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排石汤 张琼 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呼吸科 三甲 排石汤的主要成分是柴胡、黄芩、郁金、枳壳、姜黄、青皮、大黄、白芍、山楂、川楝子、金钱草等,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结石引起的症状和治疗肝胆管结石、总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道泥沙样结石等。 如果患者伴有腹痛表现,加延胡索;伴有呕吐,加竹茹、半夏;伴有发热感染,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如果湿热黄疸较重,加茵陈、栀子、龙胆草。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排石汤,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四金汤的配方用量 张立娟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四金汤由柴胡12g、延胡索10g、枳壳6g、川楝子10g、桃仁10g、红花6g、姜黄10g、丝瓜络10g、白芍20g、神曲20g、甘草6g组成。 四金汤由四逆散与金铃子散相合加减组成。方中柴胡可疏解少阳、调达肝气,延胡索具有很好的活血行气止痛作用,二者共为君药。枳壳可破气消胀除痞,功专行中焦气滞。川楝子可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桃仁、红花可活血祛瘀止痛,共为臣药。 姜黄、丝瓜络、白芍、神曲柔肝通络和胃共为佐药。甘草具有补中泻火、缓急止痛(缓解比较紧急的疼痛症状)、调和诸药之功,为使药。诸药合用,则可疏肝解郁、化瘀通络、清热利胆,使肝胆气机调畅有常。 药物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如需用药,应在医师 排石汤中药配方是什么 李晓林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内科 三甲 排石汤的中药配方为柴胡、金钱草、大黄、黄芩、山楂、郁金、川楝子、白芍、枳壳、青皮、姜黄、炙甘草等,具有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排石通淋功效。可根据病情酌情加减,如伴有血尿可加入小蓟。 排石汤是出自《古今名方》,具有清热利湿、排石通淋功效的中医方剂,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湿热成石所致的肝胆结石。 方中多用理气宽胸、清肝利湿、温中健脾、顺气通便的中药,将肝胆部位湿热清出,清除病因,通过理气,顺气的方式将结石排除,同时健脾养肝,以防疾病或药物伤及脏腑及正气。 还可根据病情进行加减,如伴有血尿可加入小蓟;胸胁部有刺痛加元胡、三七粉;若伴有发热可加金银花、栀子、黄柏等。 建 中药调理肝脏的配方 窦金金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甲 中药调理肝脏的配方有柴胡、陈皮、川芎、芍药、枳壳、甘草、香附等。 该方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疏散退热的功效,重用柴胡为君,发挥其疏肝解郁之功效,香附理气舒肝止痛,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可助柴胡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通过调理人体气机来缓解疼痛)。 醋炒陈皮理气行滞,枳壳行气止痛,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柔肝(补养血液,柔和肝脏),缓急止痛(缓解比较紧急的疼痛症状)。 本方七味药相合组成柴胡疏肝散,常用来治疗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打饱嗝),脘腹(腹部)胀满等证属肝郁气滞者。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临床上有胁肋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柴胡地骨皮汤配方剂量是什么 窦金金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甲 柴胡地骨皮汤配方是地黄皮、大黄、葛根、赤茯苓、川芎、芍药、柴胡、茵陈蒿、甘草、当归、升麻,具体剂量因人而异,推荐用量为三钱匕。 柴胡地骨皮汤出自《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内含能祛风散热、止痛活络、活血行气的黄皮和川芎,还有善于解肌退热(解除肌肤表面的热邪)、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的葛根、升麻和柴胡。 另外,本方中还有能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指治疗血热毒蕴的方法)的大黄,可清利湿热的赤茯苓和茵陈蒿,祛瘀止痛(祛除瘀血以缓解疼痛)的赤芍和当归,以及调和诸药(调和不同中药药性)的甘草。 柴胡地骨皮汤中的11味中药材每种剂量都是一样的,此药主治膈痰结实、气不升降,具体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来确定, 治疗胆结石最好的中药有什么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中医内科 金钱草、茵陈、枳壳、郁金、柴胡等中药治疗胆结石效果较好,需根据不同的证型特征遵医嘱选用对应的中药,没有所谓最好的中药。 1.金钱草、茵陈:金钱草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排结石中药,又被称为“化石草”,金钱草和茵陈具有清肝利胆(清利肝胆的气机)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结石。 