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医林误案》之四'治肾炎补肾劳而无功'“→四肢浮肿,小孩急性肾炎,中焦气化过程,小便黄少,起夜频繁,老年人口干,知母和苍术,细辛气化三焦停水,真武汤和附子汤,乌梅丸与黄连阿胶汤,干

 有缘者可网诊 2024-04-09 发布于江苏








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医案4】治肾炎补肾劳而无功

患者吴某,男,42岁,3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发现面目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并觉神疲纳少,腰腿酸软,小便黄少,就诊于某医院。小便常规检查: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1~4,血压160/100mmHg,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除肌内注射青霉素及口服利尿剂外,用中药知柏地黄汤加味内服。服后无效,反见腹胀纳呆,大便溏薄,怯冷,四末不温。后改用金匮肾气丸,以巴戟天、淫羊藿易桂附,并加白术、神曲之属。

一周后仍不见效果,自觉面部烘热,心烦不寐,乃改赴某医院求治。检查小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型4~9,血压180/100mmHg,仍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当时症见面目四肢微肿,四末欠温,颜面烘热,头昏胀痛,心烦不寐,腹胀纳呆,大便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稍数。证为湿热内阻,兼夹风阳,治以清热利湿,芳化息风。方用八正散、小蓟饮子合方加减:篇蓄、瞿麦、小蓟、竹叶、白茅根、玉米须、木通、焦山栀、藿香、佩兰、白蔻仁、连皮茯苓、钩藤。未用西药,一个月后小便复查:蛋白(+),白细胞0~3,红细胞1~3,血压130/80mmHg,临床症状消失。

(录自贵州省1980年招考中医研究生试题病案分析)

【作者辨析】

本证一再误治,关健在于错将西医肾小球肾炎认为中医之肾病。病在早期系由于劳倦伤脾,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内蕴、泛溢肌肤而四肢浮肿,其属水肿病、阳水证。治宜健脾利永,方如五苓散、五皮饮合方加减。但初诊误以脾病为肾病,用知柏地黄汤甘寒滋腻之剂补其肾阴,致湿邪壅滞,脾阳受困,健运无权,而见腹胀纳呆、大便溏薄、怯冷、四末不温。此时医者不解其为脾阳不伸、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致,证识病仍不离肾,误以“怯冷、四末不温”为肾阳不足,服用肾气丸加减。
以巴戟天、淫羊藿易附桂,表面似稳妥,但治疗大法已错,使湿邪更加蕴结不解,且湿郁化热,引动风阳,产生头面烘热、心烦不寐等证。其舌红润、苔黄腻为湿热之证,脉弦稍数为风阳上扰之象。证属湿热内阻,兼夹风阳,故以清热利湿、芳化息风之方,而临床症状消失,小便化验亦明显好转。

【体会】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病范畴,中医认为水肿病与肾脏关系密切,“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中医之脏象不同于西医之脏器,临证必须明脏腑。水肿病在肾者,多属阴水,其身肿面浮,腰以下尤甚,伴心悸、气促、腰酸重、尿量少等症,属肾阳衰微者四肢厥冷,怯寒神疲,脉沉细或沉迟;若久病阳损及阴,阴虚不能敛阳,虚阳扰动则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倦、头晕耳鸣、腰酸遗精、牙龈出血等症。足见此案既非肾阴不足,也非肾阳衰微,病在脾而误治其肾。此外,知柏地黄汤之类滋腻之剂对水肿病者亦应慎用,滋阴不当,乃滞水湿,确属久病阳损及阴,阴虚不能敛阳者,亦应补肾阳、滋阴液,兼利小便以去祛邪,不得单用甘寒滋腻之品,以防壅滞湿邪,阻困脾阳。


【村长解析】

吴某,42岁,三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发现面目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并觉神疲纳少,腰腿酸软,小便黄少。

“面目四肢浮肿

肿,有面目浮肿、眼睑肿、四肢浮肿,一身尽肿等情况。面目浮肿就是眼睛周围眼圈有水、有眼袋,按之凹陷,是气肿还是水肿?都是水肿。四肢是谁在管?当出现四肢肿的时候,首先想到什么?脾,脾主四肢,是脾气的问题。这些都是脾不运化湿所导致的。

如果是肾阳虚水液停留,一般不会手肿,而会脚肿,如果手也肿,基本上就是脾肾都有问题。(小孩子有一种急性肾炎的肿,四肢不会肿,而是一身尽肿,整个身体跟面肿,如果是符合越婢汤,就用越婢汤。等到我们后面讲到有到越婢汤的时候再讲越婢汤的理法。)

