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文学类文本散文新题型汇编

 一中大语文 2024-04-07 发布于福建

一、高考散文选材特点

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文章内容多数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讨论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二、高考散文的命题形式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

【理解词句含义】

考点:理解词句含意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2.运用修辞和写作手法的关键词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词语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含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答题模板:

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3.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含了什么道理、

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二)理解句子含意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1.含蓄句——由表及里①表层含意:句子表面的意义②句内意义: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理解句意时,一般需要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借助“表层义”,联系语境,获取关键信息。

2.结构句——抓住位置

①总领句②总结句③过渡句④照应句

3.修辞句——还原本意  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如比喻的相似性,反语的讽刺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其次,将句子还原,即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意思明白的句子。

4.主旨情感句——立足全文

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对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的把握,结合主旨,整体把握句意。

5.结构复杂句——分清结构层次

要分析句子结构,抓主干,理枝叶,合理切分。理解时特别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考点分析】

1.全国卷散文阅读命题特点

(1)命题理念:①散文与小说并重,②重在审美鉴赏。

(2)题型设计:一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选择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及艺术特色的赏析,主观题考查文本内容和艺术的核心价值。

(3)设题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很多,重点放在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这三个层级上。

(4)主要题型:选择题的题型及考点基本不变,主观题2017年高考卷主要有词句含义(意)理解题、艺术特色赏析题。但因题型众多,未来主观题有很大变数。

新高考试卷的特征:

(1)新教材、新课标倾向 ——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反刷题、反套路倾向 —— 开放综合 注重能力

(3)思维难度和审题难度 —— 情境创新知识迁移

2.答题指导

(1)会读文。坚持阅读与做题并重,优先考虑“会读文”的训练。目前,考生存在着“轻阅读、重做题”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答题越来越不会答,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模式化。问题的根源在于考生不会阅读,轻视阅读。复习时应选取典型文本,扎扎实实地读文,运用正确的读文方法。在阅读训练中坚持整体把握与局部细读相结合,先进行整体阅读,后带题阅读。整体阅读可以借助对散文文体特点的把握,不管是何种题材、何种文体,阅读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含道映物。“道”是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也就是其写作目的;“物”是作者寻找的载体,包括在文章中运用的物象及一切语言组织形式。“含道映物”,也就是说作者是带着目的去写这篇文章的,文章的一切都要为这个目的服务,都是这个目的的映像。明确了这一点,就等于直接抓住了阅读题的答题方向——无论是词句理解赏析,还是手法作用分析,都属于对“物”的发问,而我们要做的事非常简单,就是找到作者心中的“道”,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看。

带题阅读就是针对题型作相应的阅读。如词语、句子理解题,阅读特点是局部精读,对词语、句子本身及其语境精品细读;概括题的整体概括要求把握全文,圈点出关键词句,局部概括要求精读所给文字,理出层次,提取要点;作用题要求对局部文字细读,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思考;赏析题也要求局部精读,抓住描写或叙述对象,理出层次,抓住关键词语。

(2)会答题。①全面掌握散文各种题型的题型特点和答题要点、角度和步骤。②由重答题套路转为重答题思路。③养成精准表达的良好习惯:答案写得具体、全面、有条理、有层次而又简洁。

【高考题型】

一、主旨概括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主旨概括方法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高考真题】

【2021年新高考Ⅱ卷《放猖》/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佚名】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参考答案】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2017年课标Ⅱ卷《窗子以外》/林徽因】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二、特定信息概括

“特定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特定信息概括方法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清思路,检索概括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理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提炼加工,整合答案要点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加工,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基本上是1个要点2分;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加工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高考真题】

【2022年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参考答案】①信件主要内容是追忆往事,时光流逝带来了恍惚感;②十年间,姐弟俩生活在漂泊中,世事无定带来了恍惚感;③弟弟从不懂事的“小孩子”成长为“小战士”,“我”既牵挂又欣慰,多种感情交织,也产生了恍惚感。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建水记》/于坚】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2018天津高考《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6分)

【参考答案】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王安忆】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教考情境】

情境化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在试题中加入了情境限制。命题者通过创设情境,在题目中埋入诸多限制性条件,在答案中也加入了不少限制性要求。这种题型与单纯的知识考查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结构的形式。前者是立体的,各个元素之间都有或多或少、各式各样的联系,有丰富的“化学反应”;而后者是平面的,是罗列与排序。这种题型需要动用多方面甚至多领域的能力去应对,不仅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还要能够通过多角度甄别上升至全局视角。

情境化试题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其情境化不仅体现在文本的呈现上,更体现在题干的设置上。解答这类试题,入境是前提,从文本中找答案,扣境表述是关键。

【考题分析】

探究题

一、探究范围

1、语句探究题 2、段落结构探究题  3、文章意蕴(主旨)探究题

4、作者创作意图探究题 5、个性化解读探究题

二、探究题总结:

1、建立起对这种题型的认知模式

(1)探究题的主要特点

①题干有标志。一般出现“探究”字样,有时出现“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请联系实例”等字样。

②思考有依据。要求依据文本内容作一定程度的探究,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

③观点有创新。要求有自己的思考,有不同于作者的看法,且稍有深度。

④答题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思考,答案要表述的意思一般不只有一层。

(2)探究题的主要题型

①探究赏析题。该题型是对文本的一些亮点,如篇章结构安排、语言特色、文学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与赏析。

②探究评价题。该题型是针对文本阅读中的某一疑点或难点,在对文本阅读、体会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认知,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探究拓展型。该题型是对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所延伸的意义、价值的探究。

2.探究题答起来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探究题属表述题,有基本的行文结构和模式: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

“分析论证”环节是主要的,它一般要求就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合理分析,且分点分层列出自己的分析。

随文设题

情境化试题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其情境化不仅体现在文本的呈现上,更体现在题干的设置上。解答这类试题,入境是前提,从文本中找答案,扣境表述是关键。

1.入境——进入试题设置的情境,清楚情境中的对象、交流限制等因素,明确任务要求。这里,特别强调有代入感,要走进问题情境,才能明白情境中的诸多要求和限制。

2.据文——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这一点与传统题型一样。

3.表达——紧扣情境组织语言,做到既合乎对象要求,又符合文本内容。

例题:

1、《踏雪寻梅》"互现法"是《史记》创造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篇目写,以各篇互现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请分析这三篇选文是如何"互现"王梅郁人物形象的。(6分)

①《吴山夜话》和《踏雪寻梅》互相照应,正因为王梅邨出身书香世家,嗜读书,所以才学识渊博,见解独到。②《吴山夜话》和《踏雪寻梅》互相照应,因为王梅邨耽溺于闲书,因书误事,导致晚年落魄清寒。③《捡书》与《踏雪寻梅》两文都突出刻画了王梅邨学识渊博的形象。④《捡书》与《踏雪寻梅》对比,由爱书如命到斩断书缘,更突出王梅邨因书误一生的沉痛转变。⑤《吴山夜话》与《捡书》共同突出王梅邨酷爱读书、极有天分的形象。(每条2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可给满分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看花的姿态》2003年,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将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中国女作家迟子建。该奖项对她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请结合这句评语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这句话将“低沉而忧郁的歌声”与月色、夜鸟、花树等意象交融在一起,意境幽美而空灵;将歌声比作“夜鸟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比喻十分独特而又生动。②这个句子形象地表现了愁予先生的歌声里传达出他那惆怅而美好的情怀,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一种幽寂而美好的意境之美和惆怅深沉的情怀之美。

3、《渔村的炊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散文审美性的。(6分)

①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文章真实记录了作者对渔村炊烟的感受与体验,表达了浓浓的乡愁,表现了温暖的亲情、邻里情以及对渔村发展的幸福感受。

②写出了饱满而独特的形象。文中的渔民勤劳能干、纯朴善良;渔村祥和宁静,炊烟袅袅,呈现出祥和温馨的画面。

③文字优美而富有韵味。本文语言简洁质朴,清新优美;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假如今天梁衡的梦想成真——整座庙宇真的被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范仲淹当选了这里的城隍爷。请联系文本分析范仲淹当选的理由。(6分)

①内容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靖边地区沙尘肆虐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风“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个人。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②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用之前,主要写靖边城隍是保一方平安的神,有可能是使边地“边防巩固,人民安居”的范仲淹;之后的内容写治沙业绩巨大,有深化全文的作用。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治沙前后,对比明显,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了新一代治沙人的卓越成就,赞美了国家的英明决策和强大力量。

5.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选》自序中说:“散文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第二层是抒情的美,第三层是哲理的美。”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抒情美。(6分)

