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粟裕本来是吸引火力的,却打出了自己的主场,韩信来了都佩服

 创业大学 2024-04-04 发布于天津

淮海战役前,尽管粟裕在华东取得大胜,为解放军留下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国军的初步经验,并赢得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可是,他依然无法扮演重要角色。

1948年1月,中央电令粟裕,让他率部渡江,将战火引到白区去,打乱国军的部署。事实上,这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吸引长江以北的国军主力南渡,以缓解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压力。【粟裕大将录音: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引关注,粟裕却这么说

就是说,粟裕的任务是吸引火力,充当“诱饵”角色。谁也没有想到,他此时正在谋划一盘大棋,不久就打出了自己的主场。

01

1947年5月,粟裕赢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一个月后,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准备在蒋介石“挥出两拳”(国军攻山东与陕北)后,朝其“胸膛插一刀”。

粟裕本来是吸引火力的,却打出了自己的主场,韩信来了都佩服

刘伯承与邓小平

刘邓此行,必将吸引国军大量火力,压力非常大,毛主席其实信心并不大,做好了付出了代价后有三种前途的打算:一、站不住脚,退回来;二、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三、站稳了脚。

这一期间,粟裕则正在总结经验和摸索战争规律。他后来说:“高级指挥员,不仅熟练于在战役方面进行指挥,而且应该懂得些战略问题!”

他总结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反攻的序幕,如此下去,解放军在原有的政治基础上将会取得战略优势,可在数量和技术上仍处于劣势,两军在中原发生拉锯战的僵持局面,是国军依恃其数量、技术上的优势,发起局部战役进攻的结果。

因而他认为,在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改变中原的局势,是接下来局势发展的关键。

粟裕的这个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地位,是站在战略全局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他足足慎重考虑了40多天。

粟裕本来是吸引火力的,却打出了自己的主场,韩信来了都佩服

粟裕

1948年1月22日,深思熟虑后,粟裕最终给中央发电,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词,建议中央慎重考虑在中原地区打一场大仗。

由于1月22日是旧历中的“子养”,这一份电报也被史学家称为“子养电”。

他的这个建议,其实与中央的决定是产生相左的,早在1947年12月的杨家沟会议上,中央就决定分兵南下,抽出一部分中原的兵力渡江。

粟裕发出“子养电”五天后,即1948年1月27日,中央给粟裕电令,让他率华东野的三个纵队渡江,扰乱国军部署,吸引敌20~30个旅回防江南。

虽然说粟裕的建议与中央的想法相左,可双方考虑的,都是中原的问题:

中央的意思,是通过扰乱部署和吸引火力的方式,减轻中原的压力,而粟裕干脆认为,直接在中原消灭国军重要力量,那中原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史实表明,粟裕的想法虽然胜利的把握度不高,可变数小。他后来回忆这一段历史时说:“我们到江南去,蒋介石未必按照我们的意愿而来,将部队调过去,而我们的部队也算是主力,可抵国军的主力……”

粟裕本来是吸引火力的,却打出了自己的主场,韩信来了都佩服

粟裕

也是,如果国军没有回防江南,中央的战略意图就无法实现,中原的压力不仅难以缓解,还因为解放军的分兵而危机加大,甚至出现重大变局。这个变数,是非常大的。

02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向中央发电,让中央考虑暂缓渡江的问题。他提出,先在济南打一个歼灭战后,让主力进逼徐州,与刘邓大军会师,寻求打第2个歼灭战。

这一次,他的建议引起了毛主席和中央的重视。

4月底至5月初,中央召开书记处会议,专门叫粟裕过去做汇报。

会后,中央决定原有的渡江方针不变,但暂缓渡江,先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歼灭战。

依照中央的安排,粟裕6月打响豫东战役,歼敌9万余人,为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创造了条件;9月,又打响济南战役,取得大胜,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已成熟。

9月24日,粟裕给中央发电,建议“进行淮海战役”,首个提出“淮海战役”概念(《粟裕军事文集》)。

毛主席复电同意。

粟裕本来是吸引火力的,却打出了自己的主场,韩信来了都佩服

毛主席

统一的指挥机构,永远是取胜的关键要素之一。粟裕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毛主席同意发起淮海战役之后,粟裕进一步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

1948年10月31日,他给毛主席、军委、陈毅、邓小平、中原局、华东局发电,提出了该建议,统一的指挥机构随后诞生。

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战后,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由此,粟裕由“吸引火力”的角色,成功“打出自己的主场”,成了解放战争的关键性人物之一。

他有这样的成就,估计韩信来了也得佩服三分。

粟裕本来是吸引火力的,却打出了自己的主场,韩信来了都佩服

粟裕

值得一提的是,粟裕取得济南战役之后,中央对解放战争全局部署做了调整,提出用5年时间建立500万军队,歼灭500个国军正规军,从根本上打倒反动统治。

后来,随着战争的进一步胜利,我党缩短了计划要用的时间,于1949年10月建国。

就此而言,粟裕不仅对淮海战役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共和国的建立功不可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