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名方——桂枝麻黄各半汤

 枝上有花开 2024-04-01 发布于河南

桂枝麻黄各半汤

原文:

伤寒论》: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 日二三度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歌诀

桂枝麻黄各半汤,麻桂杏枣芍草姜,身痒是由营卫滞,通调营卫庶能康。

组成用法

组成: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生姜 (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 一两,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用法:上七味, 以水五升,先煮麻黄 一二沸,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图片

方解

该方为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合方。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麻黄汤发汗解表,二者相合,且用量减少,既可调和营卫,又可发汗解表,且采用小发汗之法,作用较为和缓,使内郁之阳经过发散通达于表,以平调阴阳。本方适应于无汗不得专用桂枝汤,寒少不得专用麻黄汤的证候。桂枝汤调和营卫为汗液之地,

麻黄汤疏达皮毛为汗液之用。且芍药、甘草、大枣之酸收甘缓,配生姜、麻黄、桂枝之辛甘发散,刚柔相济,从容不迫,有小汗邪解之力,无过汗伤正之虞。

从整个方体来看,该方整体辛、甘,温,其作用位置偏于肌腠、皮肤,整体方势向上、向外,适应症为正气不充实,营卫失调,兼表寒未解,不汗出者。

——————

图片

桂枝麻黄各半汤医案

无汗案

案例一:施某,男,43岁,6月25日初诊,

患者全身无汗已四个多月,心中烦闷而热,遍身肌肤烧灼感,腋下测温38.5度,胸,背,臂部皮肤有粟粒状(鸡皮疙瘩),并感针刺样,瘙痒难忍,时值盛夏,凡在烈日之下,步行三五分钟,或气候炎热,虽不外出,坐于室内也觉心烦肌热。面色深红,额上筋脉浮露,齿干,舌质红,苔薄滑微黄,脉浮疾数,右关略弦。曾请中西医治疗无效。既往史,无特殊病变,西医各检查与身体各部,无异常发现,素嗜烟,茶,不敢喝酒,但经常浴冷水和喝菊花,麦冬等凉茶而已。根据临床表现与生活习惯,以及治疗经过,拟诊;寒凉阻遏,肌表闭塞,阳气怫郁,营卫失调。治以通阳,开表发汗,调和营卫之法,

取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麻黄9克,桂枝6克,白芍6克,生甘草4克,杏仁10克,生姜8克,大枣4枚,浮萍6克,葱白7个(每个2寸,连根后入)上方三剂,用是无汗,惟觉皮肤,粟粒状稍隆起,针刺瘙痒较剧,但心中烦热已有减轻,此乃药达表之征,由于寒遏卫分过久,车薪杯水,未能济事,然时当暑热,开表峻剂又不宜过量,恐一汗遂漏不止,耗伤阴液,发生他变,故循序渐进,仍按原方服用。又服三剂,初见鼻头汗珠出,继而额上微似有汗,余处无汗,再进三剂,即头面胸背,汗出几几,诸症随之渐消,越日脉之,脉已平复,停药观察,随访两周,一切均正常,无任何不适感。

按语:本案无汗,而胸背臂部“肉上粟起”如鸡皮状,有如太阳麻黄汤证,或葛根汤证,但无恶寒,头身疼痛,也无项背强而恶风,无汗兼有心中烦热,脉搏疾数。综合分析,推求病因,断定为寒闭肌表,阳气怫郁,营卫失调,故用通阳开表,调和营卫之法,宗仲景方化裁,遂合数月之奇疾,不十剂而霍然病愈。

荨麻疹

张某  35岁,

荨麻疹3年,每至冬天或天冷受凉即发作,天气转暖后不治自愈,曾多处求医,用过中、西药,久治无效。刻诊:皮疹成团,分布全身,色淡红,在冬季或接触冷水时易发作,在温暖环境下可消失,平时怕冷,少汗,诊脉浮稍紧,舌淡苔薄白。

诊断:寒冷型荨麻疹。中医辨证:风寒犯表,营卫不调。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用麻黄桂枝各半汤。麻黄10g,桂枝12g,杏仁12g,白芍12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5枚,荆芥15g,防风15g,蝉蜕15g,羌活12g,独活12g,白鲜皮30g,地肤子15g,徐长卿15g,浮萍草30g。3剂,水煎服。

上药服后,全身遍出微汗,皮疹全消。后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善后。临床痊愈,随访至今,愈后未发。

按语:本案患者荨麻疹每至冬天或天冷受凉即发作,天气转暖后不治自愈,反复发作长达3年,久治无效。诊见皮疹色淡红,平时怕冷,少汗,诊脉浮紧,辨证为风寒犯表,营卫不调。

发热

刘某某,女,12岁。

初春感受风寒邪气,头痛发热,家人自购“平热散”,服药后汗出较多,随后发热消退。但第二天发热恶寒如疟疾之发作,上午一次,下午二次。脉浮略数,舌苔薄白而润。究其原因,属于发汗太过,在表之邪气反而稽留不解,当用桂枝二麻黄一场小汗之法治疗。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大枣3枚,麻黄3克,杏仁3克,炙甘草3克,1剂。药后得微汗出而解。

按语:大凡先发热而后恶寒,或发热恶寒同时并存,寒热一天发作两次或数次,如疟状,大多属于太阳病变,多由表证发汗太过,损伤营卫,而邪气又得不到彻解所致,此类病证,或用桂麻各半,或用桂二麻一,效果理想。

图片

——————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