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

 非著名问天 2024-04-10 发布于内蒙古

辽宁大连,老人摇中一套经济实用房。他手中没钱。就向老伴的侄子借25万支付购房款。9年后房子卖掉,他把111万卖房款全部打入侄子银行卡中。让侄子留下65万本金和利息。返给他55万。侄子却说,他是借名买房,这111万都是他的。老人一怒之下,把内侄告上法庭。要求返还55万不当得利。


(案例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


人们对亲朋好友的期望值往往高于陌生人,但是,如果过于相信亲人,不但会让人失望透顶,更是伤透了心肝。


温州的胡老汉上了年纪,还守着一间老旧的小屋,早些年,自己也曾梦想过安享晚年,却因为儿女不孝,只好将就着住在这间破旧不堪的棚户里。


直到有一天,街坊邻居告诉他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胡老汉啊,你有福气了!听说你摇中了一套经济适用房的指标,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啊!"


摇中经适房确实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是胡老汉听后并没有激动,反而忧心忡忡。


作为市区内罕见的廉租房,这种房源虽然便宜,但是前期需要支付25万元的购房款,这笔钱对于他这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来说根本是天文数字。


眼看着期盼已久的良机就这样溜走,他只能暗自懊恼。


正当胡老汉发愁的时候,一个想不到的人主动伸出了援手,那就是他的侄儿张小明。


张小明对胡老汉很孝顺,得知他的困境后,毫不犹豫地拿出25万元的购房款,让胡老汉顺利购买了那套经济适用房。


"叔叔,您就安心住进新房吧,我怎么能看您老人家流离失所呢?您用着这25万,等房子的产权手续办好了,就把房子卖掉,拿回本钱就是了。"张小明说。


胡老汉对于侄儿的这份心意无比感激,连连点头应允,只说一定会给予他应得的补偿。


于是,侄侄叔叔二人就口头约定好了,居然忽视了书写正式的借条这个环节。


一转眼就是九年过去了,那间位于市中心的经适房,如今已是热门房产了,胡老汉办理了出售手续,终于可以收获110万元的房款了。


"25万元是当年张小明借给我的购房款,再加上九年的利息,我给他55万元应该足够了吧?"胡老汉自认为已经很慷慨了,但事与愿违的情况很快就发生了。


胡老汉直接将110万元汇入张小明的账户里了,让张小明还给他55万就行,可张小明却无动于衷。


胡老汉立即找到张小明询问缘由,没想到,张小明却理直气壮地表示,当年25万元不是借给他


的,而是"借用"胡老汉的指标购买经适房。


"这可是我的房子啊!全部110万元都应该归我所有才对。"张小明斩钉截铁地说到。


当年虽然双方只是口头约定,如今张小明出尔反尔,硬说当年是"借名"购房,可见其潜藏的私心。


双方最终无法自行解决分歧,只好循法律途径解决,胡老汉将张小明告上了法庭,要求张小明返还不当得利的55万元。


在法庭上,双方对于当年的交易事实存在严重分歧。


胡老汉辩称,当年的确是他向张小明借了25万元购房,并且承诺日后卖房时会加以补偿利息。


而张小明却矢口否认所谓"借款"一事,反而声称自己是出钱"借名"购房。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案件的焦点在于胡老汉与张小明之间到底是借款还是借名买房。


鉴于当事双方未签订书面协议,且张小明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其"借名"说法,因此应当按照举证不利的原则做出判断。


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胡老汉的主张,认定双方的交易实质上是借贷关系,胡老汉需向张小明返还本金25万元以及合理利息30万元,剩余的55万元属于胡老汉的合法收益,不构成不当得利。


作为叔侄两人,张小明出于亲情之心帮助有困难的胡老汉,本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但遗憾的是,


这一善意却因为一时的马虎和私心被扭曲了。


反过来,胡老汉虽然义正言辞,但原本为了表达感激,而给予张小明高额利息的美意,也因此争执


而变了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