2.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胆结石。 3.大黄、黄芩、乌梅及鸡内金等中药也可以通过正确的配伍起到清热利胆、攻下排石的作用。 另外胆结石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按时吃早餐、少吃土豆等易胀气食物以及动物内脏,必要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柴胡疏肝汤配方是什么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柴胡疏肝汤即柴胡疏肝散,配方是醋陈皮、柴胡、炒枳壳、川芎、香附、芍药、炙甘草,具有疏肝理气(调理肝脏气机郁滞)、止痛活血的功效。 方中柴胡苦辛而入肝胆,擅长条达肝气而疏郁结,香附味辛入肝,长于疏肝行气止痛(通过调理人体气机来缓解疼痛),川芎味辛气温,入肝胆经,能行气活血(促进气体运行使血液流通)、开郁止痛,陈皮理气行滞而和胃。 同时,枳壳行气止痛以疏理肝脾,芍药养血柔肝(补养血液,柔和肝脏),缓急止痛(缓解比较紧急的疼痛症状),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达到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脏气机来治疗郁病),行气止痛的功效。 本方药性芳香辛燥,不宜久煎,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孕妇慎用。 该方需在专业中医师指 柴胡疏肝汤组方是什么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甲 柴胡疏肝汤,通常指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香附、川芎、陈皮(醋炒)、枳壳(麸炒)、芍药、甘草(炙)组成。 柴胡疏肝散主要由柴胡、香附、川芎、陈皮(醋炒)、枳壳(麸炒)、芍药、甘草(炙)组成,方中柴胡为君药,善于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脏气机来治疗郁病);香附与川芎,共为臣药,可助君药解肝经郁滞,并增加行气活血(促进气体运行使血液流通)及止痛之功效。 陈皮、枳壳、芍药均为佐药,共具理气行滞、养血柔肝(补养血液,柔和肝脏)、缓急止痛之功效;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调和不同中药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及活血止痛(通过祛除瘀血来缓解疼痛)之功效。 柴胡疏肝散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肝脏气机不通畅)证,症见嗳 肾结石中药排石药方 王振强 主任医师 审核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传统医学科 三甲 中医方剂中可用于治疗肾结石的汤药有很多,如: 1.石韦散:有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效,主要包括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等药物。 2.轻剂排石汤:有行气通淋之效,主要包括金钱草、车前子、石韦、冬葵子、滑石、泽泻、枳壳、王不留行、牛膝、莱菔子、大黄等药物。 3.金牛排石汤:有清热渗湿、化瘀通淋之效,主要包括金钱草、冬葵子、海金沙、飞滑石、川牛膝、川红花等药物。 4.排石颗粒: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之效,主要包括连钱草、车前子、石韦、瞿麦、滑石、关木通、徐长卿、忍冬藤、茼麻子、甘草等药物。 5.石淋通片:有清湿热、利尿、排石之效,主要药物为广金钱草。 6.三金排石汤:有利尿排石之效,主要包括海金沙 柴胡疏肝散的配方 解皓 副主任药师 审核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三甲 柴胡疏肝散的详细配方如下:醋炒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麸炒枳壳4.5克、白芍4.5克、炙甘草1.5克。 中医认为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证。能帮助缓解肝气郁滞患者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嗳气、脘腹胀满等症状。 目前,临床上常将柴胡疏肝散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不过,由于柴胡疏肝散所含有的药物大都具有芳香辛燥的药性,容易耗气伤阴,因此不宜长时间服用。 柴胡三仁汤方剂的用量是多少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柴胡三仁汤组成为薏苡仁,柴胡、滑石,黄芩、苦杏仁、白豆蔻、法半夏、厚朴,竹叶、通草。具体用量遵医嘱。 柴胡三仁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但中药方的剂量并不是固定的,需医生根据病情进行加减。 该方剂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湿热证,诸药配伍, 可协同发挥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的良好效果, 随症加减可有效达到临床治疗的预期目的。该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 柴胡疏肝散配方含量各多少克 赵慧辉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综合科 三甲 根据《证治准纪》的记载,柴胡疏肝散配方药物含量为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甘草1.5克。但临床不可照搬其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随症加减。 