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2:清明全解(下)

 海南丢的大连街 2024-04-01 发布于辽宁

人间最美四月天,

清明莫忘椿萱情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原本不是节,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每年的时间也不固定,一般在阳历4月4日至4月6日。

清本正源,方得始终。清明所以成为重要节日不但与久违的盛唐有关,也与古老的寒食节有关。

俗称百五节 
《荆楚岁时记》

寒食禁火,所以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

到了清明,人们又要重新钻木取火,故唐人说:“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因为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所以它还有“百五节”或“一百五”的别称。

元·朱叔重 《春堂柳色》

“百五节”之名,详见《荆楚岁时记》记载:

“寒食无定日,或二月,或三月,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节,又谓之百五节。秦人呼寒食为熟食日,言不动烟火,预办熟食过节也,齐人呼为冷烟节。”

“一百五”之名,详见宋朝诗文,如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便写《新火》诗曰:

“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又如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曰:“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南宋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里也记录了“一百五”:

“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者,以其自冬至之后至清明,历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

百五、百五日、一百五日(或百六、一百六),是古人用古代历法推算出来的,与现代历法略有出入。

七天小长假 
《唐会要》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以前,无论是寒食还是清明都不是国家法定节日,典籍里也没有记载,所以,不但寒食没有假日,清明也没有假日。

到了唐玄宗时代,才有了寒食和清明的小长假,最初是4天,后来改为5天,再后来增加到7天。

详见《唐会要·休假》(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即961)记载: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790)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到了宋代,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

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说:

“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还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

“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到了元朝,只剩下了一天假。

当时的法令《通制条格》规定:

“若遇天寿(金元时以天子的生日为天寿节)、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正月初一)、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端午)、立秋、重九(重阳)、每旬(十日为旬),各给假一日。”

苏轼《寒食帖》,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寒食节于东坡雪堂写下的二首诗,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书法作品,被称为“苏书第一”,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

宋代开始,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合而为一,元代实现完全合一,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

但宋人对寒食的习俗仍过得非常认真,“豪放派”词人代表苏东坡还写有一幅被称为“天下第三大行书”的《黄州寒食诗》。

戴柳插柳俗 
《齐民要术》

柳枝,寒食节的象征之物,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

“柳枝”作为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常代表思乡怀人之情。

汉代便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李白有《忆秦娥·箫声咽》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这种习俗最早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古语有云:落叶归根。

走得再远,归宿一定是魂牵梦萦的乡土。

其实,插柳最初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后来才发展为清明习俗。

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插柳、戴柳的之俗显然也是在南北朝时受到了佛教影响。

古人认为柳可以却鬼,有辟邪的功能,称之“鬼怖木”。

“中国农圣”北魏的贾思勰(xié)在《齐民要术》里就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时节,柳条发芽,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

插柳和戴柳习俗到了清代,依如南北朝。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清明》记录说:

“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寒食子推燕 
《东京梦华录》

寒食节虽然不见了,但它的文化痕迹留下了。

如黄河流域清明寒食最有特色的“寒燕”。

它又叫“子推燕”,在宋代《东京梦华录》里有记载,原文是:

“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热,用面造枣䭅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如今,捏寒燕仍是晋陕蒙地区的民俗传统。

寒燕的制作分为起面、塑形、蒸熟、着色、串枝等五个步骤。

具体地讲,就是待面粉发酵、上碱后,用生面团进行塑形。

捏好后上笼蒸制,蒸熟后再用毛笔给它们画上眉眼,涂上各种颜色。

制作“寒燕”的工具主要有面案、刀、剪、镊子、筷子、梳子等。

主要制作技艺有搓、捏、拍、拉、压、盘、揪、剪、切、扎等。

糖粥变青团
《岁时广记》

说到寒食节的食物,1600多年前晋人陆翽(huì)在《邺中记》里就有记载:

“寒食三日,作醴(lǐ)酪(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

《荆楚岁时记》也有记载:“禁火三日,造饧(táng)大麦粥。”

饧大麦粥就是“糖粥”。

后来,它又渐渐演变成青团。

青团出现于北宋。

南宋《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jiāng)豉(chǐ)》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

“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现在,江南地区的人们每逢清明就会以艾叶取其汁,和糯米粉做成团子,用来荐先、祭祖,因其色青,称之“青团”。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再包裹进豆沙、莲蓉或者现在流行的蛋黄肉松,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如今,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成了清明的节令食品。

