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气上窜,全身乱!一张方子,降胃气,治好鼻子总出血,值得深思

 中医药方便 2024-04-06 发布于四川

Image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医学衷中参西录》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我,文老师,你为啥总能在深奥艰涩的医案里,挖掘出浅显易懂的道理来?

我说,中医学,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的学问。我们用质朴的心,感受质朴的中医,就一定会看到那些质朴而深刻的人间至理。

比如说吧,下面这个故事,就值得细品。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年纪14岁。

初诊时间,是1980年的4月9日。

他什么毛病呢?就是鼻子爱出血。出血量很大,连一般的止血药都很难取效。

家长多次带他到医院去看。可是,无论怎么看,其鼻腔都不见异常。

Image

那到底为啥出血不止呢?没办法,家长带他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而有力,稍数,舌红,苔中部位薄黄。

医家问小患者,有没有什么其它不适?

小患者说,总觉得胸部憋闷,有说不出来的烦热感。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这方子,虽然很简单,但是含义隽永。但见——

熟大黄6克,黄芩9克,黄连4克,代赭石20克,白茅根30克。

所有这些,一共就开2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鼻子出血的现象消失,胸部烦闷发热感大大减轻。

这时候,原方的熟大黄改成大黄炭3克,加白芍9克和甘草6克,继续投用4剂。

最终,患者诸症悉平,再也不流鼻血了。随访半年,患者表示未曾复发。

这是一张老医案了,记载于我国中医内科前辈俞长荣先生的专著里。

这里的道理,很值得一说。

你看,小患者的问题,在于鼻子出血,量大而频繁。

但是,通过检查,发现鼻腔内没有异常。

那为什么会出血呢?

Image

我跟你说,这就要考虑人体气机的逆乱了。

我们的身体,自从娘胎里出来开始,就有气机在运转。气机运转得舒畅、平和,我们的身体就正常。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气机逆乱了,我们的身体也会跟着乱,出现各种症状。

其中一个,就是异常出血。

本来,我们的血液,在气的率领、推动和统摄下,可以在脉道里老老实实地流淌。现在,气机逆乱,带着血液狂奔逆流,溢出脉外,这就导致出血。

那么,引发气机逆乱的启动因素,是什么?

我跟你讲,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是胃气不降。

我们的胃和脾,是身体气机运转的中轴。胃的气机,应该是下降的。胃气不降反升,就会引发一身气机的逆乱。

胃的气机,为啥不降反升?主要因素之一,是胃中有热。咱们看医案里的小患者,脉弦数有力,苔黄,舌红,胸脘部位烦热,这不都是典型的热象吗?所以说,胃中有热,胃气上逆,是造成小患者气机逆乱,鼻子出血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番道理,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开拓者、大家张锡纯就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过:“盖凡吐衄之证,无论其为虚、为实……约皆胃气上逆……以致血不归经,由吐衄而出也”。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清胃热,降气逆,凉血止血。我们看医家当时用的配伍——

熟大黄6克,黄芩9克,黄连4克,代赭石20克,白茅根30克。

这里,用熟大黄通腑泄热,使得中焦热邪从后门而出。黄芩和黄连,清中上二焦之热。代赭石,降胃逆、凉血止血。白茅根,凉血止血,清胃热。

你看,这个用意,非常明显。

等后来,小患者症状大大减轻,就把大黄改成大黄炭,凉血止血。出血日久,恐伤阴血,所以用白芍养阴合营,兼顾清热。

Image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我说得不一定全对,你要多包涵。

总之,通过降胃逆、清胃热的办法,小患者的气机恢复正常,他再也不用鼻子出血了。

读者朋友,故事,我给你讲完了,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

首先,对于部分小孩子的鼻子出血问题,做家长的务必要反思其饮食,以及体质。有些孩子就是这样,先天体质偏热,同时又饮食不节,过嗜燥热厚腻辛辣之品,于是,身体里的气机就不正常了。久而久之,血行溢出脉外,形成出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医案中的配伍,给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可以盲目尝试。尤其是其中的代赭石,苦寒败胃,不要久用多用。

其次,我们要知道,胃气不降、不通顺,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这决定了,我们在饮食上要节制,不可以影响胃肠的通降。这也是为什么,节制饮食,可以延年益寿的原因。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给你简单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