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解析6: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究竟该如何理解?

 白桦树2008 2024-04-08 发布于内蒙古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究竟该如何理解?

                             扬州市新华中学  练恒军

图片

《中外历史纲要(上)》在第一单元两处提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图片

图片

但是教材和教参对于何为“多元一体”并没有详细的解释。

图片

针对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说的传统认识,苏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多元说”,形象的说法是“满天星斗”。

他认为: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的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处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在同一时期内,其他地区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各地发现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

苏秉琦先生在他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里,他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理论,将中国古文明的起源概括为六大区系:

(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6)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系各具特点又相互影响,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图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提出史前中国文化有着“重瓣花朵式”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

严文明教授也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个文化区,分别是: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甘青文化区、燕辽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和江浙文化区。

他认为,这几个文化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分层次的——中原文化区是花心,是第一个层;其他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是花瓣;在这五个文化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文化,则属于第三个层次。

严文明主编的《中华文化史》指出,各文化区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几大文化区或地方文明相互间如此之近,关系如此之密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一直存在互动关系。如果放宽视野,还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文化和不同族群之间交流与融合则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全方位地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着不同族群间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图片

综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指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多元格局;同时,各个地区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从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

参考文献:

甘阳 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赵辉《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的根本认识》

王巍《中国考古学百年史》

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

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

王巍《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李新伟《“多元一体”概念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

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化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