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医案】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肠炎等

 158林 2024-03-30 发布于江苏
临床基础
图片

【组成】柴胡10g,黄芩10g,桂枝10g,干姜10g,煅牡蛎30g,葛根30g,黄连10g,当归20g,白芍30g,制附片10g,薏苡仁30g,败酱草30g,炙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温脾,清利湿热,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肠炎等,症见腹胀腹痛,腹凉肠鸣,大便次数增多、日三次以上,脓血夹杂,里急后重,口干口苦,倦怠乏力,腰膝痠软,形寒肢冷,舌淡暗或有瘀斑,苔白黄腻,脉沉弦而紧。

【方解】本方证的病机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肠炎等的常见证型,其为病情迁延,肝热脾寒,湿热瘀血郁阻肠道,损伤正气,致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若纯用寒凉之剂则泄泻下利,纯用温热之剂则内热心烦、大便干结、腹痛不适等,惟有寒热同调,攻补兼施方为正治。温清溃结方实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援绝神丹、葛根芩连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加减化裁而来。其中,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方不仅适用于伤寒误治而致邪传少阳、气化失常、津液不布之证,尤其对于少阳肝胆郁热、太阴脾家虚寒之证,只要辨证准确,用之则效。本方既能清肝胆,利枢机,又能温脾阳,助气化。方中柴胡、黄芩以清透肝胆之热,干姜、桂枝以温太阴阳虚之寒,花粉生津止渴,牡蛎软坚消痞,甘草和中扶虚,调和诸药。葛根芩连汤则出自《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本方以清热坚阴止利为主,兼以透表,为表里双解之剂。方中葛根用至半斤,为本方剂量之最,其性清轻升发,既能升津止利,又能透邪外出,是一物而二任也,故为君药。芩、连苦寒直清里热,犹且厚胃肠,坚阴止利,是为臣药。炙甘草和中缓急,协调诸药,为佐使之品。总之,本方重在清热止利,故无论表证有无,恒可用之,亦不论泄泻或痢疾,但以大肠湿热为主者即可用之。薏苡附子败酱散方中薏苡仁泄热除湿,排脓利尿;败酱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附子辛温,扶阳而行气血津液,故能散结消肿。另外,方中重用当归、白芍,是借鉴陈士铎的援绝神丹之意,柔肝以护脾。援绝神丹在《石室秘录》用治痢疾,以当归和白芍为君,言“此方妙在用白芍、当归至二两之多,则肝血有余,不去克伐脾土,则脾气有生发之机,自然大肠有传导之化”。二方相合,共奏温补脾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切合本病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病机,故收佳效。

验案举例
图片

溃结温清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张某,男,26岁,2013年6月14日初诊。

主诉:反复大便稀溏,伴粘液脓血5年余。患者2008年因腹泻、便脓血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具体检查报告未见),服用西药控制良好。2012年初溃结复发,继服西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无效,之后腹泻便脓血时有发作,间断加重。前来就诊时,患者大便有脓血粘液,便成形,日1次,腹部无明显不适。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滑。

中医诊断:腹泻,肠风下血证属脾肾阳虚,肝血不和,湿热蕴结胃肠成脓。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法:温阳健脾,调肝和血,清热祛湿,排脓止泻。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葛根芩连汤、援绝神丹、四神丸等合方加减。

当归20g,白芍20g,柴胡10g,炒黄芩10g,桂枝10g,干姜20g,煅牡蛎15g,葛  根20g,党参15g,川黄连10g,菟丝子10g,吴茱萸8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赤石脂10g,乌枣10g。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服。

医嘱:不宜吃多油食品及煎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忌食生冷蔬菜、水果及刺激性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宜少食多餐,增加营养;戒烟戒酒。

2013年7月23日二诊:自述服药后大便已无血,但仍有脓液,大便成形,日1次,无肛门下坠感,体力尚可,脉弦。为避免多生湿热,化腐成脓,王教授去偏温热之吴茱萸,加清利湿热之白头翁10g、炒薏苡仁10g,升清阳之桔梗10g。14剂。同时嘱咐患者:若效果明显可再服14剂。

2013年8月23日三诊:患者服用前方28剂后,大便时干时稀,有时两日1次,若两日1次则大便有脓,偶有便血、量不多,无腹痛、腹部凉,舌质淡暗、尖红,苔白腻。于前方加地榆炭10g,7剂,两日1剂。

2013年10月8日四诊:患者服用前方14剂后因国庆假期停药,今日就诊时,自述偶有便脓血,精神良好,余无不适。舌质暗,脉弦细。王教授观患者病证未变,病情明显减轻,仍以温阳健脾、养肝和血、辅以清利湿热为法,处方如下:

当归20g,白芍20g,柴胡6g,炒黄芩10g,川黄连8g,桂枝10g,干姜20g,煅牡蛎15g,党参15g,乌梅6g,制附片10g,炒薏苡仁20g,败酱草30g,赤石脂15g,灶心土10g,小蓟炭10g。10剂,水煎服,两日1剂分服。

2013年11月7日五诊:最近天气转冷,患者便血次数有所增加,白天偶作,有脓液,大便日1次。前方去赤石脂,加薏苡仁15g清利湿热、荜拨10g温健中阳。14剂,水煎服,两日1剂分服。

2014年3月4日六诊:患者坚持服用前方至今,现大便已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无肛门坠胀、灼热感,大便日2次,先干后稀。嘱患者继服前方,巩固疗效,此外需多注意饮食,避免劳累,不适随诊。

按语: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相关记载,临床上根据其腹泻便溏、粘液血便、便前腹痛、里急后重及久泻不止,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于“腹痛”“泄泻”“痢疾”“肠风”“肠毒”“肠癖”等病症范畴。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起居作息没有规律,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导致脾气不足,正气亏虚易感外邪;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生冷之品,久则酿生湿热,湿热困脾,脾失运化,升降失调,肠道无以泌别清浊;忧郁恼怒,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土虚木乘,肝郁脾虚,致使肠中气机壅滞,瘀血内生,与肠中腐浊之物相搏结,化为脓血。久病及肾,脾肾阳虚,失于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成五更泻。本病的基本病机以脾阳不足为本,湿热瘀血为标,兼有肝气失调或肾阳亏虚等。

王庆国教授治疗本案患者时谨守病机,以温阳健脾、调肝和血培其本,清热利湿、排脓活血治其标,以溃结温清方加减治之。其中,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伤寒论》中本用于治疗“汗而复下”引起的少阳病枢机不利兼气化失常证,王庆国教授将此方用于本病,意在以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桂枝配干姜温散脾寒。重用当归、白芍,是借鉴了陈士铎《石室秘录》中援绝神丹之意。同时,王教授也注意祛除湿热,方中黄连可治疗多种下利,《神农本草经》有云:“其味苦寒,主治肠澼、腹痛、下痢。”黄芩、黄连与葛根相配即为葛根芩连汤,有清热除湿、升阳止泻之功。黄芩与芍药相配,仿黄芩汤之意。初诊时患者有便脓血,此乃湿热蕴结、化腐成脓、损伤肠络之象,此时当以清利湿热为主,不可急于止血,否则有闭门留寇之嫌。待患者治疗近半年后,湿热大退,王教授才酌情加入少量的地榆炭、小蓟炭等收敛止血之药。结合患者的舌象与脉象,有脾肾阳虚之征,故又加入四神丸以温阳止泻。观此案,王教授从初诊时便紧紧抓住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病机,确立了温阳健脾、调肝和血、清利湿热、排脓止泻的治疗大法,遣方用药精当,在治疗过程中结合病症变化随症而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因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长按添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