神疲纳少,腰腿酸软

神疲纳少就是感觉到神昏没精神,类似于少阴病但欲寐。

很多城里人都是神疲,每天感觉昏昏沉沉,没有精神,就是因为阳气不通达,身体的经络都闭住了。纳少就是吃饭不多,出现腰腿酸软,腰腿属下焦,是跟下焦肝肾有关系。

小便黄少

后世中医有时候一看小便很少很黄,就以为里边有热,本能的用清热的药物,其实不是的,当小便太少,浓度太高时,也会出现小便黄少的证状。

小便少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身体不气化水,水停中焦造成膀胱没水而小便不利。比如五苓散,治口渴小便不利,口渴喝了很多水,结果还没小便,水停在哪儿?停在中焦这一块。跟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喝凉水,喝完之后肚子里边咕嘟嘟都停在胃里面,胃不吸水,水是跑不到血液里面的。

五苓散不是治肾的,不是治膀胱气化的,五苓散是治中焦的停水。五在方术里面通脾、中焦,它做散剂,散者,散也。也可以叫五令散,五令散就是令五散,令中焦脾土这块的水给散掉,这就是为什么起名叫五苓散,这是方术的内容。

中焦气化过程

胃吸水之后,水第一步跑哪去了?先跑血管里去,然后要到肾去加热,然后再到膀胱。膀胱把水变成蒸汽,通过三焦运达全身,舌下就会生津,就有涌泉了。所以说老年人经常口干是肾阳不足

往往在打坐时,将整个心神静下来后,会感觉到腰眼处发热,舌下生津,证明是肾阳开始发动了,那些身体本来内闭着的气脉就会被真气冲得痛,这便是“气动冲关”。

以前村长做了十几年的音乐,落下的肩周炎,并没有特意去医治过,而是在自己打坐的时候,用自身的真气将肩周炎治好的。不打坐时不痛,一打坐,身心静下来时,真气从之,自己会去找病灶,便开始自动冲向闭着的气脉处,便可以体会《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村长那时肩周炎的病患处,被气冲得疼得受不了,有一次突然感到非常疼,全部冲开了之后就再也没疼过,这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现在人治重病、慢性病,不百日筑基,不筑基,病很难好。听听经,闭目养神,筑筑基这些都是非常有助于身体气血恢复的。

小便黄少就是尿少,先得血管里有水,才能有水到肾,然后膀胱里有水才有尿。尿少说明膀胱没有水,找中焦气化的问题。膀胱的水,是中焦先气化。如果表皮太热了,就通过汗的形式出来了,膀胱也没水。正常的中焦气化,需保持体表是冷的,体内的热气遇到表皮冷,形成水珠子,便可以下到膀胱,形成小便。如果不出汗,找中焦气化的问题。如果出汗,膀胱里还没有水,表明太阳表闭不住了,越婢汤的理法。属于太阳表温度过热,水气通过毛孔散出去了。与夏天的时候出汗没小便一样。膀胱没水往上找,找中焦气化的问题。

另一种情况是:膀胱有水,但水(小便)兜不住,尿频,白天也尿,喝着水就尿,晚上起夜六七次,还要去尿。这便不是中焦的问题了,这是肾阳的问题,说明膀胱里的温度太低,可以吃肾气丸,服用后让他起夜到一两次,这已经大大缓解了。

膀胱相当于锅盖上面的水,要保持冒着热气,但还不能过热,还不能过冷。过冷的话不气化,水就往底下沉、坠掉了。治喝水一斗,小便一斗,尿量不多,如果喝点水就尿,就要找肾的问题——肾阳不足,而导致身体内的肾阳之气未能到达膀胱,造成膀胱的热量不够、不充足,就需服用肾气丸,配合艾灸关元穴,目的是把膀胱整热乎了。

肾气丸治疗'晚上起夜频繁’疗效显著,从六七次减至一两次或者完全不需起夜。如果吃肾气丸还不够力,晚上依旧起夜,可附子汤合上肾气丸对治肾阳虚,再配合艾灸。喝水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一般都能解决,除非药不行。

小便黄少,不能片面地认为有热,实则可能有很多的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往上层找,是中焦不气化,还是太阳表太开,让水汽都跑掉了。