①城隍庙承载了百姓美好的治理思想。百姓认为城隍是一个城镇的主事,可以造福一方。②城隍庙是百姓劝人行善,遵从心中的道德的体现。文中城隍碑文讲,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③城隍庙是导人审美的艺术的寄托。城隍的泥塑人物生动,衣带如水,神清目明,是典型的艺术作品。

【方法指导】

一、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散文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可采用以下技巧:

1.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划分层次,概括要点。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二、分析文章标题、首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

散文标题的作用: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

局部段落的作用: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这主要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和结尾段,或是叙述中的插入段。从高考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补充说明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三、分析线索作用题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

找线索要注意:

一是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

二是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三是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二是使文章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三是揭示主题和情感。

四、归纳概括作品内容

1.摘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段)的首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2.合并法。

层次大意概括了一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3.舍取法。

一是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如果主次不分,全盘托出,那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二是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考生答某一方面,如果不加辨别,把所写内容都概括进去,就是不合要求的。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根据题干要求,作出舍和取的决定。

【阅读引例】

一、(2020·南京外国语学校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我们换上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我们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领路的刘局长说这是一条河,问要不要钻过去看一看。我说水是山的魂,哪能不看?因为林子太密,我们只好收起伞,任雨水洗面,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比如庐山上、西湖边的那许多诗词、题刻,在自然女神看来无异于公园里常见到的废纸、烟头。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被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石头的年龄自然比树更古老,而且因为有了这些遍野的石头,才拦住了伐木者的手脚,为我们留下了这片林子。国内一处很有名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大约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底,所以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这些在乱石头间争荣竞秀的草木了。脚下最值得一说的是蕨类、苔藓等植物。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蕨草每一枝都长着七八片叶,而每个叶片都像剪纸或者木刻,不求线条的流动,却有刀刻石印般的凝重,况且它与恐龙同一个时代,在这林子里资格最老。说到苔藓,我小时不知见过多少,不过也就是雨后地上的一层绿毛。后来在南方热带雨林中见过更浓密、更鲜艳的,将石头裹成一块碧玉。在内蒙古林区见过大团生长的、颜色发暗的苔藓,那是驯鹿特有的饲料。而这里的苔藓因环境潮湿土壤肥沃,却长成了根根细草,又织成密密一片,于是也被叫作苔草。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染绿了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像一颗刚射入石中的炮弹,光溜溜的还没有爆炸;又像一枚仰面向天正待发射的火箭,膀粗腰圆,霸气十足。我只看了一眼就被惊呆了,拔不开脚步,时空骤然凝固。这是一棵红松,当初也许是一粒种子,落在石板上,靠着老林中的湿气慢慢地发芽,但它命运不济,一出生就躺在这个光溜溜的石床上。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长在一块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她挺胸拔背,平视前方。在南方热带雨林中我见过如乱麻般的气根,在华北平原上我见过老槐树下块状的疙瘩根,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决绝而又从容地在条石上匍匐的苗条的松树根。已分不清,它是树贴在石上的根,还是石上鼓起的一道棱。这树身里分明已经注入石质的坚硬,却又划出这样柔美的弧线,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这就成了动物们的摇篮。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⑪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准备开发这片幸存的原始林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的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人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人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人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D项,“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误,这里是忧虑,作者担心原始森林因为开展旅游而被破坏。故选D。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体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文章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时,写了云南石林、贵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⑨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草木、大树,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D项,“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草木、大树,层层深入”错误,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故选D。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1)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2)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和激流的形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等句子巧妙运用叠词,突出了具体的环境特点,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呈现出语言的有美感和韵律感。“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将溪流人格化,展现出溪水流动的具体美感,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是典型的比喻手法,将“溪流”比喻为“哈达”,使得语言表达极为优美,极其鲜明而形象地写出了激流的悠长之特点。

4.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通过议论直接表明作者游览原始森林时的感受和观点。(2)以描写为铺垫,通过议论升华文章的主旨。(3)不失时机的议论充实了文章思想容量,使文章深刻精警,促人思考,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第三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两个角度,“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分析人类总忘不了找寻原始的原因。结构上,“这里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时”引出下文探寻原始森林。从这些角度上来看,文本中的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展现出作者的充沛思想,也很好地突出了作者游览时的具体感受和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本的叙述内涵,使得文本更有价值,论述更为合理,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展现出不一样的结果。

【类题举隅】

一、(2020·山东莒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

李娟

风把外婆的草帽吹走了,我伸出手去,做了一个抓住它的姿势。群山、森林、草甸便突然远去……我从梦中醒来。

我又在梦中睡去。越过巴山蜀水,去到一个叫“四方坡”的地方,一个叫“放生铺”的地方,一个叫“千人堆”的地方……盘山路一层又一层,一圈又一圈。从染坊垭口走下去,有一个村庄桃花似海……

还有一个北方崭新寂静的城市,穿梭忙碌的白衣人,冰冷的CT室,白的病房,白的床……外婆,我在这寒冷的夜晚拥紧被褥,离你两百公里,替你深深地感受陌生,替你防备地看着世界,替你不停地怀想故乡,外……如果这是你的家乡,那么今夜你起身,推门出去,看见的必是青瓦青砖的天井,深暗的阴沟里长满秋苔。你走出巷子,去向对门竹林,看到胡家幺妹背着竹篓走过,对面秋秋婆正坐在自家晒坝,笑对一窝鸡娃……

八十六年!外婆,八十六年的日子里,在那个四季常青的村庄,你如何一天天缓慢地度过?八十六年,与晚霞熄灭在黄昏,与晨钟缠绵在清晨。在童年中滋生出青春,在爱情中一日日老去。这八十六年如此强大,以至于在你八十六岁高龄那年离开故乡去到遥远的新疆后,便再也不能转回了。

外婆,我记得那顶草帽是你在故乡时就戴上的,一直戴到阿尔泰大山脚下。在北方那个偏远闭塞的小城,你的草帽在街头巷尾固执地强调着你是一个异乡人。你不愿意摘下草帽,后来又戴着它走进阿尔泰群山深处。我们常常看到你一个人拄拐杖蹒跚而行,沿河边的小路来回走动,出神地看着远方。外婆,那时候我们真难过。我们看到,你对这个世界的惊奇,其实就是你的寂寞。我们把你从你熟悉的家乡带走,却不能给你安稳的生活。我们的房子总是漏雨,我们没有办法弄到新鲜的蔬菜,还有你吃不惯牛羊肉……外婆,我们流着泪回顾那些日子,总是看到你戴着大大的草帽,身子单薄瘦小,走在群山森林间,又像是走在故乡的一条田埂上。

那一天,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项刻间风雨大作,冰雹连连。整个帐篷的篷布被掀开了,南面山墙的棚布也在风中被撕裂了一大块。妈妈不在家。我们祖孙俩艰难地抢修。床单、袋子、纸箱、柴禾、木板、碎布……能用的全用上了,能想到的办法全试着做了。我沿着柱子爬到帐篷顶端,去拉扯一块被风掀开的棚布。却怎么也拉不动,心中一片无望与悲伤。这时回过头来,看到外婆的草帽被风吹走了。

我站得很高,只能遥遥伸手去做一个抓住它的姿势。然后又缩回手来,捂着脸哭泣。我越哭越厉害,泪眼朦胧地看着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看着她急赶慢赶,追过了叶尔肯家的毡房门口,追到了河边,又摇摇晃晃地过了独木桥,一直追到河对面无边的草地上,一直追啊追啊,似乎会这样一直追下去,永远都不回来了。……

外婆,是不是从那一天起,我们就已经把你永远地留在山里了?而此时,你正躺卧在离我两百公里以外的病床上,烦躁不安地面对陌生的一切,像孩子一样孤独、紧张、害怕。外婆,你病了,却仍然那么倔强,你的灵魂仍然戴着草帽。

而我们,却永远也不会有那样一顶草帽,用来抵抗生活的天降之物。我们早已成为随波逐流的人了,任生活把我们带向任何一个未知的远方。我们早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我们还年轻,还没有八十六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用来坚持一样东西。

外婆,我又将睡去,不知今夜的梦,又将如何……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构思巧妙,文中的场景在内陆与新疆反复切换,但却能做到首尾呼应,结构圆融,浑然一体。

B.梦境中桃花似海的村庄与现实中苍白的医院构成对比,表现了离开故乡的外婆在北方城市感受到的冰冷陌生和紧张。

C.本文运用呼告手法,想象外婆就在眼前,直接向她呼唤倾诉,表达了对外婆的复杂情感,读来让人动容。

D.与固执的外婆相比,我们却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成为随波逐流的人,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年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年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我们早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我们还年轻,还没有八十六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用来坚持一样东西”,陈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还年轻”和“成为随波逐流的人”之间无因果关系。故选D。

