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人写心】上坟||朱宝树

 一犁_书馆 2024-04-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朱宝树

闲人写心  

清明节是千家万户上坟、 烧纸、祭祖的日子。过去的清明节,都能回到老家,兄弟姐妹团聚一堂,怀念父母和所有在天之灵。现在千里之外,回家很少。今年清明节又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心很不安。身在菊园,夜不能寐,
童年时期,父母带我们帮外公外婆上坟,同时还要帮那些多名熟悉的,多年没有子女上坟的老人圆坟的场景浮现眼前。梦回老家,烧纸磕头,祭祖上坟,缅怀亲人。我在想啊,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很多美德传承,不就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言传身教吗!

     —— 题记                                    

又是清明节了,是千家万户上坟祭祖的日子。这几天因为某部小恙,需要保养,不能回家上坟,心情很不敞亮。夜深人静,胡思乱想:帮父亲出鞋摊,听母亲讲入党,住大姐旅馆,跟大哥下乡,说小二和尚不听话,还见到了二哥吹拉在台上,忙得不亦乐乎。半醒半睡提醒自己,不要瞎忙,不要瞎忙。可大脑不听使唤,还是跟着父母一起奔走在为外公外婆上坟的土路上。

记不清是哪一年哪一天,吃过早饭,父母带着我们弟兄仨杠着扁担、铁锹,背着柳框,拿着暖水壶和干粮为外公外婆上坟去了。我是什么也没拿,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过了南大桥,顺着南大河边大圩向南又向东,走了很远很远,在大圩头一片半人高蚕桑树田边停了下来。父亲指着右前方农田中间一块足有一二百住户的坟地说,你们看看,外公外婆坟还是最高吧?说完我们顺着大圩南斜坡往下走了不远,就到居民小区最北段外公外婆坟墓旁。

放下工具,母亲先和外公外婆说几句话,父亲带着我们开始干活了。父亲挖土,

哥二哥抬筐,我和母亲在坟边堆土。挖几框以后,父亲就让大哥二哥自己挖自己抬,他亲自堆土。先堆一圈基台,然后在新土基上面顺着坟面冻土一层一层向上堆。大哥二哥从十几米外一锹土一筐坭往坟边运,父亲再一块块往上堆。堆到离顶还有一米左右高的时候,天快中了,肚子也都饿了。母亲早就在圩埂上铺上一块塑料布,拿出水碗倒上水,把早上带去的烙饼烤山芋放在上面,招呼我们吃午饭了。

外公外婆长什么样,什么时候走,我们都不知道。但他俩是我们家族的根,是我们生命的源,我们永远不会忘。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让父母亲讲讲外公外婆的事。外公外婆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两个女儿。母亲六七岁的时候,小姨更小,外婆就去世。外公一个人把两个女儿拉扯大。因为家中没有男丁,外公很自卑,他老人家最大心愿就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父亲和母亲成家以后不久,二姨就去南京,在南京成家几十年也没回来。母亲二十三四岁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

在这个世界上能为外公外婆上坟烧纸的人,只有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我们父母都是孝顺人,从一开始两双手到后来大哥,二哥做帮手,一直到现在我们弟兄三人和父母一起,把外公外婆的坟弄得风风光光,成为这里最大的坟,老街很多家庭羡慕的人。母亲常说,如果外公外婆看到我们这样一个大家庭,看到你们兄弟姐妹七人,该多高兴啊。父亲还常说,有句老话,“要看子孙旺不旺,就看祖坟是不是和人家不一样”。我们家人丁兴旺,都是托外公外婆的福,没有他们,哪有我们,哪有你们啊?你们说,我们能不把外公外婆这个坟圆好吗……

吃完午饭,听完故事又开工了,大哥二哥挖得快,抬得多,父亲堆的勤,新土很快堆到顶,最高处比原来要高出四五十公分。接下来就是挖坟顶了。父亲和大哥选择在距离西边水沟不远处,地面草长得很密、泥土不很干燥而且比较实,先在地面画一个直径四五十公分的圆圈,再将铁锹沾点水,顺着圆圈30度倾角向下挖到锹拐深,最后才能轻轻撬起,放到平地修整好。正常需要两块,都是从父亲和大哥挖出的四块中择优用两块。

父亲做事很认真,挖好坟头就带着我们“圆坟”了。先要四周看看,让我们铁锹沾水在新堆的泥土上使劲拍打。凸出的铲掉,凹下去的填平。父亲还时不时站到离坟好几米东南西北几个方位仔细看中心对不对称,坟基厚不厚实,坟体饱满不饱满。父亲认为满意了,才能加顶。父亲会先小心翼翼地在坟上掏几个脚踏梯,自己站稳。然后大哥把选定的第一个坟顶双手抱着递给父亲,父亲再慢慢地把坟顶捧上去,大面朝下放在新土顶部,确认不歪平整老固了,再重复刚才动作,把第二个坟顶放上去,小面朝下,与刚才朝上的小面吻合。父亲还得下来四个方向看好几次,微调几次真正满意以后,才能固定下来。这个时候父亲会招呼我,把已经准备好的长长的、绿绿的、叶子嫩嫩的杨柳枝递给他。插好柳枝以后父亲才慢慢地退下来,再把脚踏的凹陷点填平抹光。外公外婆房屋修缮大功告成。