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并觉神疲纳少,腰腿酸软,小便黄少

也只是脾肾阳虚,此时的脉象一定不会很有力的,可开经方真武汤和肾气丸,服用之后,小便就排出,四肢面部的水肿就能消了。按之凹陷,一按一个坑,说明那个地方停水了。如果小便还排出不来,还可加细辛,细辛是专门治气化三焦停水的真武汤里有加细辛的理法——治咳的真武汤加细辛干姜明白理法后,便可以随便加药,喝了真武汤,还水肿,说明三焦的气化还不够力,此时再加点细辛,给点阳光,给它加热,好比把路面上的积水直接气化蒸发了。

没有阳光,水还非常冷,放一个冬天,水也不会气化掉;身体如果结冰的话,就代表内脏会硬化(如肝硬化),各种内脏的钙化,都是因为变寒了,一变寒就变脆。好比老年人太寒了就没有肾阳,骨头会变脆,如果一摔着,骨头就断掉;还有血管,正常是应该有收缩力的,但因为老年人太寒了,血管容易爆裂。好比将所有的东西放到冰箱里一冻,都变成了硬邦邦的。往往用火一蒸,里面充满阳气的时候,都是软的,所以我们要达到像孩子一样的骨正筋柔,阴阳合一,这种状态是非常好的。

患者是过度劳累,伤到肾气。真武汤加肾气丸便能治好,但是文中开的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汤中知母是专门润阳明的燥的湿,使它不过燥;而苍术是增加阳明的燥气,吸水的。知母和苍术是两个相反的药。苍术就类似于抽湿机,而知母是加湿机。例如冬天在北京太热,室内还开了加湿器,知母是加湿的,是润药,不让他吸水太快,减缓吸水的速度。因为阳明本燥,标阳也。知母是一种甘苦寒的药,甜甜的、寒寒的、苦苦的。患者本脾肾阳虚,本来已经积水了,不能用知母,不能再给患者加湿了。医案中有许多是不懂身体的状况,乱用药所导致的。

黄柏是清下焦的热,清肝肾的热。知柏地黄丸是非常寒凉的药,而且很不均衡,是从肾气丸里面把桂枝和附子去掉,然后加上知母和黄柏,非常寒。

【课间提问】

问:有位亲戚的小孩10岁就来例假了,早熟,医生开了知柏地黄丸,不知道医生开这药的理法是什么?

答:其实就是把身体寒化,不让长得快就来点寒气。这个理法是不对的,发育的快是吃激素太多了,就如长得太快了搞点白虎汤,寒化一下。这种治法类似一个孩子很阳光很开朗,一顿臭骂就没精打采。

仲景师滋阴的药方一定是很平衡的。这味药是很不平衡的,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吃得人一派寒凉,这都不对的,这就犯了虚虚实实,本来就寒、湿、虚,结果用更苦寒的药让他变得更虚,服后肯定没有效,他是脾肾阳虚,服滋阴的药,这能对吗?该用真武汤

用知柏,服后无效,反见腹胀纳呆,大便溏薄,把脾胃吃寒了,大便能不溏薄吗?为什么现世好多人不相信中药,我们听到最多的话:“本来没事,喝了半年中药,把胃给喝坏了。”所以后世中医,在组方的时候,不考虑脾胃,只滋阴、降火。而恰恰是这些东西,把脾胃都吃坏掉了。后世中医不会用大枣、生姜、干姜的。可能有的连甘草都不用了,后世中医已经沦为了西医的思维模式。

本来还没有那么寒湿,服用知柏地黄汤后,反见腹胀,纳呆,大便溏薄,怯冷,四末不温。患者开始是真武汤病证,并没有到四逆汤证。这一下需四逆汤治疗了,甚至附子汤证了。

都是脾肾阳虚,该如何分辨真武汤和附子汤

附子汤的阳虚会比真武汤还要更重一些。因为他吃了太多知柏,把胃给吃寒了,胃不寒不可能会拉稀,不但是脾肾阳虚,还加了一层胃寒。患者已经到腹胀纳呆,大便溏薄,怯冷,四末不温的时候,这时上四逆汤有点过,并没有到真正的四逆汤症,其实就是附子汤和附子理中汤,因为现患者不但脾肾阳虚了,还因吃了太多知母后,把胃吃寒了。脾肾阳虚+胃寒证,予以附子汤+理中丸。患者吃了之后,四肢温度就会起来,大便就会成形了。

附子汤对治四肢不温、怯冷;

