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侄文稿原文及译文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4-04-08 发布于内蒙古

原文: 《祭侄文稿》全名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译文: 原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祭於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常山作郡。俾尔传言。贼臣拥众不救。泉明(尔之)比者。携尔首榇。抚念摧切。魂而有知。”

创作背景: 《祭侄文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的,当时颜真卿的从侄颜季明在安史之乱中英勇抵抗叛军,最终被杀害,颜真卿因此写下这篇祭文。这篇文稿不仅是颜真卿对侄子的深深怀念,也是他对国家破碎、亲人罹难的悲痛之情的抒发。颜真卿在书写时,完全沉浸在情感之中,忘记了笔墨的工拙,因此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种表现方式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使得《祭侄文稿》成为了一件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艺术价值: 《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它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书法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情感力量。颜真卿以悲愤的心情写下这篇祭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得《祭侄文稿》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