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桥东炮台遗址

 高参88 2024-04-10 发布于上海

吴淞炮台,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炮台之一。其炮台之建筑,有东、西、南、北四座,附以狮子林炮台,共五处。

高桥东炮台遗址
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政府为了防御外来侵略和倭寇骚扰,在浦西杨家嘴口(今吴淞镇外炮台湾)先行建起一座炮台,俗称西炮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政府为提高吴淞口的防御能力,在重建西炮台的同时,于浦东宝山嘴(原高桥炮台浜村朱家宅北百米处海塘外)新建一座炮台,俗称东炮台,主要用于战时策应西炮台。东炮台隶属西炮台统领,东西两座炮台遥相呼应,形成夹击之势。东炮台台长十六丈,高一丈五尺,呈椭圆形,用砖建,有炮位4座,营房6间,兵房14间,周长52米。
高桥东炮台遗址

雍正十年(1732年)因海溢,东炮台迁建塘内。乾隆二年(1737年),又迁回原处。嘉庆十年(1805年)因炮台离海滩较远,乃另建一炮台于张家浜口(在草庵头,距高桥镇西北约6公里)。道光十四年(1834年),又修建了营房。炮台之筑,本为海防,抵御入侵,东炮台当时也是练兵之处。清人程上选有《北海阅武》记其景:“茫茫海角侈军营,气象森严直向东。旧筑层台空夕照,新成坚垒呈雄风。戈矛列队霜凝白,灯火临江夜闪红。寄语连营诸将士,有人对岸为论功。”此诗作于新炮台筑成之时。高桥东炮台遗址清道光二十年夏六月,英军入侵,陷定海。清政府调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任江南提督,扼守宝山之吴淞口,铸铜炮、制火药,加筑东、西两岸炮台。西炮台安炮154门,东炮台安炮27门。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十九日,英陆海军2000余人,分乘战船8艘、武装轮船6艘、运输船14艘,进逼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奉命紧急布防。提督陈化成率1300名官兵驻守西炮台,苏松镇总兵周世荣率领前营游击,王凤翔把守东炮台,徐州参将王志元和川沙营参将崔吉瑞驻守宝山城外小沙背,牛鉴驻宝山城为后援,宝山知县周恭寿带乡勇接应东炮台。高桥东炮台遗址

两江总督牛鉴畏敌,他早接杨威将军弈经密令,有求和之意。五月初五、初六,英军舰船18艘至吴淞口侦察,守兵严密监视,未轻易出击。五月初七,牛鉴“遣弁赉礼赴洋船”求和,被拒。五月初八晨,英军战舰7艘、汽船6艘和运输船数十艘,排阵冲犯吴淞口。以“皋华丽”号等3艘重型军舰进攻西炮台,以“摩底士底”号等4艘轻型军舰进攻吴淞镇炮台和东炮台。战争爆发后,东炮台首陷于英军。自此,备兵者皆重视西岸,东炮台遂成废垒。

高桥东炮台遗址
陈化成驻守西炮台,其身先士卒,自燃火绳,率兵英勇抗击,先后五次击中英舰,予以重创,迫使英舰不敢正面迫近炮台。牛鉴却“急派弁檄退军,军门(即陈化成)不允,檄三至,弁伏地叩求,终不为动”。后闻炮战告捷,牛鉴摆出总督仪仗,前往西炮台,于城南教场遭英舰轰击,牛鉴急令小沙背王志元赴援,而王已率部先遁。牛鉴亦西逃,周世荣、崔吉瑞部都随之溃逃。
高桥东炮台遗址
英军见清军内溃,联舰攻西炮台。陈化成孤军奋战,负伤多处,血染战袍,仍挥旗督战,终因伤重呕血阵亡,壮烈殉国。一起殉国的还有松江营守备韦印福、千总钱金玉、把总许林、外委许攀桂、徐大华、内黄营外委姚雁宇、吴淞营把总龚增龄等。自此吴淞炮台失守。
高桥东炮台遗址如今,东炮台现尚存石碑一通,青石质,高1.3米,宽0.61米,厚0.2米,边缘镶刻龙纹图案。碑文楷书,其上有文曰:

江宁府船政同知加二级纪录四次刘、奉江南江宁苏松常镇淮扬七府徐州一州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七级杨、奉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巡抚江宁等处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七级吴总督江南江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操江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十级常、案于提督江南全省等处地方军务总兵官署都督同知杜康熙伍拾陆年贰月内奉旨会勘沿海口岸。议于宝山嘴建造炮台壹座,营房壹拾贰间。尊康熙伍拾柒年正月贰拾柒日兴工建造,于叁月贰拾捌日完工。

康熙伍拾柒年柒月 日立

督造官江宁府船政同知加二级记录四次刘鉴

高桥东炮台遗址

1963年,上海市文管会会同县文化馆,将卧倒于田间的石碑加制水泥底座,竖立于原址。

离炮台遗址不远就是浩瀚的万里长江口,这里是过去的战争要塞之地,如今和平安宁,运输船只往来,一片繁荣景象。这处遗址和纪念碑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忘过去,历史便不会重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