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的旧体诗词

 杏坛归客 2024-04-03 发布于山东

文/侯国平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鲁郭茅,巴老曹。第一把椅子,是稳坐的。

鲁迅先生以他的小说《阿Q正传》闻名中外,他的最成功的创作是杂文,被誉为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他的旧学造诣极高,又创作了60多首的旧体诗词,内容丰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使旧体诗词呈现出新面貌,叫人耳目一新,拍手叫好。

鲁迅先生创作的旧体诗词,涵盖了旧诗体裁的大部分。其中有以《我的失恋》为代表的拟古诗,有以《庚子送灶即事》为代表的五绝,有《灵台无计逃神矢》的七绝,还有无题、七律、五律、宝塔诗、打油诗等等。

鲁迅先生自己说过,我平常本不作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但就是这样的胡诌几句,让鲁迅先生的旧体诗全句迭出,影响深远,广为传诵。

旧体诗讲究格律、音韵、对仗、平仄。鲁迅先生的古诗,既明白如话,又古色古香。以《自嘲》为例:“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这首七律首句入韵,音韵和谐,对仗上,颌联和颈联是工对,严格工整。平仄上,起应相对,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利用旧体诗词这一体裁,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感受,发出了时代的最强呼唤。“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成为革命者旗帜鲜明的宣言。

鲁迅先生创作古诗,不是老干部的顺口溜,他是利用这一形式,抒发自己追求光明、向往自由、以身许国的壮志。“我以我血荐轩辕,壮志凌云,志向远大。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又表现了他关怀苍生、心系百姓的锦绣温情。

鲁迅先生的诗不是无病呻吟,应景之作,而是紧扣时代脉搏,为时事而歌。“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就是他在目睹了北京军阀段祺瑞屠杀爱国学生后,发出的愤怒吼声。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是鲁迅先生对民权同盟领导人杨铨的不幸遇害的深切缅怀,战友之情,溢于言表。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他的心始终是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种对同志的缅怀,对敌人的愤恨,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鲁迅先生曾在日本留学多年,和当地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却折垂柳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就是鲁迅和日本友人深厚情谊的自然流露。

当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两国关系骤然紧张,人民往来受到阻碍,鲁迅仍然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善良的日本人民区别开来。他坚信中日两国人民会有互相理解、友好往来的那一天,所以他写下了“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著名诗句。鲁迅先生的人性光辉,和博大的世界情怀是永放光辉的。

读鲁迅先生的旧体诗,就像读他的杂文和小说,给人激情,给人方向,给人美感。鲁迅的旧体诗,是他文学创作中的宝贵收获,灿烂明珠。

鲁迅先生的旧体诗题材广泛,功底深厚,富有时代气息,它闪现的艺术光辉,是唐诗、宋词的传承和发扬。

旧瓶也能装新酒,用传统的文学体裁,也能抒发战斗者的豪情。鲁迅先生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为新时代的文学所利用,继而创作出了令人称赞的精彩诗歌,这是现代文学重要的收获,不可或缺的成果之一。

读鲁迅先生的旧体诗,就像在大海边拾贝,总会有乐趣,总会有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