天 。只为私欲障碍 , 则天之本体失了。 心之理无穷尽 ,原 是 一 个 渊 。 只为私 欲 窒塞 ,则 渊之 本 体 失 了。如 今 念 念 致 良 知 ,将 此 障 碍 窒塞一 齐去尽 ,则本 体 已复 ,便 是 天 渊 了 ”④。

由此可见 ,阳明的悟道乃是 以与“道 问学 ”不同的“尊德性”方法⑨,将私欲障碍层层剥落殆尽 , 即使生死一念也消归于无形 ,最后则豁然顿悟心 性本体 ,彻然朗现其无所不该 的固有 “天 渊”的。 这也可说是“大死 ”之后的“大活”,死掉的是在躯 壳上起念的有执有染的“小我”,激活的是依道起用的无执无 染 的“大我 ”,即“人 心”彻 底转化 为 “道心” ,人格风姿从此超然劲挺。

四 、儒家成圣方向的坚守

当然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观察 ,也可说他的 悟道是有 明显 的次第 的。首先 ,他是 以“先立 乎 其大”的方法 ,立下终极性 的志向求道 ,发心证人本体 (无体之体)真实⑦,遂能百死千难在所不辞 , 敢于以存在 的勇气面对种种灾祸 的考验 。其次 , 他在万里投荒 、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最终到达流放目的地龙场 ,置身于异 国他乡的艰难困苦环境 ,仍 以常人难 以接受的动心忍性的工夫 ,降伏一切欲念私心 ,远离各种荣辱得失计较杂念 ,将各种声利嗜好“脱落殆尽”,证到 了心理意识 的清净层 面, 从而跃跃焉将人于心性本体 敞开的大门。最后 , 他直面生与死的大关大隘 ,跨越后 天人为意识 层 面的干扰 ,直人先天心体化除生死病根 ,证人形上本然真实世界 ,展现无念 、无住 、无相绝对主体性 精神 自由,然后又一任心体沛然发用流行 ,而无一 物能在其 中作得无碍 ,从此遂能尽心知性以知天 , 以不可思议的愿力成就了早年成圣的人生 “第 一 等事”。而险恶、绝望 、无意义 的存 在环境 ,也 因 为一念 回转 ,道心豁然朗现 ,遂化现为平和、诗化 、 有意义的生存境域⑨。 阳明悟道过程 中所体会到的“声利嗜好俱 能 脱落殆尽”,倘能与其 同处于一境界 ,便不难直观 地发现 ,所谓“脱落殆尽 ”四字 ,乃是对分别 意识 不起 ,生命执染豁然化去 ,千斤重负顿然消失 ,心 志 浑然凝 成 一片 ,人 己物 我 俱 忘 的 主体 实 存状 况 的最好描述 。这 当然是静定 至极必然 出现 的结 果 ,阳明所谓 “日夜端居澄默 ,以求静一”必有 的 现象 。而“胸中洒洒 ’’之说 ,亦颇能道出心理意识明明了了、澄澄湛湛一派光明的存在论发生学状 态。但即使如此 ,仍大有 事在 ,必须继续 向上 翻 转 ,直入“意根 ”窠臼( kē jiù 喻牢 笼)  破除生死关 隘,证取生命 朝 向“至善”(成圣)的本体论依据。故阳明先是 “为 石螂 自誓 日:'吾惟俟命而 已 ”’,即主动先行 至 “死 亡 ”状 态 中 ,从 而更 好 地聆 听 内在 于心 性 之 中 的“天命”的沉默召唤 ,表现出不悟道毋宁死的存在论 “求道”勇气 ;稍后又参悟“圣人处此 ,更有何 道”话头 ,反 映他的心灵之光 已穿透现实政治 的 层层黑暗迷雾 ,而与历代儒家圣贤同一把手前行 , 踏上了向上迈入 “道境 ”的孤峰险径。最后工 夫 久久纯熟后 ,则是 “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 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 ,不觉呼跃 ,从者皆惊”,诚可谓 “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 ,从此生命疑团 迷雾尽皆化去,精神气象焕然一新 。而尽管龙场顿悟前,阳明出人释 、老之学 ,已初步证 到空性 , 但仍只有到了龙场,居夷处困,经历百死千难 ,一 切计较利害之私脱落殆尽 ,动心忍性之余 ,他才能 “逢缘遇境 ,随处皆能 自主,皆有受用。然后方可以济艰危 ,处患难 ,当大任 ,应大变,方可名为能 立”④;即所谓“恍然神悟,不离伦物感应 ,而是是非非 ,天则自见 ,征诸 四子 、六经 ,殊言而同旨。始 叹圣人之学坦如大路 。…… 自此 以后 ,尽去枝叶, 一 意本原 ,以默坐澄 心为学 的 ,亦 复 以此立 教 。于 《传习录》中所谓 '如鸡覆卵 ,如龙养珠 ,如女子怀 胎 ,精神意思 ,凝聚融结,不复知有其他 ’;'颜子不迁怒贰过 ,有未发 之 中 ,始 能 有发 而 中节 之 和 ’;'道德 言动 ,大率 以收敛为 主,发散是不得已’。种种论说 ,皆其统体耳。 ’ 