说起来,北方地区原来也喝糖粥的,你看《东京梦华录》就说:

“节日(清明节),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

宋人方岳《杨柳枝》诗曰 “粥香饧白清明近,斗挽柔条插画檐”。

宋人王易简《齐天乐·客长安赋》词曰“柳色初分,饧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南宋颇有成就的诗人韩淲(biāo)《菩萨蛮·小词》也说“上巳是清明,新烟带粥饧”。

这种风俗一直绵延到明清,徐渭在诗中就说到了清明食饧之俗,其诗《送长洲居山人士贞》云“清明还竞夜饧非”;其诗《郭恕先》云“明朝又是清明节,斗买饧糖柳市西”;其七言排律诗《次夕降抟(tuán)雪》亦云“清明才断正饧僰(bó)”。

清朝孔尚任著《桃花扇·访翠》也说“扫墓家家柳,吹饧处处箫。”

留诗最多的乾隆也不例外,他说 “况值清明近,村村听卖饧”(《雨》),又说 “罨(yǎn)画郊原深柳杏,卖饧时节近清明” (《晓行即景》)

唐宋时期传下来的寒食美食还有姜豉(chǐ)。此菜因以姜调味,烹制成的熟猪时肉浓烂,汤汁凝冻,似豆豉而得名。现在名谓肉冻或水晶肘子。《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jiāng)豉》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

寒食:煑(hǔ,同“煮”)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jiāng)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

饴糖是医方
《本草纲目》

饴糖是由玉米、大麦、小麦、粟(sù)或玉蜀黍(shǔ)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

若是你想考证饴糖的来历,可参看明人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饴糖》。他说:

“饴饧用麦糱(niè,酿酒的酵母)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

扫墓祭祖俗
 《清明上河图》

唐宋时期,寒食节活动事项增多,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又因寒食节第三天即是清明,故而这两个节日经常连在一起,逐渐呈现融合趋势。

宋代徐铉《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诗云:“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崖。”

莫高窟第454窟 墓园 宋

此时的扫墓祭祖之景状,《东京梦华录》里有翔实记录:

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

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幰(xiǎn,古代车上的帷幔),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tián)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

当年的纸马铺啥样呢?

详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离郊外码头不远有这样一家店铺门前两边一边写着“王家纸马”招牌一边放着楼阁状的冥屋

可以看出这是一家售卖祭祀用品的纸马铺。

到了南宋,扫墓祭祖之景状也有记录。

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

明代清明日《帝京景物略》

元代沿袭宋制,寒食的扫墓习俗移至清明,定型延续至今。

明代渐渐不见寒食节之说,变成了清明日。《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植,轿马后挂楮(chǔ)锭,粲粲(càn)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融合上巳节 
郑玄解《周礼》

春回大地,阳光明媚,清明节除了礼祭扫墓,还有踏青之俗。

追溯起来,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

《周礼·春官·女巫》说:

“掌岁时祓除衅俗。”郑玄注解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主要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xì,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

每逢三月时令,人们都要去水边祭祀。

晋人陆机《三月三日诗》说: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zhuó)秽游黄河。”

踏青风俗,唐宋尤盛。

唐代诗人王维说: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敦煌文献《寒食篇》记载:

“花场共斗汝南鸡,春游遍在东郊道。千金宝帐缀流苏,簸琼还坐锦筵铺。莫愁光景重窗暗,自有金瓶照乘珠。心移向者游遨处,乘舟欲骋凌波步。池中灵水白鵰飞,树下抛球彩莺去……”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

此时,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shāng)等轻松愉快的生活内容。

如《东京梦华录》说: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yòu)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如《梦梁录》说:

“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又如南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记载:

“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游览,尽欢而归。”

到了明清,风俗亦然。明《帝京景物略》也说: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又说:“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乘车)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

元 王振鹏 驭马踏青图

人生浮世,须看尽三千繁华。

古人看淡了生死,所以,得不大喜,失也不大悲。

人生相遇,很难相守,所以今天的人们更要珍惜当下,尽情地享受快乐人生。

典籍里的清明,中华文明的文化记忆,传承的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也是代代相绵的情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果,那些逝去的亲人没有逝去,还陪在爱他们的人身边,该有多好。

如果,在这美丽的春天,所有相爱的人能在彼此身边,该有多好。

作者声明—原创考证,引用必须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