柴胡疏肝散柴胡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通过祛除瘀血来缓解疼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肝脏气机不通畅)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打嗝),脘腹(腹部)胀满,脉弦。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切勿自行服用药物,以免耽误病情。 化石汤的处方剂量 张健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化石汤由熟地黄、茯苓、泽泻组成,具体用量需由医师辨证后决定,不可一概而论。 化石汤属于中药方剂,原方由熟地黄60克,茯苓30克,薏苡仁15克,山茱萸30克,泽泻15克,麦冬15克,玄参30克组成,具有益肾补阴,化石通淋的功效,主治石淋(小便时排出砂石,或小便突然中断,尿道疼痛,腰腹绞痛难忍)等病症。 但注意受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影响,实际用药剂量因人而异,建议由专业医师指导配伍及用量,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用药症状没有好转,建议还需及时就医辨证论治。 柴胡桂枝汤处方是什么 刘玉兰 主任医师 审核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三甲 柴胡桂枝汤的处方为桂枝(去皮)(4.5g),黄芩(4.5g),人参(4.5g),炙甘草(3g),半夏(6g),芍药(4.5g),大枣六枚(擘),生姜(4.5g),柴胡(12g)。 柴胡桂枝汤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发热自汗,微恶寒或寒热往来,鼻鸣干呕,头痛项强,胸肋痛满,脉弦或浮大。柴胡桂枝汤治病邪在半表半里,外感病邪仅在表或病邪已入里的,不宜服用柴胡桂枝汤。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疟疾时,需要加抗疟药一同服用。 现代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可以用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夜尿症、小儿厌食、胆石症、胆囊炎、产后发热、肝炎、慢性鼻窦炎、胰腺炎、眩晕症、胸膜炎、癫痫、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荨麻疹等病 柴胡的用量 高剑虹 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医科 三甲 柴胡一般推荐使用3~10g煎汤内服,也可根据用途不同选择合适的用量,具体用药遵医嘱。 柴胡是一种具有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解表退热功效的中药材,主要适用于治疗表证发热,气虚下陷,少阳证,肝郁气滞,退热截疟(消退热邪,治疗疟疾),脏器脱垂等。 该中药材可以取3~10g煎汤内服,或是入丸、散。也可以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外用。 柴胡应忌用于辨证为真阴亏损、肝阳上亢(肝阳偏旺,引起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肝风内动之证者。 用药不良反应暂不明确。具体的用药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用药。 疏肝益肾汤配方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风湿病科 三甲 疏肝益肾汤是由柴胡、白芍、熟地、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组成。 疏肝益肾汤具有疏肝滋肾的功效。 方中柴胡能够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脏气机来治疗郁病)、引药入肝经;白芍能够养肝血、柔肝阳、敛肝阳;熟地能够养血滋阴;山药平补脾、肺、肾气阴;山萸肉补益肝肾;牡丹皮清热凉血(用清热的方式来缓解血热)、活血祛瘀;茯苓健脾利湿;泽泻利湿泻热。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滋肾的功效。 疏肝益肾汤用于治疗肝血亏虚,胃脘部疼痛(胃靠近心窝的部位发生疼痛),大便燥结者。 对于本方过敏者禁用。 应在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本方,切勿自行用药。 柴芩温胆汤组方功效 张洁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柴芩温胆汤由黄芩、柴胡、枳壳、青皮等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肝降火等功效。 柴芩温胆汤由柴胡、黄芩、半夏、青皮、枳壳、竹茹、龙胆草、栀子、珍珠母、菖蒲、礞石、制南星组成。全方诸药合用共凑降火化痰之功,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因素引起的惊恐、狂躁、失眠、抑郁等。 方中黄芩、柴胡、龙胆草、栀子起到清肝降火的功效;枳壳、青皮能够行气除痰热;竹茹、半夏、菖蒲、制南星可除痰开窍;礞石和珍珠母能够除痰镇肝。 柴芩温胆汤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均不明确,感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诊,选方用药需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 |
|
来自: 我爱看金匮伤寒 > 《肝胆炎结石息肉按压天宗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