阳明龙场悟道时的“不觉呼跃”,不啻为 中国 思想史上 的一声惊雷 ,既象征着个人生命脱胎换骨般的转变 ,长久的心路跋涉历程从此步入新境 ,也标志着儒家学术思想发展正在酝酿重大转 向,由理学折入心学 的时代已呼之欲 出。其在儒学内部引发的调整变动意义 ,或许与六祖慧能推动禅宗中国化的革命性意义一样重大。按慧能闻五祖弘忍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 , 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并云:“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 自性 本 自具 足 ,何期 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 自性 能生万法。 ’ 如果将阳明的悟境 言说与慧能的悟道偈语相较, 则不难发现二者虽有高低深浅的差异 ,但毕竟相似之处甚多 。譬如“胸中洒洒”与“自性本自清 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与“自性本自具足”, “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与“自性能生万法”,均 为同一道体的不同现量言说。而 阳明后来 强调“昭明灵觉之本体 ,无所亏蔽 ,无所牵扰 ,无所恐惧忧患 ,无所好乐忿懥,无所意必固我 ,无所歉馁( něi  失掉勇气) 愧作” ,也与“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无动摇” 颇为接近。只是阳明走的乃是儒家成圣之路 ,要 在一切存在中维护一切存在 ;慧能走 的则是禅宗 成佛 之路 ,要在一 切存在中超越一切存在 。 因此 ,龙场悟道后不久 ,阳明即撰有《五经臆 说》四十六 卷 ,目的在于 以儒家经典印证 自己的 顿悟所获 ,文中提及 “日之体本无不明也,故谓之 大明。有时而不明者 ,入于地 ,则不明矣。心之德 本无不明也,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者 ,蔽于私 也。去其私,无不明矣。 日之 出地 ,日自出也 ,天无与焉。君子之 明明德 ,自明之也 ,人无所 与焉。 自昭也者 ,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④。显然便可迻(yí同移) 来作为“圣人之道吾性 自足”的注脚。“明明德” 作为本源性 的 “自明 ”之 德 ,本来 就 内在性 地 为 心 性本体所具足 ,当然也就足以说明“圣人之道 ”根 本就不可能从心性中剥离出来 ,不仅与他后来的 良知说契合无间,即“格物致知”的工夫亦不可须 臾或缺。至于“明”与 “不 明”实 即人的本真存在 状态与非本真存在状态 的区别性标志 ,只有“自去其私欲之蔽”,即恢复人性本身 固有 的尊严 和 光明,才能更真实地转化为“内圣”“外王”合为一 休的生命实践活动 ,反映他走的乃是一条与释 、道 迥然不同的儒家成圣之路。 严格地说 ,儒家成圣之学必 同时兼具“内圣” 与“外王”两个方 面。倘若 以“圣人之 道吾性自足”为观察 视域 ,则不能不“益有 以信人性 之善 ,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不仅个人成圣有着 内在心 性的本体依据 ,即整个人类 的教化事业也有 了人 性光明一面的可靠扎根基础。只是同样是儒家成 圣之路 ,阳明又与朱子大有 区别 ,即他所证悟到的 “格物致知”之 旨,已不再是朱子 意义上的求理于事事物物。特别是痛感 “后之儒 者妄开径窦 ,纡 曲外驰 ,反 出二 氏之下 ,宜乎高明之士厌此而趋彼”①,于是乃反求 诸 己,寻 找简 易直接工 夫 ,将 “格 ”重新解读为 “正 ”,“物”则训释为 “事”。所 谓“致知”即是致 心体 固有之知 (良知 )于事事物 物 ,“格物”则是使事事物物 由不正以归于正。故 “格物致知”从主观方 面看 ,即为正心 ,正心 即为 诚意 ,即为使吾心之 良知无所亏缺障蔽 ,而得以充 量至其极致 ;从客观方面讲 ,则为正物 ,正物 即为 正事 ,即使天下一切事物均各归其正 ,而得以重建 人 间正当秩序 。故其学 “举知而归诸良,举致知 而归诸正物,……不汩 (   拟声词。水流声 )于俗 ,亦不入于空如此”④。 而就其 所 证 人 之 形 上 本 体 ,以及 此 本 体 之 起 用——体用一源而言 ,则 当以《大易》之 “无 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 动,感而遂通天 ”为究极④, 最终必会归于《大学》“至善”之圣学境域 ,以成就 其充实而光辉之大美为终极托付和终极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