2.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处“我”哭泣的原因。

【答案】①面对风雨和冰雹的无力感,面对帐篷被掀开的情况,外婆和“我”能用的办法全都试着做了,可还是无法战胜恶劣天气,在风雨中显得无力又无奈;②外婆一直戴着的草帽被风吹走,而“我”却抓不住它;③“我”看到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的身影,感到心酸,也预感到了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第六段“能用的全用上了,能想到的办法全试着做了。……却怎么也拉不动,心中一片无望与悲伤”,在我哭泣之前,情绪已经处于奔溃边缘,主要是面对风雨的无力感,无力对抗风雨,无法将帐篷篷布恢复原样;第七段“只能遥遥伸手去做一个抓住它的姿势。然后又缩回手来”,外婆异常重视的草帽被风吹走,而我却无能为力;第七段“泪眼朦胧地看着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似乎会这样一直追下去,永远都不回来了”,看着外婆艰难而令人心酸的背影,我已经预知草帽的结局,情绪再也忍不住,瞬间泪眼朦胧。

3.作者以“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照应文章内容,草帽是文章重要物象,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是文中重要内容;②“草帽”是全文的线索,象征着外婆对过去的坚守与执着;③揭示文章主题,“在风中追逐草帽”隐喻外婆在异乡漂泊的生活状态,寄托了外婆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草帽”在文章中的象征含义和“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内容在文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草帽”是外婆作为异乡人的一种执着,是故乡风物的代表,象征着外婆对故乡的怀念和重视;“草帽”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而“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的内容则作为外婆生活的重要转折,外婆在异乡失去了精神寄托,变得孤独寂寞。

二、(2020·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手观音

景凤鸣

长春解放纪念碑的下面有片广场,大理石铺就的。四面是多层的台阶和缓坡道,茂密的树冠围簇过来,带出森林味道的风。

他们集中在这个高高的突显位置,有时三三两两,有时归成一大群,进行有秩序、有节奏的交流。

任何团队都需有带头的,这一大群中也有一个。一米八零的个头,腰杆粗壮,烫着短发,很有气势。这样的块头,在哪里都会有气势,除了俄罗斯的农庄,毛利人的丛林。当然这里既不是农庄,也不是丛林,而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公园。

大块头当然是女的,男的就谈不上稀奇了。东北的街面上,这样的块头可随意挑。对于大块头,那些人似乎听她的,又似乎随时不听她的。为了增加阵势,她的身边站了两个男闺蜜,陪着她一起招呼。

大块头斜挎着小包,这就不像领头的,而像是张罗事儿的。只是事儿张罗起来不太容易,大块头不用哨子,不用喊,而是需要用手——纪念碑下的别处,广场上稍远一些的,有的人正自由散漫,目下的任务是,得用手把这些人召集回来。

参加聚集或者聚会的,总得有七八十人吧。着深色衣服的多,鲜艳衣服的少,中年或中老年的多,真正老年的少。真正老年的都在家里待着了,跟着挤挤公交车,都会有人叫嚷:错过早高峰行不!开始时他们还由着自己,逛公园,进早市,后来就不了。跟年轻的争个什么意思,年轻人里头有儿女哩,得让着些,往回缩。

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当年日本人侵略的时候,强行归并了四个村子,驱赶劳工开河,形成这片湖。打算建伪都呢,只是第十四年上就被撵回国了。树少部分是那时栽的,大部分是后来栽的。黑松枝叶墨绿,气势汹汹,因此树下草叶稀疏茎细,仿佛少须的下巴。桦树枝干白白,越是雪天越俊俏美丽。又想起长白山美人松,她们披着长发,穿着长裙,仪态万方地向群山示意,让你的心间覆上一只细嫩的小手。只是这样的松在长白山下的小镇生长着,原始森林里都未必有,搬移到这里更是不可能。不过成片的黑松也挺好的了,一年四季,无论冬夏,苍郁地围住这片地势,和周边所有的树冠达成平齐后,约好似的不再生长。却一圈一圈、一点一点地扩展岁月的沧桑。

而树下台上的他们呢,湖边的青石铺地,林中的红砂延展,宽敞的湖心岛屿,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此刻他们硬气地选到了这里,他们仿佛站到了冠丛中。

不光大块头,他们大堆小堆,一律拿手说话。手在他们那里,技法如此丰富,像在熟练活络地编织毛衣。眼神嗖嗖地交流,表情顾盼飞扬,唠到兴致处,情不自禁地发声。那声音不是咿呀学语,而是唱歌一向跑调的家伙,开怀地笑岔了声。

因为站在高台上,各个角度都可望见他们动作幅度很大的手。右手是一只活泼的鸟,往左边的手心里啄点,于是左手被叫醒,也跟着活跃起来。所以左右两手在默契地说相声呢,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又似两只鸽子,扑棱棱地飞。

鸽子。一人两只,七八十人便是一百多只,都流畅地在每个人的枝头上飞。彼时听得见阵阵鸽哨,有灰软的轻羽,如微尘般地升腾。

“嗨”是什么意思,不是高音的嗨C,而是透彻,爽。他们玩得如此透彻,如此之爽。

坐在广场的石座旁,也就是树冠中,漫不经心地溜看,生怕打扰了他们。眼前的枝繁叶茂,纪念碑上的文字,缭绕碑顶的流云,流云旁边的湛蓝天空。那里没有大鸟飞过,如浪的车笛声、行驶声,却贴过黑松林、白桦林、各种的杂树林,陆续隐隐地涌过来。

看过敦煌的千手观音,拍照的或者摹画版的,画面深沉、古旧而内敛。也看过舞台演绎的,如金光层层外溢,视觉炫极而美。眼前的这个观音,她密集的、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手,在头顶上、耳畔旁、身前与身后,如鸽子般灵活翻飞,构成了生活中千手的佛、佛的千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绘了长春解放纪念碑广场上一群聋哑人有秩序、有节奏“交流”的场景,抒发了对这个特殊群体生命状态的赞叹。

B.文章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把他们的手比作“活泼的鸟”,把左右两手比拟为“说相声”,自然贴切地写出了手语交流的畅快、默契。

C.文中写“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这说明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充满同情和怜悯,从不与他们计较。

D.作者运笔自由洒脱,由“大块头”写到了老年人错过早高峰坐公交车;由公园里的树想到了长白山美人松,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答案】C

【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充满同情和怜悯,从不与他们计较”分析不当。不仅有同情,还有关心、爱护和赞叹。

2.文中说“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介绍公园有什么用意?超然客公众号

【答案】①交代历史,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新时代人们生活的美好;②描写公园里的树,展现出聋哑人安静自然的活动环境。

【解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答出文中介绍了公园的哪些内容,然后思考公园与文中人物的关系。文章首先介绍了公园的来历,它是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时建造的,那时的中国人是亡国奴,处境悲惨,而现在的公园是人民自由活动的地方,今昔形成对比,突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从公园与文中人物关系来看,公园是聋哑人们活动的场所,因此介绍园也就为读者展现了聋哑人活动的环境。

3.文章最后一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①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对比艺术(敦煌画面和舞台)中和现实中的“千手观音”,突出现实中人的真实和活力;③升华主旨,赞美这群聋哑人精神生活的愉悦、和谐、自然之美。

【解析】结尾段从内容上看,写了敦煌的千手观音和舞台演绎的千手观音,其共同点都是展示手的魅力,作者写艺术作品中的千手观音目的是要与现实生活中用手语来传情达意的聋哑人群体进行对比,借以突出聋哑人群体的活力,表达对这个特殊群体生命状态的赞叹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从结构上看,文章标题是“千手观音”,此处再写“千手观音”,就起到了照应标题的作用。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下黄河

卓然

我知道黄河,是父亲和母亲告诉我的。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们说,夜间睡觉的时候把耳朵贴在枕头上,静静地听,可以听到黄河的涛声。秋虫唧唧,夜凉如水,我和弟弟妹妹伏在枕头上听黄河。似乎确有一阵又一阵涛声如歌传来,①一忽儿澎湃交响,一忽儿宛若丝竹,隐约如春雷,又像冬天的风。

父亲曾不止一次带我们到山头上去看黄河。怕山不够高,父亲就把我们轮流架在肩膀上,说那样就一定能够望到黄河。天色微明,遥远的天地之间真的会有一条黄色或者褐色的带子,一忽儿漪波纹澜,清晰可见,一忽儿又漾漭无际,浑沦不清。这时候,父亲会很自信地指着那条涣漫而神奇的影子对我们说:“看啊,那就是黄河!”