当时我以为马上就要收工,问父亲结束了吗?父亲说,还有坟要上。我有点糊涂了,没听说家里还有什么亲戚啊!反正不懂,就跟着看呗。父亲和大哥一人抱一个刚才挖的坟头,母亲和二哥每人拿一把铁锹,来到一个小土堆旁。母亲说,这是张三爷,儿子几年没回来了,我们帮他添几锹土,他们房子就不漏雨了。挖几锹土,放好刚搬来的坟头,算是完工了。又来到一个低矮的坟包旁,父亲说,这是李四爷,是好人啦。儿女都出去了,好几年没人来上坟了,我们帮他上个坟也算是做好事。一边说一边往坟上加土,最后挖好坟头算是完工。就这样,父母带着我们在坟地,要为七八座坟堆添土加坟头。我问大哥,每年都是这样吗?大哥说,都是这样。直到父母确认没有遗漏,我们才回到外公外婆坟前。

母亲把准备好的供品放在外公外婆家门口,我们一起跪下,父母点香、烧纸钱,开始祷告。烧完纸,磕完头,收拾好东西,回到大圩上小蚕桑林,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当我们站到上午停留的地方再回头看看外公外婆的又高又大的坟,再看看那几座低矮坟包新加的土和坟头,父母脸上流露出满意自豪的表情。

我们圆满完成为外公外婆上坟任务原路返回了。又走了好长时间,跨过南大桥,来到熟悉的南街。我一溜烟跑在最前面,满身大汗站到家门口,刚准备推门……突然,门吱得一声打开了,房间里灯亮了,一位白衣天使走了进来,用很低声音对我身边一起进4S店保养的朋友说,44床量体温了……我听到了,睁开眼看看自己,似醒非醒地想,怎么回事啊?刚才我还满身大汗站在老街家门口,现在怎么会躺在这里?还要量体温?很快我已经意识到,刚才上坟是梦,但我实在不想离开那个梦,我想回到梦中,我想推开家门,回到家中,吃母亲亲手做的韭菜炒鸡蛋,和全家人一起吃晚饭 ……

量完体温了,白衣天使走了。看看时间才早晨五点钟,我想回到上坟的梦中去,可就是回不去。索性让我清醒的思路追忆着刚才的梦。在我的记忆中,类似梦中的场景,重复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政府统一规划农田,外公外婆坟墓被就地深埋以后,我们再没有为外公外婆上坟了……等到30年前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一直记住父亲为外公外婆上坟时说的话,为父亲堆了一座很大很大的土坟。25年前母亲和父亲团聚在老家老人新街那座土坟大房子里,后来把土坟外面抹上水泥,几十年再不需圆坟了。虽然新街住有二三百户老人,我父母的坟和过去外公外婆坟一样,在他们中间,算得上是高人一筹,而且30年未被超越 。老人新街没有孤坟,没有土坟,我们每次回家给父母上坟烧纸的时候,会在坟周边多烧纸给那些需要的人。过去清明节都能回家,兄弟姐妹团聚一起怀念在天之灵。现在千里之外,今年又不能回家,心很不安,夜不能寐,只能梦中回家,烧纸磕头,祭祖上坟,缅怀亲人。梦醒了,我在想啊,一个家庭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很多美德传承,不就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言传身教吗!

  幸福方圆(朱宝树)

       2024年3月30日

    北京 宽心居


作者简介

朱宝树,银行工作四十载,热爱文字50 年,花甲笔耕不辍。在报刋发表文章近百篇,被《中国金融文库》《中国金融家论商业银行改革》等经济金融专著收编近10篇。在“淮网文学”等平台分享散文游记诗歌等300 余篇。写我心、记我行,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相关作品荐读

进京十年

感谢过年

我为母亲庆百寿

.用筷八不要

举手之善 乐迎元旦

年轻人也不容易

红色老街

中秋重登望月楼

老家水清更多鱼

老师,孩子心中的神

红旗旅社

悬湖之畔

生日真的不快乐

苇之轮回

大     哥

孙爱老家“烩粉皮”

杜三爷 杜三娘

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活 动 半 径
年轻爸妈互说“长”好
浔河码头

 走路计步

 年逾花甲更应有童心

  珍惜“今天”

 韭菜热馊粥

花落花开

 我家阳台鸟窝鸟蛋乌鸫鸟

  感恩老家

 又闻母亲菜饭香

老家石板桥

【他乡】芦     花

【他乡】听雨

【他乡】中秋月亮老家最圆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