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解汉字 第一百六十二课 美

 知愠课堂 2024-04-06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

语言传递力量,从声音感受美好

知愠课堂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

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

这一节我们学习字。

měi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本质意义:认知发展在心灵上自然感性的愉悦反应。在使用中的具体意义有:形貌好看、漂亮、美好称美/赞美、认为…美、使事物变美等。  

“美”的甲骨文写法下半部分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大”,上半部分像“羊”字(也有部分象羽毛、鹿头、牛头等)。

关于“美”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甲骨文“美”上半部分“羊”是一种用毛做的像羊角形的装饰物,即羊形冠或羊形头饰。“美”就是戴羊形冠或羊形头饰的大人。

另外有观点认为:“美”是一个头上戴着羊头或羊角的“大人”,是原始社会里有能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

“美”字无论从字形还是从意义上都与“羊”有着密切的关系。

羊越肥大生命就越旺盛,不但体壮形美其肉也更可口。所以古人视羊大为“美”。《说文解字·羊部》:“羊,祥也。”在先民眼里羊是寓意美好的动物。

许慎《说文解字·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段玉裁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

美,本指味觉的愉悦感受。后引申表其他感官的愉悦感受。

如:鼻子闻到另人愉悦的味道是美味,耳朵听到令人愉悦的声音是天籁、美言,眼睛看到令人愉悦的情景就是美景、美人,心里感受愉悦就是美好……

“美”是人所共有的感受。

但是,什么是“美”呢?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能罗列许多“美”的例子,但每个人的“美”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总结“美”的共性,找到“美”的本质却又不那么简单。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道德经第二章》)

以绝大部分人认识的“美”去理解和追求“美”,结果往往不如意。

老子进一步解释: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颜色之美——愉悦的视觉感受会让人“目盲”;

五音——听觉之美——愉悦的听觉感受会让人“耳聋”;

五味——味觉之美——愉悦的味觉感受会让人“口爽”;

驰骋畋猎——运动之美——愉悦的身体感受会让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工艺之美——高价值的物品会让人“行妨”。

所以,有智慧的人都会抛开表象抓住本质。

那么“美”的本质是什么?

围绕这个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做了许多探讨:

柏拉图:“美在理式”;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康德:“审美乃超脱了任何(包括道德的或生物的)利害关系,对对象无所欲求的'自由的’快感

狄德罗:“美在关系”;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马克思在其著作(主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近代,我国美学界对美的定义也做了相当多的探讨如:“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美是典型”(蔡仪)、“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和谐”(周来祥)等。

这些定义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能抓住美的本质,往往会把人们的认识引入歧途——斯恶矣!

如果我们把这些定义的“美”换成“丑”、 “好”、“真”、“规律”等其他概念,这些命题也是完全成立的。也就是说这些定义没有指出“美”和其他概念的本质区别,并不是真正的美。只是对“美”表象的描述。如果人们按照这些定义去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不一定能获得所期望的结果。

“大师”们的“美”尚且如此,普通人 “美”的概念更难经受考验,更无法正确指导人们对美的追求。因为人们“知道”的“美”只是他们接触到的具体的“美”,并非"美"的本质。若以这些表象为“美”的本质去指导进一步的审美活动,往往会得出“恶”(不美)的结果。

我认为:美是认知发展在心灵上自然感性的愉悦反映。审美就是心灵在认知发展中自然获得愉悦体验的过程。

美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认知发展和心灵的感性。认知发展是产生美的基本条件,没有认知的发展美就无从发生;心灵是美存在和发生的核心。认知的发展包括主观思维(感性与理性)、感觉、身体直觉、运动感受潜意识等诸的发展。

通过实践活动创作出新的审美对象也属于审美,是审美的高级形式。

审美必须具备以下个条件:

⑴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及审美所需要的时间与空间

不同的审美对象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经典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是因为她包含丰厚的内涵。人们能从她身上不断获得认知的发展,并且这些发展能给我们心灵持续的愉悦感受。所以,具有深邃文化内涵的经典音乐、文章、绘画作品、工艺品等都具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反复品味。肤浅的审美对象之所以肤浅,就是因为它的内涵粗俗、简单。人们对它进行一次审美之后,不能再获得认知发展,也就无法让人的心灵获得更进一步的愉悦感受。很快就失去了审美价值。   

审美主体(人)与审美对象之间必须具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审美活动才能进行。审美对象本身也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存在具有相应的审美价值。时间和空间既然是审美对象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特定季节、时间出现的特定自然景象,如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景色等等都需要特定的时间与空间。

⑵认知基础

基本认知能力和审美经验是认知基础的两方面。

基本认知能力包括我们基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等能力。有了这些基本认知能力才能进行相应的审美活动。视力敏锐的人更能发现壮丽的自然景象,欣赏视觉艺术的美丽。而对于没有视力的盲人,观看自然风景和视觉艺术是非常困难的。听力灵敏的人更能欣赏自然中的天籁之音,更懂欣赏音乐之美。而对于没有听力的聋人,音乐审美就难以进行。活动能力强大的人能通过劳动和运动等方法体验其中的审美价值,甚至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新的审美对象。活动能力弱的人则难以在活动中体验其中的审美价值。基本认知能力越发达能够进行的审美活动就越丰富。例如,具有书面文字阅读能力才能进行文学审美,有了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才能对别人的思想进行思想审美,有了丰富的情感经历才能对诗歌等文艺作品进行心灵审美……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审美和人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具有了必要的能力才能进行相应的审美活动。才能在审美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愉悦——“有能力才有快乐”。   

⑶审美的心理状态

首先,人的认知随着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而不断发展,但认知的发展不一定能给人以美感。如果人的心灵处于封闭状态,不去感悟认知的发展,审美活动就无法给心灵带来愉悦,那么美就不能发生。诗人眼里处处有美景,时时有感悟,即便在闷挤的列车上也能感受到远山上野花的清香。因为他的心灵是开放的,时刻在寻找、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而有的人身处繁花之中,心里却全无感触。因为他的心灵是关闭的,即便美在身边也不能使之触动。所以,保持心灵的开放状态(特别是对审美对象)是开展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的心灵对审美对象保持封闭状态,那么审美活动就无法进行。如果我们的心灵保持开放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发现身边的美。成人的心理都是部分开放的,所以,成人的审美能力往往不如6岁前的孩子。成人审美能力不足本质上就是心态不够开放,这也是成人学习能力(认知发展能力)不如孩子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成人来说尽量保持开放的心灵是开拓审美能力和保持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对那些我们主观意识里反感的、否认的、排斥的事物。因为我们的心灵对这些事物就是封闭的,有意识地对他们开放心灵,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认知发展——也就是审美和学习。

其次,审美就是人的心灵在感性认知发展中获得愉悦体验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的“发展”是没有属性的,仅仅是感性本身的发展。发展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取决于审美时心灵的感性状态:以正面的心态开展审美活动,感性的认知发展将是正面的;以负面的心态开展审美活动,感性的认知发展将是负面的。   

对于审美教育和审美活动的心理状态基础,在中国教育经典著作《论语》中有非常精辟的概括: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第二》)

这段话是孔子对如何欣赏《诗经》的高度概括:

孔子说:“《诗》三百篇,用其中一句诗概括它们的特点就是'思无邪’。”

思无邪出自《诗·鲁颂·駉》 “思无疆,思马斯臧、、、思无期,思马斯才、、、思无斁,思马斯作、、、思无邪,思马斯徂。”原句“思无邪”即:思想没有邪念,故马能长途奔跑。无邪即正。此处比喻《诗》之创作不存邪念,故能源远流长。今人读《诗》亦当摒弃杂念,思之以正,方能体会美妙。“思无邪”既是《诗经》的创作特点,亦是后人欣赏与学习《诗经》的心理基础。