理中丸对治腹胀、大便溏薄。

本来可以出一个正确方子,文中后来又改用金匮肾气丸,以巴戟天、淫羊藿易桂附,并加白术、神曲之属。

金匮肾气丸不是合理配方的肾气丸,里面加了牛膝、车前子。其实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都比金匮肾气丸好,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差不多就是肾气丸了,但依然不是仲景师配比很精妙的肾气丸。肾气丸就是仲景师给出的方子,你可以自己来做。

仲景师用的肾气丸是生地,不是九蒸九制的。而市面上的肾气丸很多以为是阳虚,用的是熟地;不但没有附子、桂枝纳气点命门火,还以巴戟天、淫羊藿易桂附,并加白术、神曲之属。后世就特别爱开“巴戟天、淫羊藿”,这些相当于伟哥,里面有一种物质类似男性激素。现在还有一种人用鹿茸酒壮阳。鹿茸是什么?鹿茸是督脉顶出来的一个骨头,那是一个外骨骼,刚开始是个茸摸着烫手,鹿茸长大了才是鹿角。想象一下角能顶出来,督脉的气得多旺,但这不是阳,鹿角和鹿血都是热,热和阳是两码事。所以有些人喝了鹿血之后吐血、几天睡不着觉,就是大热的东西干扰到心神,血入血太热了。还有人喝狗血、吃狗肉,狗肉也是大热,吃完狗肉睡不着觉。现在人乱补,爱吃一些大热的东西,以为这些能壮阳。

现在的人就是傻,要么是滋阴,要么是壮阳。你好好吃饭不行吗?好好吃饭,喝炭火水,脾胃运化好,该滋阴滋阴,该壮阳壮阳。现在村长天天吃面条也是滋阴壮阳,阳气也不衰,阴气也不虚。反倒是脱离了脾胃的运化去单独吃一样东西,一定会把你身体给吃偏的。滋阴的会滋的一派阴寒,壮阳的吃伟哥其实会壮的这个人上火、阳亢,导致肝肾的阴都被耗光了,越吃到后来越腰膝酸软,脚心生热,整个手掌心通红,然后五心烦热,睡不着觉。都爱用巴戟天、淫羊藿、玛卡、还有菟丝子等,这些统统都不对。以为热能壮阳,其实不是的,热和阳是两码事。所以说后世那些所谓的壮阳东西一律都不可取,脱离大道了。

一周后仍不见效果,自觉面部烘热,心烦不寐,乃改赴某医院求治。

他服了一周肯定没效果。结果反生面部烘热,心烦不寐是不是?相当于喝鹿血、吃狗肉。本来身体虚,还运化不掉,这些东西又刻留在身体的血脉里面了,反增大热。可不要吃这些东西。

还有人现在没事就艾灸,他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动不动就艾灸,都会很伤身的。

自己吃到血热,面部烘热。你喝完酒之后面部很热,血一热气就往上冲,冲得整个头面烘热,但脚还是冰凉。就象我们有时候进商场一吹空调感觉头胀,但是脚还凉,这就是你的气血全部被调上来了,下部这一块反倒没有气血。当上部烘热的时候,伴随着脚还是凉的,上热下寒。

自觉面部烘热,心烦不寐

当时症见面目四肢微肿,四末欠温,颜面烘热,头昏胀痛,心烦不寐,腹胀纳呆,大便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稍数。

四末欠温说明阳达不到四肢(阳虚);颜面烘热,说明阳还虚着,上面还热着;头昏胀痛,心烦不寐,腹胀纳呆,说明还有中焦的寒;大便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稍数;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四肢冰凉,上面上着火,舌苔黄是里边有热,然后胃还凉,他大便溏滞,中焦还是寒的,他的阴阳是分家了。是不是到了厥阴的寒热不相顺接?到这个程度就只有一个方子了——乌梅丸。如果你不会用乌梅丸的话,可以用附子泻心汤加干姜。附子泻心汤其实就是用干姜附子汤泡黄连、黄芩。炮附子是温肾阳的,干姜是温中的,把浮在上面的气用黄连、黄芩降下来,让阴阳顺接在一起。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

这个案例就是到了阴阳气不相顺接,四肢凉,上面生了火,拉着稀。

“乌梅丸主久利”。久利伤阴,阴伤没了,上面就开始上火起痘。乌梅丸是最好的,哪怕你不会用乌梅丸,做乌梅汤也可以,但是乌梅丸会更好一些。乌梅丸里有干姜、细辛、炮附子,都是大热的药;然后加黄连、黄柏、乌梅。这个方子很极端,没他不行。另外还有乌梅,把药都合在一起,乌梅是酸的,酸收敛。

