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忧愁亦欢娱?》

 国学话乾坤 2024-04-03 发布于湖南


话说研究事物总是先看其来源,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明节的由来。清明不仅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将寒食节后的三天定为清明节。清明与寒食节无缝对接,所以清明染上了寒食祭祖的习俗。到了唐朝,唐玄宗直接将清明和寒食节合起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后来清明节逐渐吸取上巳节(三月三,轩辕黄帝诞辰)踏青的习俗(上巳三月三,家家户户祭祖先),逐渐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

我们了解到,晋文公登上王位后,设置了六卿夺下霸权,然而功劳极大然人微言轻的介子推却未能进入其班底。等晋文公重耳想重用介子推时,介子推隐居进了深山。也不知哪位嫉妒心强的大臣出了个馊主意——火烧逼其出山的方法。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柳树之下。

然而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以此来召唤介子推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子、介推、王光)。每逢寒食为了纪念介子推,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用以表达对介子推的怀念就像杜牧在《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忧愁乃理所当然,但是欢娱又怎么说呢?

俗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对于农林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据说这些锻炼身体的活动是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这里的画面我们可知其实是充满欢乐的,就如“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

我们说端午安康,清明安康,没问题,但是偶尔说清明快乐,其实除了引人不适,也没有啥大逆不道的。

天清清,地明明,愿你有个好心情。

山清清,水明明,学学吐故又纳新。

风清清,雨明明,你我一起来踏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