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圣寺罗汉塑像——江苏东部游之三十七

 贵州游侠 2024-04-04 发布于贵州

江苏东部游

                                              贵州游侠

                                  三十七、保圣寺罗汉塑像

过了一座名为“香花桥”的 古石拱桥。

  

  

      前行来到了保圣寺,这里的罗汉塑像为为唐代塑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怒目相对。

  

  

  

  

园内有巨石假山,上面攀爬着藤类枸杞,据说百岁有余。一对高夹旗杆挺立。

  

  

  

前殿为“天王殿”,明崇祯三年(1630年)重建。面阔三间,进深七檩。该殿是研究明代建筑的绝好实物资料。

  

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此种名手真迹,千二百年尚得保存,研究美术史者得不惊喜哉!此像崇祯年间曾经修补,然其原作之美,尚得保存典型,实我国美术造物最可贵者也”。

郭沫若先生说“保圣寺的罗汉塑像,筋骨见胸,脉络在手,尽管受着宗教题材的束缚,而现实感却以无限魅力向人逼来,使人不能不感到一种崇高的美”。

1918年,北大学子、后来的史学家顾颉刚拨开蜘蛛网,发现了精妙绝伦的岩壁两壁罗汉塑像。四年后,他在报刊上发文呼吁保护。

一年后蔡元培在其苏州留园婚礼上发起“保圣寺罗汉保护修缮”募捐活动。

1926年日本美术史学家大村西崖现场考察了保圣寺罗汉塑像,回国之后,他的新书《吴郡奇迹:塑壁残影》震动中国文化界。

1929年,在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副部长马叙伦、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等人倡议下,”教育部保存甪直唐塑委员会”成立。

走入后面的院落,门上有“保圣寺古物馆”,里面的大殿就是塑像所在地。

  

  

  

大殿前左右各有一根经幢和一座大铁钟。

  

 

殿内光线昏暗,原有人值守,不允许拍照,此时正好无人,我急忙在各个角度进行了拍摄。塑像的塑造手法与众不同,就像是在一堆钟乳石上面雕刻的,九尊罗汉高低错落,动静交融、形神兼备,令人称奇。

  

  

  

  

走出大殿,有一位持照相机的中年人正在东张西望,我忙告诉他:里面不许拍照,现在无人,你快进去拍摄,他却似乎不相信,慢慢走进去,正背对着大门慢慢拍摄时,被一名工作人员叫停了。

在两厢有柱础石展出,各种形态的柱础石排列,有少数为唐代的,大部分是宋代的。

  

  

  

  

走到旁边的园林中游览,想到万一被那位没有得到拍摄的慢摄影师嫉妒而举报,我将相机中的储存卡换了,然后慢慢地拍摄其他景观,有备无患是我一贯的作风。

(游览日期:2023年11月2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