乌梅丸有个做法叫“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他在告诉你怎么做:“异捣筛”就是把每一个药先单独捣筛之后再混合在一起,合之成药如梧桐子大。“异捣筛”是说明阴阳全部分家了,合治之是让阴阳合和顺接。“梧桐子”的“梧”就同“五”,以中焦为轴,把中焦固住,把其他的合在一起,让五行各个归位,这是仲景师给的乌梅丸方术的理法。

“阴阳分家、阴阳气不相顺接”这种状态就是用乌梅丸。光用黄连阿胶汤,可能他吃了之后挺难受的,还会拉稀,因为中焦是寒的,黄连阿胶汤里面有芍药,芍药一整可能就会更拉稀。所以要看他的状态是不是已经寒极生热。寒极生热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少阴(血脉)的,少阴化热是黄连阿胶汤;另外一个是厥阴的(阴阳分家、寒热错杂),厥阴化热是乌梅丸。

证为湿热内阻,兼夹风阳,治以清热利湿,芳化息风。方用八正散、小蓟饮子合方加减:篇蓄、霍麦、小蓟、竹叶、白茅根、玉米须、木通、焦山栀、藿香、佩兰、白蔻仁、连皮茯苓、钩藤。未用西药,一个月后小便复查:蛋白(+),白细胞0~3,红细胞1~3,血压130/80mmHg,临床症状消失。”

本案例已经寒热错杂了,吃几丸乌梅丸可能就好了,但是后来给他用的这些方子都匪夷所思,一个月后小便检查,临床症状消失。这有可能不是吃这些药好的,可能是他一个月后自己好的。自己能好就证明这个人命不该绝,如果命该绝,吃了这些东西可能就活不了。

如果我们真正开对方子,可能一两副马上就会有好转,上面是个热水,底下是盆凉水,颠倒交合在一起。这个案例算是误治了,刚开始就是个真武汤,到后来又寒极化热。我当年也到这个地步了,正儿八经的晚上盗汗,四肢又冰凉,热入不到里面,全部反出来了,还吃不了东西,寒极化热,然后成夜的睡不着觉。

这个案例讲清楚了,千万不要给人乱补。以后见到一个常年拉稀的人,上面起了痘子,尤其是下巴这一块全部都是痘子,又上着火,还怕冷,一摸他的手还冰凉,四肢冰凉,一摸脉“脉微欲绝”,这就是乌梅丸症。“乌梅丸主久利”。仲景师就那几句话,但是我们得解析出是什么理法。

 【课后提问】

:我妈应该有四五十年了,从小就拉稀,每天要拉三四次,我给她吃了理中丸就好一点,像这种情况是不是也可以吃乌梅丸?

答:那是遗矢无度——理中加黄芪汤方

遗矢无度的'矢’是这个箭在弦上马上就要崩,屎已经在屁股口了兜不住,稍微晚一会儿就拉到裤子里,我们一般人来屎多少能兜两分钟,他兜不住,稍不注意跑得慢就拉裤子里了。理中丸也有效,但是你加了黄芪不更好吗?气一足不就兜住了吗?

理中汤加黄芪也叫黄芪理中汤。一定要记住里面的甘草是炙甘草,用炭火慢慢炙,里面要用党参,千万别用人参,人参苦寒。干的党参很甜,还有特殊气味,甜入中焦,理中丸怎么可能会用东北人参?东北人参苦寒是三七科的,党参味甜是桔梗科的。理中丸里的干姜,要用老姜母,而不是把生姜切成片晒干就行。干姜就是第一年种下的姜,第二年收生姜后的老姜头叫干姜,在土里面守而不走,理中就是固中。干姜做的理中丸吃了之后,肚子里边跟小火炉一样暖暖的。市面上的理中丸用的姜,其实是生姜,效果不好。

甘草干姜汤里的干姜还得炮,理中丸干姜没写要炮就不用炮。炮是啥意思?如炒板栗、炒花生,炮就是用沙子给它滚一下炒一下,去除干姜的辛散的气,留下来的全部是温中固守、守而不走的。有的时候要用生姜气的辛散来行津液,有的时候要用干姜。

人体和天地的模型是一样的,很有意思,要去认知它为什么会这么做?气为什么会往上跑?其实是给他加个热的势能,就往上升,给他加个寒的势能,就往底下降。你在水里游泳,我给你撂个铅球,你不可能不沉底,就是这个道理。



 

圆 光 

适皖南莽苍

抢榆枋而止

三餐果腹

无所事然




 直播频道号
以飨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