我知道父亲指给我们看的并不是黄河,知道母亲让我们听的也不是黄河的涛声,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只是,我不知道,我远居于太行深处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黄河、向往黄河?我不知道我们的父亲母亲,为什么那么想引来黄河水,滋润儿女们的心灵,浇灌儿女们的梦?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要问一问父亲的。父亲听了,憨厚地笑了笑,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父亲的话似乎只说了半截,他没有清楚地告诉我,他为什么那样喜欢黄河;也没有说清楚,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

我能够理解了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是生活在我们藿谷洞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慢慢告诉我的。在金色遍野的秋天,在飞雪点点的冬夜,在嫩寒勾萌的春色里,在简陋的小四合院中,在望得见河汉的草棚里,在老屋的土炕上,在村边的老槐树底,无不有祖祖辈辈用自己灵巧的或者笨拙的双手,以剪纸、面塑、泥塑、石雕、木刻、布艺、瓦器、陶瓷,表现他们心中的黄河。女人会剪一对黄河鲤鱼,剪一朵开在黄河岸上的腊梅花儿,贴在小屋的墙上,贴在暖烘烘的炕头上,贴在匀着春光的窗户上,贴在家里的缸缸罐罐上。看上去都是富贵,感觉到都是安详,都是那么情深深而意重重,都是那么纯真而质朴。那其中的一剪一刀、一弯一铰,无不带着对黄河的向往。

最让人心动的,是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风尘仆仆的黄河儿女,站在黄土高坡上,顶着西北风,可着嗓子吼: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

“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

“三十三棵荞麦九十九道楞……”

每一首歌,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命的根。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活得自信,活得风光,活得滋润,活出精神。

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我决定去寻找黄河,去体验黄河,去寻找和体验属于我们祖祖辈辈的黄河。

我曾经不止一次站在南太行山头俯瞰黄河。在我脚下,那是一条波澜雄阔,又婉娈多姿的黄河。

然而,毕竟是站在高处,毕竟是俯视黄河,我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与愧疚。因为从我脚下流过的黄河,有一点瘦弱,有一点卑微。我感觉我轻慢了黄河,亵渎了黄河。于是,我决定走下太行山头,走到黄河边上,去亲近黄河,去拥抱黄河,去拜谒黄河。

时间正是晚秋,我循着曹操走过的羊肠坂徒步下山。几处残痕,几若断肠,被秋风裹在山坡上,被稀疏的荒草半掩半埋,给人一种瑟瑟发冷的感觉。石崖上,“古羊肠坂”四个老字还在,放眼望去,满目沧桑。秋风劲厉,掠过枯黄的衰草,发出尖细的哨鸣,我似乎听得见曹操在沉吟:“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淅淅沥沥的秋雨,把曹孟德口中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打得又湿又冷。羊肠坂逼仄,弯弯曲曲,难道,羊肠坂也在寻寻觅觅,②寻找魏武当年的鞭影?

③我又在寻找什么呢?

沿着黄河向上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那有生命、有思想、有灵魂的黄河之水。漪流回澜,总是能让人陷入回忆之中。

在我记忆中,黄河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苦难的河。灾难总是发生在春夏之交,或者夏秋之间。其时,总会有一群又一群黄泛区的灾民逃上太行山来,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乞讨。太行山高,太行自古天下脊,黄河说什么也漫不上去。那些逃上山来的灾民,很少会有人在我们村子里居留不去,大都会在灾后回到黄河边上,再种粟菽,重整桑梓。那里既可以寄托生命,也可以存放心灵。他们选择了黄河,把黄河当作母亲,黄河也把他们当作儿女。母亲用圣洁的黄河水为儿女们洗礼,洗出了一身永远不能够褪去的金黄色。

唯其苦难太多,九十九道弯才弯得那么有力度,那么有刚性,那么有韧性。像一张又一张弓,发出一支又一支岁月无法阻挡的响箭,风雨无法销蚀的飞镝。

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带走泥沙的同时,是不是也带走了苦难,带走了软弱,带走了屈辱和卑怯?

又过去了数十个冬夏春秋,而今,黄河顺流而下,原来清流婉转的地方水更清了,原来浊流横涌的地方水也清了。一个又一个水上公园,柳如绿绦,荷如锦毡,桥影如虹,游人如织,笑声盈盈。这是不是黄河的时代高度呢?这是不是黄河的历史高度呢?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理解了黄河。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弯曲曲,寻寻觅觅,④原来黄河在寻找自己的锦绣前程……

(选自韩小蕙编《2021中国散文年选》)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时候母亲让我听黄河的涛声,父亲带我看黄河的影子,虽然都不是真正的黄河,却体现了祖祖辈辈对黄河的向往。

B. 回响在黄河两岸的民歌最让我心动,是因为我从歌声中感悟到当地百姓充满自信而又有滋有味的生活。

C. 黄河是一条苦难的河,这与黄河水的泛滥有关。黄泛区的灾民对黄河既恨又爱,灾后还会返回故里,重新开始生活。

D. 文章写了父母口中的黄河、我长大后寻找到的黄河、我记忆中的黄河以及今天的黄河,多角度展现了黄河的不同风韵。

7. 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形象,充满诗意,这种语言现象很多文章中十分常见。

B. 句子②中的“魏武当年的鞭影”使用典故“魏武挥鞭”,极大地延伸了文章的时空跨度。

C. 句子③语义上与上下文紧密相连,起了过渡作用,问句单独成段,更易引起读者思考。

D. 句子④的省略号在文末,本为表明文本是节选,却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8. 文中划波浪线的“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这样”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祖祖辈辈为什么“都是这样的”?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9. 研读此文后,读书小组要写一篇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的价值和作用的文学短评。经讨论,读书小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灾难·滋养·文明。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

6. C

7. D

8. “这样”指的是我们的祖祖辈辈虽远居于太行深山却喜欢黄河、向往黄河,并希望用黄河精神教育、熏陶下一代。

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原因:①黄河让祖祖辈辈热爱生活,让他们的生命充满了巨大的刚性与韧性;②黄河塑造了他们纯真而质朴的性格。

9. ①提出观点。正视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无尽灾难的事实,也要看到黄河滋养了中华文明,那些灾难也让中华民族更有刚性和韧性。②举例论证。黄河的确曾无数次泛滥,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苦难;但世世代代生活在两岸的人们仍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离不开黄河提供的水资源和给中下游带来的冲积平原,也离不开灾难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③得出结论。我们要感恩黄河,治理黄河,让黄河为现代文明发挥更大更广泛的作用,而且我们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鲜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逛大栅栏

陈愉庆

①跟父亲和梁思成先生一起逛大栅栏,是我一生中清晰而快乐的记忆。

②梁先生带我们先后去了劝业场、六必居、内联升、瑞蚨祥、张一元等地方。父亲和梁先生在劝业场走马观花地走了一圈,就匆匆离开了。走进六必居后,却流连忘返。“大雅大雅!”父亲赞不绝口,“一个卖酱菜的店铺,能有如此韵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梁先生说:“这里的每一家店铺,都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别人的国家才一百多年历史,我们一个六必居就四百多年历史”店铺中大大小小酱缸一律是青花瓷的,每个瓷缸上都烧有“六必居”三个大字。店铺里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瓷缸上扣着锃光瓦亮的玻璃盖。八宝酱菜、虾油乳瓜、蜂蜜糖蒜、螺丝转儿、酱芝麻金丝、酱渍灯笼椒……父亲买了两小篓螺丝转儿和八宝酱菜。

③我至今记得那盛酱莱的小篓子上封着一张写有“六必居”字样的红纸,鱼篓状酱菜罐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父亲说:“仅这笔酣墨饱的'六必居’三个字就已经把人镇住了。古老的青花瓷,拙朴的小篓子,一方艳红的封纸,素雅中跳出一抹亮丽。这种美学品位,看似不经意的素面朝天,其实'不经意’中有深不可测的文化积淀,我们学建筑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美学上的启发和灵感。”后来,在清华建筑系讲课时,父亲也谈到过自己在六必居的感受。

④随后我们来到内联升,这里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了。店门前红柱黄瓦,描金绘彩,与六必居典雅素净的风格迥然相异。梁先生说:“最早的店主开的是家朝靴店。取名内联升,即平步青云、连升三级的意思。朝中官员对内联升趋之若鹜,老板生意如日中天。”父亲说:“这就对了,店铺装潢和内联升风格完全协调,俗艳到极致也是一种美。”现在看来,这倒让我想起了父亲和梁先生一起提出的那个保留老北京历史古韵的“大北京”方案。他们主张在首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建设中,要保护北京传统的古城格局和风貌。