音乐可使人心灵开放,促进心灵(心理)发展。但是,发展既有正面,亦有负面。对内心正面者,音乐是最好之熏陶。对内心负面者则易加深负面:烦躁之心愈烦躁,偏激之心愈偏激、、、、、、所以,以负面心态练习/欣赏音乐易强化负面,变成病态心理。

音乐界有个有趣的对比:西方历代音乐家比常人心理更压抑、偏激,精神变态、身体不健康比例亦更大,生命状态普遍不正常。中华文化圈历代音乐家则相反,普遍比常人心态自然、和平,生命状态更松容豁达。这是东西方音乐追求差异的体现。西方音乐教育只求效果,为音乐(事)而音乐,音乐目的在于表现音乐水平,发挥音乐才能。中华文化音乐教育以养心性为目标,为人生(人)而音乐,音乐目的在于修养心灵,陶冶性情。所以西方音乐教育偏于技艺,心态偏激。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着眼于修心养行,心态自然。   

所以,练习、欣赏音乐或进行其他审美活动需先正心,“思无邪”而后行。音乐和诗歌的本质是一致的。音乐是声音形式,诗歌是语言形式。都是心灵(灵魂)的展现。《诗经》既是文学也是可以唱颂的歌曲音乐,也需先正心。否则,极易滋长负面心态。孔子每日弦歌,音乐修养与感悟非常人能及。“思无邪”是他对审美(音乐)教学的高度概括。

教育中的美育就是“审美”的教育,是让人放开心灵,发现及感悟身边之美的教育。在学习与教育诸多环节中,惟有美育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是开放心灵必经之路。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认知对象(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能以“美”的感性体验打动心灵,产生美感,那么就难以得到内心的认同。

缺乏美感的情况下,经验与知识非但不能帮助人的心灵发展,反而容易成为负担,压抑心灵,使之不能健康成长。

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与教育理论无不重视“美育”的作用。伟大教育家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无不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思考,以开放学生之心灵,接受新的事物,探索新知识。

有了“美”才能有真的“爱”。有了爱心才能激发人树立理想、志向,才能为人提供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的动力。

美”是教育的基础。审美体验的深度决定了情感的深度,进而决定了行动(学习)的力度。脱离“美”的基础,“爱”便无处存在,教育(学习)也失去了根本的动力,心灵的健康及发展便无从谈起。

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孩子通过感性的方法发现、认识、体验和感悟审美对象,从审美对象身上获得认知的发展,产生自然、感性的心灵愉悦,进而提升心灵。审美教育是感性而非理性的,与理性的自然或人文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审美教育从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上应该与自然、人文科学等理性的知识、思维能力教育不同。

然而,现代教育却因为认识水平和思维习惯问题在实践中往往忽略了审美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把认识、教化与审美教育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用传授知识的方法进行审美教育,以掌握知识的思路要求学生提高审美水平,用理性思维方法处理感性的审美问题,极大地弱化了审美教育作用。这种思维混乱的审美教育非但不能使孩子获得审美效果,提高审美水平,甚至扼杀孩子的审美能力——这就是老子说的“斯恶矣!

现代的中国语言教育重于讲究经世致用,强调实用性、功利性,注重眼前利益。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往往缺乏思维发散的能力、缺乏灵魂的追求。这与传统教育把追求美作为人生理想截然不同。

中国传统教育之所以能人才辈出与其对审美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这种重视从古代教育经典《论语》可窥一二。

《论语》, 凡509条。其中关于教育333条,占65% 。大多同美育相关,论“礼”77处,论“乐”46处,论“礼乐”7 处, 论“诗”、“艺”多处,在关于美育的本质、目的、内容、形式、 方法、途径以及艺术的美育功能、审美的标准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都继承和极大地发展了前人的论述,初步建构起以 “礼” 为目的,以“仁”为核心,以艺术美、自然美的审美为途径的具有系统性的美育思想构架,成为儒家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的奠基者。由于儒家美育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据着正统的、主导的地位,所以孔子又成了中华古代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中华文化通志·美育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