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领导班子成员(上)

 A松毛岭634高地 2024-04-07 发布于山东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   出身农民家庭,本村私塾教师。

杨秀清,广西桂平县人,出身农民家庭,烧炭工人。

萧朝贵,广西桂平县人,出身农民家庭,烧炭工人。

冯云山,广东花县人,   出身农民家庭,村塾老师,洪之表弟。

韦昌辉,广西桂平县人,地主出身,     壮族。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   出身农民家庭,客家人。

洪仁玕,广东花县人,   出身农民家庭,村塾老师,洪之族第。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一、历史背景

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1、鸦片战争的耗费和战败赔款的摊派,赋税倍增,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本已尖锐的社会矛盾激化。以至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鸦片战争中,两广、湖南等地区遭受骚扰和危害最深。

    ①从这三省征调兵力和粮饷最多,战后又就地裁遣兵勇,遂使这些地区的无业游民和散兵游勇急剧增多,社会严重动荡不安。

    ②各地中小规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天地会反清起义尤为活跃。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湘南举兵的天地会武装进入广西,召集当地饥民和游民开展“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反抗斗争。

    这种情况,恰好成为洪秀全、冯云山发展拜上帝会和开展反清武装起义的有利条件。

二、洪、冯创教、传教,聚积力量,准备起义

     1、身世和经历: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出身普通农民家庭,18岁时被聘为本村私塾教师。

    他从16岁起,先后4次参加科举考试,希望通过科举功名挤进官场,但都失败了,一次次名落孙山的打击使他受到难以承受的刺激。第四次考试(1843年)失败使他醒悟到科举制度的腐败,激起了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开始把个人的坎坷遭遇同当时社会制度的腐败、人民群众的苦难联系起来,促使他决心同科举功名决裂,而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创立拜上帝会

    最后一次考试失败后,洪思想极度空虚,对黑暗现实更为憎恨。此时,他在离家乡15公里的一个客家村的私塾里教书,开始阅读他到广州考试时得到的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书。他被书中的上帝是“真神”,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彼此应该平等,大家都应敬拜上帝而不敬鬼神和偶像等说教所吸引,开始虔诚的祈祷上帝,创立“拜上帝会(教)”,并假托上帝是“天父”,耶稣是上帝的长子——“天兄”,自己是“天父”的次子,“天兄”的弟弟——“天弟”,下凡救世。他毅然砸掉了私塾中的孔子牌位,表示与崇拜偶像的旧世界决裂。其族弟洪仁玕、表兄弟冯云山都是村塾教师,一起加入了拜上帝会。

    3、传教壮大力量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1844年5月)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传教,但是经过半年的努力而收效甚微。洪返回广东,冯辗转到桂平县西北的紫荆山区,一面教书,一面传教,积极发展上帝会教众。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发展了2000多人,信徒遍及桂平、平南、武宣、贵县等地。

    在冯传教的同时,洪在家乡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为太平天国起义准备了思想基础(或曰理论武器)。1847年8月(道光二十七年七月)来到紫荆山区与冯会合,一起发展拜上帝会势力,领导信徒捣毁神像和庙宇,打击了封建神权,引起了当地地主团练的注意和警觉,遭其阻挠和镇压。

     1848年1月(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团练头子王作新勾结官府,把冯云山逮捕关进桂平县狱。1848年10月(道光二十八年九月),拜上帝会组织力量将冯营救出来。拜上帝会在营救冯的斗争中壮大了力量,逐渐形成了由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杨、萧二人都是烧炭工人,勇于任事,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在冯被捕、洪暂避广东时期,他俩分别假托天父、天兄下凡附体,发号施令,担负起了领导责任,使人心涣散的拜上帝会成员稳定了情绪,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韦昌辉家居桂平县金田村,地主出身,壮族,因受当地大族欺侮,举家加入拜上帝会。

    石达开家居贵县那帮村,客家人。祖上由广东和平县迁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贵县土著逐赶客家人(此处的客家人多是由广东梅县、福建、江西等地移居而来),年仅十七八岁的石达开在械斗中失败,无家可归,带领一些客家人投奔了拜上帝会。