⑤离内联升不远处就是瑞蚨祥绸缎庄了。第二代传人孟洛川在光绪十九年进京闯天下,到民国初年就已经扩张为京城最大的绸缎庄。“什么叫瑞蚨祥?”我问父亲。“瑞蚨祥是这家铺子的名字,就好像你的名字叫陈贝蒂,爸爸的名字叫陈占祥。”我对父亲的回答不以为然。“可是,为什么叫这个名?为什么卖布的商店里要有一个大虫子?”我还是不停地刨根问底。“大虫子?”梁先生哈哈大笑,指着瑞蚨祥的大门匾说,“你说对了,这个'虫’和这个'夫’加起来念'蚨’,它就是一种虫子。是古时候传说的神虫,一母一子。孩子如果要飞远了,母亲就把自己身上的血涂在它身上。这样,不管孩子飞多远,永远都不会忘记母亲的气味,永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古人把蚨比喻成铜钱。瑞呢,就是多的意思。祥呢,当然是吉祥,是好的意思。你说说,瑞蚨祥是什么意思?”我终于弄明白了瑞蚨祥的意思,非常高兴地说,“噢,瑞蚨祥就是财迷脑袋壳的意思!”梁先生大笑起来,并告诉父亲,天安门前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由瑞蚨祥提供的布料。

⑥傍晚时,父亲邀梁先生去便宜坊吃烤鸭。梁先生却建议说:“没吃过大栅栏的小吃,就不算来过北京。咱们今天就在小摊上吃个酒足饭饱。”我记得那是一辆有轮子的车子,中间的方玻璃罩子里,放着砧板、各式调料和羊肚,罩子外侧有一口冒着蒸汽的大锅。大家坐在四周的条凳上,就着跟前一尺来宽的“桌面”吃起了老北京的爆肚,两个蓝边大海碗放到了梁伯伯和父亲跟前。头带褐色毡帽、颈上搭了一条白毛巾的老板,对他们两位身着长呢大衣、戴眼镜的客人格外地殷勤关照,不时笑眯眯地向他俩询问:“再来点麻酱?添点香菜不?辣椒油?”……父亲是第一次吃爆肚,而且是在小摊上,吃得不亦乐乎,梁先生还特地让老板烫了一小壶二锅头,我看着那些黑乎乎的爆肚皱起了眉。不远处的一个摊位上飘来阵阵甜香,我扭着脖子向那边张望着。父亲起身走过去,不一会儿就端着一个小碗向我走来,“快尝尝,这个你一定喜欢。”梁先生看了看说:“杏仁茶!又香又甜的杏仁茶!”我连忙接过来喝了一口,果然很好吃。白色乳浆一样的杏仁茶,碗面还撒了几点红色的山楂糕粒红白相间,比爆肚好看多了。

⑦吃着爆肚,喝着二锅头,梁先生和父亲讲起了大栅栏,全聚德吊炉烤鸭和便宜坊焖炉烤鸭的区别,皇上御笔题字的前门都一处……连围着摊子吃爆肚的短褐穿结的客人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他们关于天桥大栅栏的话题。吃完爆肚,梁先生为我在小摊上买了一包姜汁麻花。麻花又薄又脆,外面挂了一层黏黏的姜汁味道的糖稀,洒了一些芝麻。这是我一生难忘的美味,因为此后我再也不曾吃到过这种麻花。

⑧古老的北京是一座活的历史博物馆。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像它这样,孕育着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取材于陈愉庆《多少往事烟雨中》)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详细地介绍了六必居商铺内的陈设和商品,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

B.相比较风格华丽俗艳的内联升鞋店,父亲更喜欢典雅素净的六必居酱菜店。

C.“我”更喜欢香甜可口且红白相间的杏仁茶,这是孩子视角里的北京文化。

D.第⑦段中作者说再也没有吃到那种麻花,表达对老北京小吃的喜爱和怀念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知识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见唐代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说走马看花。孟郊是“苦吟诗人”的代表,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B.爱不释手:见南朝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我们学过的《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

C.不亦乐乎:见《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共二十篇,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短褐穿结:见东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潜,自号“五柳先生”,去世后,朝廷给予“靖节”的谥号,是中国第一位山水诗人。

8.作者在素材的组织和剪裁方面别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章开头说逛大栅栏“是我一生中清晰而快乐的记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答案】

6.B

7.D

8.①以行踪为线索移步换景。从劝业场、六必居、内联升、瑞蚨祥、张一元一直到小吃摊,脉络清晰。②点面结合。文中作者选取六必居、内联升和瑞蚨祥具有代表性的三处老字号,以点带面,展现了大栅栏以至整个古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③详略得当。作者详写六必居、内联升、瑞蚨祥,而对劝业场、张一元等一带而过。

9.①内容上,概括了老北京的传统陈设、历史文化故事和美味食品等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主旨上,突出这些经历给作者带来美好的享受。作者感受到老北京厚重的文化韵味和魅力。(或表达了作者对老北京厚重的文化韵味和魅力的喜爱。)③结构上,总领全文。④阅读效果上,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一)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着,乃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垆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红倚翠偎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人烧大烟一样的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不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文二)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下列对本文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用词精炼,语言优美,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描写秋的美丽景色。

B.本文由秋天的黄昏写起,后联想传统之秋的“肃杀、凄凉”之味,再表达对气象磅礴、成熟温和的秋意秋味的喜爱。

C.作者在文中将雪茄与鸦片做对比,认为鸦片的味道比雪茄更烈,在烟灯上烧出的哔剥的声音,颇有一种诗意。

D.四时之中,作者最爱秋,其原因是秋天最适合寻欢作乐。

7.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天的况味》一文首段,作者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并用大量笔墨,写出了其抽烟时候“烟”轻松自由的特点,表现出其“情绪”悠然如秋之意味。

B.《秋天的况味》一文中,林语堂先生认为秋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二是如秋林古气磅礴气象,甚至于如老气横秋骂人般的秋林古色之滋味。

C.两篇选文都是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心中秋的味道。《故都的秋》深刻厚重,蕴藏着孤独忧郁,充满了悲凉的美感;《秋天的况味》笔调幽默,写出了作者达观清淡的生活态度,氤氲着舒缓的文人情调。

D.《秋天的况味》后半部分,作者同样写出了秋的意境,不过这次的意图与开头大不相同,主要是表现自己对“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秋之意味的喜爱与沉醉。

8.对比手法在两篇选文中的运用十分突出,请各举出一处并作分析。

9.林语堂说“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接着引用邓肯的话说,“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请结合文章谈谈对“秋”和“人生”的理解。

【答案】

6.B

7.B

8.参考示例:《秋天的况味》:与传统诗文中的秋对比,不同于传统诗文中肃杀凄凉的秋,而是古色苍茏的秋,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痴迷、钟情。与春夏冬季节对比,不同于春的阳气勃勃、夏的炎烈迫人、冬的枯槁凋零,秋更有磅礴气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痴迷、钟情。初秋晚秋对比,不是晚秋的凛冽萧瑟,而是令人赏乐的、温和的初秋,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偏爱、痴迷、钟情。(以上任选一点)《故都的秋》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写出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林语堂的秋天既是指自然界的秋天,也指人生命中的秋天。“秋”是一年四时里最好的季节,它能带给人以快乐;人生中年阶段相当于一年四时的秋天,是人生的“纯熟”期,作者借对赞美“秋天”,表达自己对人之中年的礼赞。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点评:视听结合,俯仰生姿,又着以色彩相映,再添想象之笔,将小院秋意营造得鲜明浓郁而富有层次,展现出故都之秋的清幽冷寂与萧瑟悲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点评:作者巧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寓情于景,将平常景物描绘得生机盎然,蕴含着作者在苦难中对生命的热爱与希冀,昭示着他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四、(2020·陕西宝鸡期中)闽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鲁迅先生

巴金

①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站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

②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慈祥的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

③我还记得在乌云盖天的日子,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把他的片语只字当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在香火烧得很旺,咒语念得很响的时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动权威”,做了先生的“死敌”,连纪念先生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在作协分会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我经常在园子里劳动,拔野草,通阴沟。一个窄小的“煤气闸”充当我们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挤在一起写“交代”。我有时写不出什么,就放下笔空想。我没有权利拜神,可是我会想到我所接触过的鲁迅先生。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别。我同七八千群众伴送他到墓地。在幕色苍茫中我看见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在“牛棚”的一个角落,我又看见了他。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

④我想的还是从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

⑤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向先生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成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

⑥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么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可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导下编辑一份刊物,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困难,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下去,我很难过。”

⑦“忘记我!”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说是“决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仿佛自己受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

