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附龙牡救逆汤救心肺衰竭

 医国疑难病研究 2024-04-11 发布于山东

图/文/闲云感恩生活

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而非辨病论治,朱良春也曾说过:中医无不治之症,只有不知之证。

【组成】 熟附子10~30g,人参10~30g,龙骨(煅,打碎)、牡蛎(煅,打碎)各10~25g,白芍5~10g、炙甘草30g。附子大辛大热,回阳救逆,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以固后天之本。

生附片必须先煮45分钟,以口尝无麻感为度。

本方附子之所以能破格使用,炙甘草功不可没。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中,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从此可以看出仲景在当时充分认识甘草既能解附子的剧毒。

先贤几千年的实践经验里难道没有碰到如今多脏器衰竭、心梗、脑梗、肿瘤等疾病吗?答案是否定的。

有人宁愿病死,也不愿内服中药,嫌中药麻烦,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使然。

中医先贤感叹生命本有其生老病死的自然运转规律,但有感于当下主流医学,医治心肺衰竭的水准之低下,挖掘于中医古籍中所获之有效方剂,公之于众,希望能结有缘人,使用此方,免于枉死。故整理之。

龙牡二药,为固肾摄精、收敛元气要药;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龙牡磁石都是重镇之物,能助右路肺金潜降而生肾水,这也是《黄帝内经》“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之意。

《黄帝内经》有言:“阳化气,阴成型”,阴寒邪气最容易形成有型实邪,在这个病人身上体现为直肠肿瘤。

附子15至30g时,可温肾水,调五脏,去沉寒固冷,可以治疗多脏器衰竭(肾衰、肝衰、心衰)、慢性消化道疾病(慢性肠炎、胃炎、克罗恩病),肿瘤、冠心病等多种疾病,见手脚冰凉,恶风怕冷,月经来迟,小腹疼痛,大便稀溏,腰痛如折,舌淡,脉沉细等符合少阴虚寒证型者。

本方所治诸症,是由心阳不振,阴液虚脱所致,多见于肺炎、泄泻等病的危重过程中。治宜温补心阳,救逆同脱。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补心回阳,二者协同,能补益阳气,强心救逆,为君药。臣以龙骨、牡蛎收敛虚阳。佐以白芍、甘草益阴敛汗。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协同,共奏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之功。

参附合用补气回阳,阳气(元阳)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之动力。龙骨、牡蛎重镇,固摄阳气,以防虚阳浮动,摄气归原,阴阳相互依附,故用酸甘之白芍、甘草护阴潜阳。

附子是入足少阴肾经的药,因此也是治疗少阴病的要药,它辛、甘,大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茯苓、人参、白术是四君子汤中的三位,配伍在一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白芍用在这里,有舒缓筋脉的作用。

参附龙牡救逆汤,中医方剂名。具有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之功效。主治阳脱阴竭。症见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额出冷汗,气息低微,烦躁不安,舌淡苔薄白,脉微欲绝。临床常用于肺炎、腹泄、心力衰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泄过多以及某些危重病症出现的休克早期症状。

如果你身体确实属于虚寒体质。那么红参、附子、肉桂、该用还是用。只是增加闭藏的层面,例如山萸肉、生龙骨,以起到收涩之力,而不妄动。反之,滥用必然会损伤原本气化。导致病情反复不愈,更折损体质问题。

《伤寒论》里讲到少阴病的时候说:“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其背恶寒,是指寒在体表,没有在里。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艾灸,可以直接除表寒。

附子的剧毒,正是救命的“仙丹”,如果不破格重用附子这样的纯阳之品,利用大辛大热大毒之性,施展雷霆手段,就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

云贵川地区的人们冬日常食附子炖猪蹄以驱寒,云南四大名医之首吴佩衡先生更是以附子屡起沉疴,救命于危难之中,相传吴家门前时常架起大锅,每日烹煮附子以供药用,未尝闻附子中毒之说,有“吴附子”之美誉,可见只要辨证准确,煎煮得当,配伍适宜,附子可广泛用于临床杂病,何来肾毒性之说?

死马当活马医之时使用,有人不但肺衰竭无法呼吸,全身青紫,而且心胸部有压榨感,手冰冷至肘关节,足冰冷至膝关节,全身元阳即将丧失,已经放弃治疗,准备大敛后事,此时应立即内服此方,死中求活,挽魂归于何有之乡。

此方经过多年临床使用,活人无数,但剂量过大,毒性过强,非非凡胆识且对毒理有较深刻认识者切勿盲目使用。

图片

谢绝问诊!本文仅代表个人一些见解。

具体请根据个人体质对症调整,切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