    4、准备起义

    道光二十八年至三十年(1848—1850年),广西连年饥荒,各地起义连绵不断。洪看到起义时机成熟,遂在三十年春加紧准备武装起义。恰在此时,道光帝于二月(1850年3月)死去,第四子奕泞即位,以翌年为咸丰元年(1851年)。

三、金田起义

    道光三十年六月(1850年7月),洪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的会众变卖家产,于十月(11月)金田村“团营”(集中编练队伍)。不久,各地会众约1万余人相继到达,分别编成男营、女营,禁止个人私有财产,并将变卖家财所得的金钱银两全部上缴“圣库”,实行衣食零用均由圣库供给的圣库制度。

    金田村“团营”的会众,在与前来围剿的团练和清军的战斗,初步建成了一支以军、师、旅、卒、两为编制的太平军。清廷急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等地调兵遣将到紫荆山区镇压,均遭失败。

    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是洪38岁生日。当天,洪率众在金田村誓师,宣布起义,“正号”太平天国元年。

    天平军全体将士留起头发(故有“长毛”之称),换上新的服装,头包红巾,标志着清朝统治势不两立。当时活跃在桂平附近的天地会首领率众投奔太平军,声威大壮。

四、武装进攻与定都南京、建立政权

    1.1851年3月23日(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洪在广西武宣东乡宣布“登基”,称天王。9月,太平军打破清军的堵截和包围,一举攻克永安州。

    2.永安封王建制

    太平军在永安驻守半年之久,进行封王建制和整顿军纪等军政建设工作。

     洪秀全封王:

    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

    封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

    封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

    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

    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

    所封诸王皆受东王杨秀清节制。

    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政权初具规模,有利于起义的发展。但是封建王制仍是按照封建制度的模式构建太平天国军政合一的政权体制,这表明这个小生产的局限性使这支农民起义军还提不出建设新政权的新蓝图,只能是建立一个新王朝。

    3.突围北上

    1852年4月(咸丰二年三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于6月3日攻克广西、东北重镇全州。南王冯云山在激战中中炮阵亡。

    由全州进入湖南,再到湖北,沿途发布“灭满兴汉”文告,号召民众,壮大力量。1952年9月西王萧朝贵率军袭取长沙,不幸中炮牺牲。1952年12月攻克岳州。12月下旬攻克汉阳、汉口。1853年1月攻克武昌。此时太平军已发展到二十多万人,有步兵、工程兵和水师。

    4.攻克南京,定都天京

    1853年2月,太平军自武汉兵分水陆两路,顺江而下,直趋南京,沿途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重镇。

    1853年3月19日,攻克南京外城,斩两江总督陆建灜。20日破内城,太平天国布告安民,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天国政权建立。

    太平军乘胜攻占镇江、扬州、瓜洲、浦口等军事要地,派重兵把守以拱卫天京。

    这一系列的胜利打得清廷政权地动山摇。清政府急在南京城外和扬州城外建立江南和江北大营,钳制天京。

五、巩固扩大政权,北伐、西征和破围战

    1.北伐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实现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目标,自1853年5月至1855年3月,发动了历时2年的北伐战争。

北伐军2万多人,从扬州出发,经皖北入河南,从豫西渡黄河,挺进直隶(河北),迫近天津城郊。最后在清军的四面围剿下,以失败而告终。

    2.西征

    太平天国在北伐的同时,开始了大规模的西征,战略目标是夺取武汉、九江、安庆等军事重镇,以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1853年5月,西征军溯江西上,6月攻入江西,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进攻皖北,一路攻入湖北。1854年3月攻入湖南,遭到曾国藩组建的湘军的拼死抵抗。7月湘军开始全力反扑,西征军节节败退,从两湖地区一直退至江西九江坚守待援。天京急派石达开率大军增援,在湖口大败湘军水师,曾国藩逃至南昌困守。西征军大举反攻,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克武昌,到1856年3月,占领江西7府1州50余县,取得辉煌战绩。

    3.破围战

    1856年4月初,太平军击溃了清军江北大营,再克扬州。6月攻破江南大营。至此,解除了两大营对天京的威胁,达到了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及此后军事斗争的同时,各地各族民众纷纷举起反清斗争的旗帜,响应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而形成了江南天地会系统的反清起义、北方捻军起义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起义等三大势力。他们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天国在长江流域的军事斗争,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革命高潮。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势力,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