⑧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教恨,敢说,敢做,敢追求……但当先生的言论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纪念被垄断的时候,我有没有站出来讲过一句话?我被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

⑨“忘记我!”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我会牢牢记佳这个教训。

⑩若干年来我听见人们在议论: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当然我们都希望先生活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先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样。但是先生始终是先生。

⑪如果先生活着,他决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充沛。

B.第⑧自然段将“我”和鲁迅的行为对比,一方面赞扬了鲁迅先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勇于反思的精神。

C.鲁迅要求“忘记我”,巴金表示“决不忘记”。尽管鲁迅曾关照过他,但他最终还是背叛了鲁迅。

D.第②自然段划线句运用肖像描写的手法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遗容,传神地勾勒出鲁迅先生宁静而安详的样貌。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C项,“他最终还是背叛了鲁迅”错误。从“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我会牢牢记佳这个教训”可知,作者“决不忘记”是为了记住鲁迅先生的精神。故选C。

2.请概括本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答案】①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普通人;②关爱青年;③做人处事认真负责;④追求真理(讲真话),言行一致。超然客公众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从第③段中“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处可看出,鲁迅先生是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普通人;从第⑤段“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向先生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可看出鲁迅先生关爱青年;从第⑤段“《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成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可看出鲁迅先生做人处事认真负责;从第⑧段“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可看出鲁迅先生追求真理,言行一致。

3.文中多次提到鲁迅先生的遗言“忘记我”,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鲁迅先生希望被忘记,是因为他不愿意死后被“奉为神明”,著作被人利用;同时他也期待新人应有新的生活。②体现了巴金对鲁迅深切的怀念和自责。③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强化文章情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找到写鲁迅“忘记我”的相关语句。如第①段中“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第⑦中“'忘记我! ’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鲁迅先生希望被忘记,是因为他不愿意死后被“奉为神明”,著作被人利用;同时他也期待新人应有新的生活。从第⑨段中“'忘记我!’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我会牢牢记佳这个教训”,这些语句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体现了巴金对鲁迅深切的怀念和自责,升华强化了文章情感。


命题趋势分析

考点:分析结构思路

(一)整体思路的分析概括

答题步骤:【四字诀】

1.明——明确题材,把握全貌   2.圈——圈点勾画,抓关键语

3.抓——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4.合——合并段落,概括要点

答题模板: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散文线索题:

①时空缀“线”法:②以物求“线”法:③反复出“线”法    ④标题判“线”法

⑤以情导“线”法,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线索。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

(二)局部思路的分析概括

1.开头句段的作用

①开篇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呼应题目,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奠定感情基调。

②引起下文,与下文形成对照,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暗示下文。

③奠定基调,开篇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情感。④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⑤景物开篇,烘托渲染

2.中间句段作用

①中间段比较短,只有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照应开头的作用;呼应结尾的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引领、引起下文的作用。

②中间段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主要物象或议论的与情感有关的事情,除结构作用外,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有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结尾句段作用

①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②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③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4.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5.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在表达效果上,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句段作用”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1)内容角度: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等有哪些作用。

(2)结构角度: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不可机械照抄。如“承上启下”必须写出承上什么内容,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3)表现手法:①句段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②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无穷等作用。

答题模板:

(1)结构类:①开门见山,总领下文。②引起下文: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

③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下文……;由……过渡到……

④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全文……的主旨;卒章显志,表达了……

⑤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n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了高潮。

(2)内容类:是为了写……(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者……的感情,营造了……的氛围,奠定了……的感情基调。

(3)表达效果和表达技巧类

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特殊效果须结合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

(4)读者角度

设置……的悬念,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强化读者印象;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专练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念北平

林海音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春光明媚,一骑小驴,把我们带到西山,从香山双清别墅的后面绕出去,往上爬,大家在打赌,能不能爬上“鬼见愁”的那个山头。我常常念叨“鬼见愁”那块地方,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

春天的下午,有时风沙也很大,风是从哪儿吹来的呢?从蒙古那边吹来的吗?从居庸关外那边吹来的吗?春风发狂,把细沙送进了你的眼睛、鼻子和嘴里。出一趟门,赶上风,回来后,上牙打打下牙试试,咯咯吱吱的,全是沙子,真是牙碜。“牙碜”是北平俗话,它常被用在人们的谈话里。比如说:

“瞧,我这两天碰的事儿都别扭,真是,喝凉水都牙碜!”——比喻事不顺心。

“大姑娘哪兴这么说话,也不嫌牙碜!”——比喻言语粗鄙。

别用手指甲划玻璃好不好,声儿听着牙碜!”——形容令人起寒战的感觉。

“这饭怎么吃着这么牙碜!掺了沙子啦!”——形容咀嚼不适的感觉。

春天看芍药牡丹,是富贵花。中山公园的花事,先是芍药,一池一畦地开,跟着就是牡丹。灯下看牡丹,像灯下观美人一样,可以细细地品赏,或者花前痴望。一株牡丹一个样儿,一个名儿,什么“粉面金刚”“二乔”“金盆落月”。牡丹都是土栽,不是盆栽,是露天的,春天无雨不怕,就是怕春风。有时一夜狂风肆虐,把牡丹糟蹋得不成样子。几阵狂风就扫尽了春意,寻春莫迟,春在北平是这样的短促呀!

许多夏季的黄昏,我们都在太庙静穆的松林下消磨,听夏蝉长鸣,懒洋洋地倒在藤椅里。享受安静,并不要多说话,仰望松林上的天空,只要清淡地喝几口香片茶。各人拿一本心爱的书看吧,或者起来走走,去看看那几只随着季节而来的灰鹤。不是故意到太庙来充文雅,实在是比邻中山公园的情调,有时太嫌热闹了,偶尔也要躲在太庙里享受清福。但是太庙早早就要关门了,阵地不得不转移到中山公园去,那里有同样的松林,同样的茶座,可以坐到很久,一直到繁星满天,茶房收拾桌椅,我们才做最后离园的客人。

最不能忘怀的是“说时迟,那时快”的暴雨,西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一阵骤雨洗净了世间的污浊,有时不到一小时的工夫,太阳又出来了,土的气息被太阳蒸发出来,那种味道至今还感到熟悉和亲切。我喜欢看雨后的红墙和黄绿琉璃瓦,雨后赶到北海划小船最写意。转过了北池子,经过景山前的文津街,是到北海的必经之路。文津街是北平城里我最喜爱的一条路,走过那里,令人顿生怀古幽情。

北平的春天,虽然稍纵即逝,秋日却长,从树叶转黄到水面结冰,都是秋的领域。秋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水果上市。水果的种类与号称“果之王国”的台湾相比,并不逊色,且犹有过之。比如枣,像这里的桂圆一样普遍,但是花样却多,郎家园、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却不是单调的桂圆可以比得了。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掰两截,水都不流,才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无渣。鸭儿广,赛豆腐。秋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合不上嘴。它们都是秋之果。

北平的水果贩最会吆唤,你看他放下担子,一手插腰,一手捂着耳朵,仰起头来便是一长串的吆唤。婉转的唤声里,包括名称、产地、味道、价格,真是意味深长。

西来顺门前,如果摆出那两面大镜子的招牌——用红漆一面写着“涮”,一面写着“烤”,便告诉人,秋来了。从那时起,口外的羊,一天不知要运来多少只,才供得上北平人的馋嘴咧!

北平的秋天,说是秋风萧索,未免太凄凉!如果走到熙熙攘攘的西单牌楼,远远地就闻见炒栗子香。向南移步要出宣武门的话,一路上是烤肉香。到了宛老五的门前,不由得你闻香下马。胖胖的老五,早就堵着房门告诉我:“还要等四十多人哪!”羊肉的膻,栗子的香,在我的回忆中,是最足以代表北平季节变换的气味了!

每年的秋天,都要有几次郊游,觅秋的先知先觉者,大半是青年学生,他们带来西山红叶已红透的消息,我们便计划前往。星期天,海淀道上寻秋的人络绎于途。带几片红叶夹在书里,好像成了习惯。看红叶,听松涛,或者把牛肉带到山上去,吃真正的松枝烤肉吧!

