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腹痛辨证论治解

 少爷一品法抑火 2024-04-09 发布于四川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继承《素问》、《灵枢经》、《难经》、《药录》等典籍所阐述的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的辨证体系把脏腑、经络、病因学说与诊断、治疗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治疗方法治疗疾患使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理法方药较为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整。

仲景治疗腹痛常按缓急辨证论治,慢性疼痛多以“不荣则痛”为主,或兼有“不通则痛”,常因血虚寒凝、经脉失养,该类腹痛具有疼痛程度轻、虚证为主的特点,治疗常以补虚、温通立法。如《诸病源候论·腹病诸侯》:“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急性实性疼痛,多为“不通则痛”,常因暴寒直中或阳盛腑实,此种腹痛具有疼痛程度重、病势急、实证为主的特点,仲景治疗此类腹痛常以驱邪为主,治之则选散寒止痛或通腑泻下立法,重剂频服。张子和《儒门事亲·七方十剂绳墨订》曰:“诸痛为实,痛随利减。”王好古进一步阐述为:“世皆以利为下之者,非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在表者,汗之则痛愈;在里者,下之则痛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痛愈。”故选方用药常以大寒攻下通腑,大辛大热温阳散寒,或二者兼行。

通过统计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治疗腹痛的方剂共33首,剔除无具体方药之附子汤,及重复的小建中汤和大承气汤,共30首方剂。《伤寒论》条文中,涉及腹痛的方剂共12首,包括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大陷胸汤、大承气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黄连汤、桃花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四逆散。《金匮要略》条文中,涉及腹痛的方剂共21首,包括甘草粉蜜汤、乌梅丸、附子汤、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大承气汤、当归建中汤、土瓜根散、红蓝花酒、小建中汤、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厚朴三物汤、大黄附子汤、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奔豚汤、大柴胡汤现将论治细要分四部分汇总于下:

一、对腹痛的论述按照伤寒论六经分类描述症状特征提出证治方药
二、以《金匮要略》脏腑辨证论述腹痛证治;
三、仲景关于治疗腹痛常用中药解;
四、将以上内容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简洁直观,进而全面拿捏腹痛的经方论治。

图片

一、《伤寒论》各经腹痛论治解

1.太阳腹痛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小柴胡汤主之”。脉浮取而涩为气血不足沉取而弦主病在少阳又主痛证。此条为脾虚腹痛。“腹中急痛”为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又被少阳之邪所乘之象。里虚为主先与小建中汤温补脾胃调和气血缓急止痛。疼痛不止者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此条为上热下寒之腹痛。腹中痛属于寒性腹痛腹中寒凝气滞经脉不通而痛。邪热在上胃失和降而胃中嘈杂欲呕。黄连汤中寒温并用清上温下和胃降逆寒邪除而痛止。

太阳腑证中的蓄水证和蓄血证由于水蓄下焦或血蓄下焦出现少腹满症状严重时可见少腹拘急也是腹痛的表现之一。用攻下活血法治疗可选桃核承气汤“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肤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己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

2.少阳腹痛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与小柴胡汤主之”。此条为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是表邪入于里邪在半表半里之间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在方后的加减法中指出若腹中痛者去黄加芍药三两。去黄以免其苦寒伤胃加芍药以和缓急止痛。

3.阳明腹痛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此条为阳明腑实腹痛其病因为燥屎阻结于肠道腑气不通而致。其部位多为绕脐痛并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等特征治疗用大承气汤攻下热结以通腑止痛。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此条为太阳病误下转为阳明腹痛太阳病误下因病人体质不同可有不同变证。胃阳旺盛可转入阳明脾阳虚者可转入太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此条为胃阳旺盛者太阳病误下而转为阳明腑实故用桂枝加大黄汤解表兼通下实滞表里双解而止腹痛。

4.太阴腹痛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条为太阴虚寒腹痛。脾虚中阳不振寒湿不化气机滞而致腹痛。可用温中散寒、健脾燥湿的理中丸治疗。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此条为太阳误下转为太阴腹痛。脾阳虚者患太阳病而误下转属太阴脾虚气滞而腹痛。虽属脾虚寒湿但表证仍在故用桂枝加芍药汤解表兼和脾止痛。

5.少阴腹痛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通脉四逆汤主之”。此条为少阴阴盛格阳腹痛。阴盛格阳于外里寒外热寒凝气滞而致腹痛。可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真武汤主之”。此条为少阴阳虚水泛之腹痛。阳虚水泛而腹痛绵绵乃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气不化而致虚寒性腹痛。用温阳化气行水的真武汤来治疗。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此条为下焦不固便脓血而腹痛。少阴虚寒下焦不固里虚阴寒统摄无权而下利脓血其腹痛隐隐喜温喜按。可用温涩固下的桃花汤来治疗

6.厥阴腹痛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隔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此条为蛔厥证腹痛。虫居肠中平时常有脐周腹痛。胃热肠寒寒热错杂治疗宜寒温并用安蛔止痛用乌梅丸。

“少阴病四逆……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条为除中证腹中冷痛。久病不愈而出现突然能食为阳气极衰阴寒极盛的除中证。厥阴寒证反用黄汤以寒治寒可致腹中冷痛。可用四逆加人参汤等来急救回阳补阴。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此条为厥阴虚寒自利腹痛。里阳虚而阴寒盛必有寒性腹痛而欲下利的症状出现。此时可用温里涩肠之法理中汤加味来治疗。

二、《金要略》腹痛论治解

《金要略》一书为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本书运用了《内经》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依据提出了辨证论治和方药配伍的基本原则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准则是我国较早系统论述杂病的专著。被后世推崇为经典之作仲景之方也被誉为“医方之祖”。仲景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并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指出“千般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给后世病因病机学的发展以深刻影响。

《金要略》对腹痛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诊法上提出“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可下之”。明确指出腹痛虚实辨证的具体方法并且指出实者当下。在辨证治疗、拟方用药方面开创了治疗腹痛之先河。仲景指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具体有以下13点:

1.亡血失精腹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