结束这一年最后一次的郊游,秋更深了。年轻人又去试探北海漪澜堂阴暗处的冰冻了。如履薄冰吗?不,可以溜喽!于是我们从床底下捡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弹去灰尘,擦亮它,静待升火出发,这时洋炉子已经装上了。秋走远了。

这时,正是北平的初冬,围炉夜话,窗外也许下着鹅毛大雪。买一个赛梨的萝卜来消夜吧。“心里美”是一种绿皮红瓤的,清脆可口。有时炉火将尽,夜已深沉,胡同里传出盲者凄凉的笛声。把毛毯裹住腿,呵笔为文,是常有的事。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不过,今年北平虽然风云依然,景物还在,可是还有几人能有闲情对景述怀呢!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牙碜”这一北京俗语的描写,和《故都的秋》中的“一层秋雨一层凉”有异曲同工之妙。

B. 作者对北平水果贩的描写,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

C. 文章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角度书写了北平的夏季,充满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息与生活情趣。

D. 文章在对夏季的描写中选择了蝉这个意象,简洁生动,与“蝉噪林逾静”一样具有以声衬静的作用。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总领全文,以比喻、感叹等方式,定下了全篇深情怀念的感情基调。

B. 文章书写北京的春夏秋冬,详略得当,含蓄又磅礴,含有一种特别的京味儿。

C. 文章在书写琐事时饱含温情,结尾委婉含蓄,强化了对北平最深情的怀念。

D. 文章语言平易明白,情切自然,读来不费劲,平常的情感与写实的描述相得益彰。

8. 本文构思精巧,多线串珠,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由哪些线索串联。

9. 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同样写身在北平的闲坐喝茶,林海音用的人称是“我们”,郁达夫用的人称是“你”“我”,请简要分析其不同的效果。

【答案】6. B    7. C    

8. ①空间上的线索是北平这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地点或“我”这个从小在北平长大的人的行踪。

②时间上的线索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③情感上的线索是作者对北平的苦苦怀念与深深喜爱。    

9. ①林海音写在夏季,在公园中闲坐喝茶,“我们”说明这场逸事有同伴一起,体现出对有同样雅趣的志同道合的同伴的怀念。

②郁达夫写秋季,在租的院子中闲坐喝茶。先用第二人称“你”,让读者产生代入其中看天色、听鸽声、数日光的体验感,如同与读者当面对话,显得更真切自然;再用第一人称“我”陈述对牵牛花的颜色、陪衬的偏爱,体现作者本身的文人意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同的声音  

肖复兴

(1)胡同的声音,就是胡同里的叫卖声,北京人管它叫吆喝声。稍微上了点儿年纪的北京人,谁没有在胡同里听见过吆喝声呢?有了串街走巷的小贩那些花样迭出的吆喝声,才让一直安静甚至有点儿死气沉沉的胡同,一下子有了生气。

(2)有的吆喝声,真的就是一首好听又上口的歌谣。比如,过年的时候,卖年画春联的小贩的吆喝:“街门对,屋门对,买横批,饶喜字。揭门神,请灶王,挂钱儿,闹几张。买的买,捎的捎,都是好纸好颜料。东一张,西一张,贴在屋里亮堂堂……”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这里吆喝的“闹”就是买的意思,他不说买,而是说“闹”,是只有老北京人听着才能够体会得到的亲切劲儿。

(3)再比如,秋天卖秋果的小贩吆喝:“秋的来,海棠来,没有虫儿来;黑的来,糖枣来,没有核儿来……”用最简单却又最形象的语音,把要卖的海棠和黑枣的优点突显了出来。

(4)再比如,夏天卖酸梅汤的小酸吆喝声:“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闹一碗尝一尝!”小贩手里打着小铜板做的冰盏,就跟说快板书一样,颇有些自得其乐的意思。

……

(5)这些吆喝声,真的太遗憾了,由于年龄的限制,我没听到过。这几个例子,都是从光绪年间蔡省吾的《一岁货声》中看到的。对这样的吆喝声,除了《一岁货声》,在其他书中,我只要是看见了,赶忙记下来。我觉得这应该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研究老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种带有声音的注脚。

(6)比如卖菜的小贩不会只是单摆浮搁地喊出所要卖的菜的菜名,总要给所要卖的蔬菜前面加一个修饰语,就像往头上加一顶漂亮的帽子,如果只是吆喝所要卖的莱的菜名,也得像是侯宝林相声里说的“茄子扁豆架冬瓜,胡萝卜卞萝卜白萝卜水萝卜带嫩秧的小萝卜……”一串连在一起的贯口,一口气的吆喝出来,水银泻地。

(7)即便只是很普通的马牙枣呢,小贩也得特别的吆喝说:“树熟的大红枣来——”强调他的枣绝对不是捂红的。

(8)哪怕只是一碗豆腐脑呢,小贩也要加上一句:“宽卤的豆腐脑,热的呀——一个“宽”字,一个“热”字,把他家的豆腐脑好的地方,言简意赅,说得突出,又恰当,吆喝得抑扬顿挫,那么的诱人。

(9)哪怕是冬天里到处都在卖的糖葫芦呢,小贼们都会这样叫喊;“冰糖荫芦,刚蘸得的——”让你听得出“冰糖”和“刚蘸得”,是他要突出的效果。

(10)再看卖的哪怕是再简单的樱桃呢,再笨拙的小贩,也会加上一个修饰词;“带把儿的樱桃来—”想到齐白石画的那些鲜艳欲滴的樱桃,哪一个不是带把儿的呢?你就得佩服这些小贩们的审美心理,是和齐白石一样的。一个“带把儿”的樱桃,就像是带露折花一样,那么的可爱了起来。

(11)我真的对这样的吆喝声充满兴趣,对这些小贩殿很是佩服。他们不仅将卖货声吆喝得那样悠扬悦耳,还让这样吆喝的词语那样有琢磨的嚼劲儿。可以设想,在以往的岁月里,如果缺少了这样丰富多彩的吆喝声,胡同里只是风声雨声,倒泔水的哗哗声,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该会少了多少的精神气儿,如今的老人们又会少了多少怀旧色彩的回忆?

(12)吆喝声,尽管里面有不少美好的韵味在,但在时过境迁之后怀旧情绪的泛滥中,很容易被美化。毕竟吆喝声不是音乐,不是诗,是底层人为生活而奔波发出的声音,内含人生况味,和诗人笔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和《天咫偶闻》里记载皇上八月隔墙听到吆喝声而写下的诗句“黄叶满街秋巷静,隔墙声唤卖酸梨”并不一样。

(13)读到的很多关于吆喝声的诗句,其中有这样两首,让我为之心里一动。

(14)一首是夏仁虎《旧京秋词》中一句“可怜三十六饽饽,霜重风凄唤奈何”,让我感动。下面还有一句注解:“夜闻卖硬面饽饽声最凄惋。”起码这里面触摸到了吆喝声中的人生的无奈与心酸的痛点。

(15)一首是金煌《京师新乐府》中的一首《卖饽饽》:“卖饽饽,携柳筐,老翁履弊衣无裳,风霜雪虐冻难耐,穷巷锔立如蚕僵。卖饽饽,深夜唤,二更人家灯火灿,三更四更睡味浓,梦中黄粱熟又半……”写那寒夜里吆喝着卖饽饽的老人凄凉的情景,让我感动,想想在那些物质贫寒天气又寒冷的夜晚,那吆喝声,诗意是让位于夏仁虎所说的“凄惋”和金煌所言的“难耐”。人生中沉重的那一部分,世事苍凉的那一部分,往往弥散在夜半风寒霜重甚至雨雪飘时这样的吆喝声中。

(16)蔡省吾在《一岁货声》的自序中说:“一岁之货声中,可以辨多味,知勤苦,纪风土,存时令,自食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鲜也。”

(17)这一番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我们,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他道出了胡同里的吆喝声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起码包括有怀旧的多愁,前辈的辛劳。风土人情和气节时令民俗的钩沉这样四部分。尽管随着时代的大踏步前进。胡同的大量消失,这种农耕时代诞生的吆喝之声,已经基本消失殆尽。但是,如果我们认同蔡省吾一百多年以前对吆喝之声的论述,那么,起码他所说的这四点,依然可以让我们存有对吆喝之声的一份认知和情感,以及对它们深入一些的研究。其意义与价值,“固非浅鲜也”,便会让我们像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一样,珍视并珍存它们。它们曾经是胡同的声音,也是历史的一种特别的回音。

(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贩申街走巷,吆喝声花样迭出,给极为安静的胡同增添了生气,这种叫卖声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是熟悉而亲切的。

B. 北京胡同的吆喝声与歌谣、快板书、相声的贯口等多种民间艺术有相似之处,是研究老北京文化不可忽视的内容。

C. 作者引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以此说明诗人因为怀旧而美化吆喝声,不能理解底层人生活的无奈与心酸。

D.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胡同的吆喝声基本消失殆尽,但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值得我们珍惜并深入研究。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整体结构层次清晰,先是介绍北京胡同丰富多彩的吆喝声,然后围绕吆喝声展开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体验与理性思考。

B. 作者对北京胡同吆喝声的描写,细节饱满,生动传神,使人如闻其声;对吆喝声的赏析,恰当精炼,有利于读者深刻领会其中的韵味。

C. 本文书写了吆喝声与北京老百姓的密切联系,这种对物与人之间关联的追索与思考,与贾平凹的散文《秦腔》相似,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D. 本文与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构思基本一致,将写作对象置于时间和空间的对话中,表达对个体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7. 作者描写了北京胡同吆喝声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8. 作家往往通过锤炼语言让文章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请在(12)~(15)段中从词语、句式两个方面举出相应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5. C    6. D    

7. ①声音特点:合辙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悠扬悦耳;②语言特点: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8. ①动词具有表现力,如“起码这里面触摸到了吆喝声中的人生的无奈与心酸的痛点”,“触摸”形象地写出诗歌内容对吆喝声中无奈与心酸的表达力度;②长句短句结合,如“毕竟吆喝声不是音乐,不是诗,是底层人为生活而奔波发出的声……”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写出吆喝声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秋向此时分

肖复兴

二十四节气中,有秋分和春分相对应,它们分别又是和立秋、立春相关联的。

也就是说,立秋和立春是秋天与春天的开始,秋分和春分则是说秋天和春天都各自过 去一半了。所谓“分”,是均等的平分。俗话说的平分秋色,是这个意思;清诗里说的“雁 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也是这个意思。

秋分到了,意味着深秋来临,和夏天里的仲夏是一种相同的气候象征。这时候是秋天 最好的时候,不冷不热,凉爽宜人,即便人们常说是“一场秋雨一场寒”,那秋雨再凉, 也是爽快的。在北京,这是一年四季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阳光明亮,却不再灼人。有 歌在唱:“那段盛夏灿烂过,长过一声叶落……”,叶落了,也是金黄色的,绛红色的,可 以作为书签,夹在季节的记忆里。

在北京,这时候是水果上市的时候,即便在以往交通不发达的日子里,没有南方水果,北京自己的水果品种也已经不少。《北平风物类征》引《春明采风志》中记载,就有“雅 尔梨、沙果梨、白梨、水梨、苹果、林擒、沙果、槟子、秋果、海棠、欧李、青柿、鲜枣、葡萄、晚桃、桃奴。又有带枝毛豆、果藕、红黄鸡冠花、西瓜”。这些水果中,有的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比如林擒果,如今到哪儿能买到?

这时候,北京城大街上会应时应令摆出许多大小摊子,专门卖水果,叫做“临节果摊儿”。当然,最集中也最热闹的,当属前门外的果子市。这是一条小街,北起鲜鱼口,南至珠市口,不过长一里地,却是果摊儿鳞次栉比,批发兼零售,如同现今西红门外的新发   地。《都门记略》一书中说:“果子市在前门东……列灯火如昼,出诸果陈列,充溢一市。”

这时候,北京大街上还有一景,便是卖糖炒栗子的。《都门琐记》里说:“每将晚,则 出巨锅,临街以糖炒之。”《燕京杂记》里说:“每日落上灯时,市上炒栗,火光相接,然  必营灶门外,致碍车马。”那是清末民初时的情景了,巨锅临街而火光相接,乃至妨碍交通,想必很是壮观。而且, 一街栗子飘香,是这时节最热烈而浓郁的香气,盖过了这时节的桂花香味扑鼻。

在老北京,这时候,大街上另有一景,是卖兔儿爷的。这种兔儿爷是用黄土加水和泥  做成的,烧干之后,涂上颜色,大小不一,造型不一,有的骑马,有的骑虎,有的穿着戏  装,扎着靠旗,摞成小山一样,堆放在摊子上卖,有竹枝词说“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  摆兔儿山。”这里说的佳节,是指中秋节,秋分节气是紧紧挨着中秋节的。今年更是如此,

秋分过后四天,便是中秋节。在以前的日子里,这时节不仅是月饼上市的时候,更是少不 了兔儿爷列阵的。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民间神话传说,是月宫里和嫦娥、吴刚、桂花树四 位一体的捣药的玉兔,大小也是一尊神仙,是要请回家供奉的呢。

如今的北京,这时节水果琳琅满目的情景依然还在;虽然不再是巨锅临街火光相接, 已经改成电火炉,但糖炒栗子香飘满街的情景依然还在。只是,兔儿爷有些沦落了。前两 天逛前门,在杨梅竹斜街上看到一家小店,店门的窗户上写着“北京兔儿爷”几个红色大 字,专门卖兔儿爷,其它地方还真的少见。如今,各种新潮的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偶占据了 市场。但兔儿爷这种带有我们民族与民俗特色的玩意儿,却是有故事可以娓娓道来的,是 和节气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呀。

又想起了那句诗:“雁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可以向此时分,雁也可以在明日去, 但是有些东西,不要也一起远去了呀!

文本二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中国总结出独有的二十四节气,农事稼穑、辛酸苦辣都融合在 一节一气之中,它并不是一种风花雪月,而是自然界节律变化的体现,与老百姓的生存息息相关。

二十四节气就像一本书,并且它不是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包罗了丰富的民俗,如同百 姓生活的缩影,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和情感总结出来的。这些民俗不仅是生活的外在体现, 也是文化的升华,化在生活之上,与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影响着我们对于未来和  过去的认知。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二十四节气的更替里走过来的,谁也逃脱不了,没有二十四节气的 时间流转,就没有我们自己经过的生命,没有一天天、 一年年的年岁增长,我们生命的形成也是跟二十四节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节气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自身生命的一种 认识。就像春分节气是生机勃勃的气象,大暑节气如同人的壮年时期,秋分节气恰如人的 中年,大雪节气宛如人生暮年,二十四节气也对应着人生的四季。

(节选自肖复兴《忆老北京的节气物语》)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诗句“秋向此时分”为题,富有诗意美;同时也巧妙点明了文章围绕“秋分”来选取典型材料的特点。

B. 文章依次写了秋分时节的水果品类、果子市、糖炒栗子、兔儿爷等,真实生动地折射出老北京的生活风貌。

C. 二十四节气浓缩了农事稼穑、特色风物、民风民俗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今天 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D. 两则文本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分别抒写了秋分时节世俗生活气象和作者对秋分节 气的丰富体验及深刻感悟。

7. 下列对本文引用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北平风物类征》引用《春明采风志》中关于水果的记载,列举非常详尽,展现了老北京水果品类之丰富。

B. 文章引用《都门琐记》《燕京杂记》的记载,重现了清末民初时卖糖炒栗子的场景,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C. 文本一开篇与结尾引用诗句“雁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为文章平添诗意,也都表达了叹惋和希望的情感。超然客公众号

D.作者善于旁征博引,引诗词、歌谣、俗语等,丰富了文章内容;引文献资料,使文章富有历史和文化的意蕴。

8. 相比果子市、糖炒栗子,作者为何用较多笔墨写兔儿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 请结合两则文本,从内容方面点评下面这首书写秋分的歌谣。(6分)


秋 分

昼夜均,寒暑平

一半微凉,一半秋阳

一半热烈,一半清朗

一场雨,一朝寒

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秋燥养阴,红柿当季

甜枣满仓,石榴清肺

闻果香,念旧事

祭秋月,竖俏蛋

人生恰如秋分,生活恰如其分

一半烟火, 一半清欢

一半清醒, 一半释然

【答案】6.D   7.C.

8.①兔儿爷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民间神话传说,是月宫里和嫦娥、吴刚、桂花树四位一体的捣药的玉兔,是有故事的,是和节气密切联系的,是带有我们民族与民俗特色的。

②如今的北京,秋分时节水果琳琅满目、糖炒栗子香飘满街的情景依然还在,兔儿爷却沦落了。

③通过对秋分时节兔儿爷列阵生动细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代表秋分民俗的兔儿爷的喜爱,对其沦落的惋惜,表达了对保护我们民族民俗文化传统的深情厚望。

(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大意对即可)

9. ①歌谣点明了秋分这一节气的自然节律特点,昼夜平分,冷热均衡。  

②歌谣书写了秋分节气特有的诸多的风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 “祭秋月,竖俏蛋”等等,有的是百姓生活的缩影,如“闻果香,念旧事”;有的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如“秋燥养阴”“石榴清肺,早卧晚起”。

③歌谣书写了秋分这一节气带给人的生活与生命的体验。“人生恰如秋分,生活恰如其分;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一半清醒,一半释然”,生命的绚烂与淡泊,人生的酸甜苦辣、喜乐悲伤,恰如秋分,均衡存在,对此,我们既需要拥有清醒的认知,亦能释然接纳。(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