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大全1

 君合瓷约 2024-04-12 发布于湖北
 
一、中国青铜器的发展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 。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 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

中国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历近15个世纪。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时代的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青铜器的分类
 1、容器
        食器:
鼎  鬲  甗  簋  簠  盨  敦  豆  匕
        酒器:
爵 角  斝   觯  兕觥 尊 卣  盉  方彝  勺 罍  酒樽  壶 觚
        水器:
盘 匜 盂 鉴 缶 瓿 盆 斗 
        度量衡器:尺 量 权 升 釜 衡
2、乐器
        分为:
铙  钟  钲  铎  句鑃  錞于  铃  鼓 
3、兵器
        分为:
戈  钺  矛  戟  剑  刀  镞  弩  胄 
4、工具
        分为:
犁铧 锄 镰 镢 铲 斧 锛 锥 削 凿 刻镂刀 锯 锉 钻 钓钩 
5、马车器
        分为:
軎 衔 轭 銮 当卢 马冠 


三、青铜器名称注解 

青铜容器最早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这一时期的代表是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

在中国,青铜容器的发现可以追溯到5000-4000年前,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中国,青铜容器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三个阶段。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到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


食  器

】dǐng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商代前期为圆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失,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裆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鼎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里, 鼎曾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

商朝   后母戊鼎

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商晚期 夔纹扁足鼎

通高约40厘米左右。青铜鼎中有一类足部扁平,被称为“扁足鼎”。相比而言,扁足鼎传世和出土较少,扁足鼎最早出现在商代前期,盛于商代晚期,西周中期之后基本消失了。这件商代扁足鼎,由耳、腹、扁足三部分组成,三足宽扁,为夔龙造型。龙头向上,龙口大张,双唇外翻,尾尖圆钝,外折上翘。由公安机关移交,藏于山西青铜器博物馆。

 

西周 毛公鼎

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 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春秋  王子午鼎

 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一套7件用失蜡法铸造的列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王子午鼎。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两外侈的长方形耳,旁边攀附6条龙形兽,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内腹及底和盖内均铸有相同的铭文。王子午鼎是楚庄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国令伊(宰相)之职的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器物,中有确切的人名与地名。王子午鼎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出土于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中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春秋晚期 蔡侯青铜鼎

春秋晚期蔡国青铜器,这件鼎是蔡昭侯墓发现的鼎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且此种样式的鼎在该墓中仅出土一件。学者们一般将这种形体硕大的鼎称为镬鼎,其功能是用来烹煮食物或牺牲。这件鼎的底部有明显的烟熏痕迹,可见确曾用作烹煮器具。器盖内铸有铭文“蔡侯申之飤鼎于”,表明这是蔡侯申的礼仪性食器。铭文最后一个字是鼎的一种专用名称。1955年5月出土于安徽省寿县蔡侯墓。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安徽省博物馆。 

战国 四连环鼎

四鼎相同,腹部相连,共有4足和6个附耳,造型新巧别致。盖为圆拱形,子母口,缝合严实。盖面饰二圈凸弦纹和三个牺纽,牺纽略高于正中小纽,因此取盖仰放时,三牺纽便成三足,还可盛放食物。鼎,一般都有二耳,此四鼎只有6耳,但是前后、左右看来,每个鼎还是有二耳。四鼎只有4个高蹄足,足根部作兽面纹,足中部作活页状,可以向内折叠。内折射鼎底着地,撑起来,鼎底凌空。升高放低,活动自如。这种罕见的战国铜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专家认定,它是战国时楚国之器,表现了楚人的审美情趣,也是楚人奢侈豪华生活的见证。安徽博物院藏。


】 li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有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以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扉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门内可放入木炭。

  商中期  饕餮纹四足鬲

通高23.41厘米,纹饰清晰、铸造精美。常见的三足鬲不同,饕餮纹四足鬲鼓腹分为四裆,形成了四个袋足,颈部饰雷纹,腹裆饰兽面纹。整体造形奇特,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四足鬲。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 伯矩鬲

通高33厘米、口径22.9厘米、腹径24.2厘米、重7500克。顶部为平盖,盖顶中央置一由两个相背的立体小牛首组成的盖钮,盖面饰以浮雕牛首纹,角端翘起。口沿外折,方唇,立耳,束颈,袋足。颈部饰六条短扉棱,扉棱间饰以夔纹,袋足均饰以牛头纹,牛角角端翘起,高于器表。其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西周初期青铜器中的杰作。1974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251号墓,现藏首都博物馆。


西周 刖刑铜方鬲

通高18厘米、口径16.4厘米。鼎为方体,双附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盛炭火的灶膛,一侧有两扇门能开启。右侧门上铸有一个受刖刑断去一足的刑徒,作看守门户状。“刖人守门鼎”便据此定名。此鼎使用时,在鼎腹盛放肉食,在灶膛内举火,可在食用时保持温度,故为温食器。西周中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现藏于宝鸡周原博物院。

西周晚期 豳王鬲  

通高12.1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17.2厘米,足高3.5厘米,重1.5千克,器体横宽,宽斜缘外折,束颈圆肩,浅腹联裆,三款足,短柱形足根,足半实,与足相对应的腹部上有一月牙形扉棱,扉棱两侧各饰四道斜向平行阴线。上腹部饰一周纹带,上下有双阴线边廓,内有圆涡纹与双头联体鸟纹相间。下腹和足部饰纵向沟纹。腹底三足根间范线与足内侧范线相连。口沿有“豳王作姜氏齐”6字铭文。豳为西周非姬姓诸侯国,姜氏是豳王妻。1978年4月陕西省眉县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

  战国前期  君子之弄鬲

通高:14cm,宽:18.4cm,口径:15cm,重:1.76kg。鬲圆体,大腹,三短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盖、器各饰方块绹纹二周,附耳上遍饰花纹。器口沿处铸有铭文5字:君子之弄鬲。河南辉县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yan

“甗”,古代原为烹饪用的厨具,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

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算箅。箅上有通蒸汽的十字孔或直线孔。青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和西周的甗、甑、鬲常铸成一件, 圆形侈口, 有两直耳。春秋战国的甗、甑、鬲可分合,直耳变为附耳。这一时期还出现四足、两耳,上下可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如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的一件,可同时蒸两种食物。汉晋以后,甗的鬲足没有了,则称为釜。


商 立鹿耳四足青铜甗

通高105厘米,重78.5公斤,此甗是存世最大的青铜甗,被誉为“中华甗王”。甑、鬲连体,盘口下收成一斜面,双耳直置于斜面上,甑体深削腹,鬲四柱足,口外缘环饰斜角目纹,耳外侧饰两组相向的燕尾纹,耳上各立一雄形幼鹿,回眸相顾,甑腹上部饰四组兽面纹,间以突扉棱相隔,鬲通体饰高扉棱鼻的兽面纹四组。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商代 妇好三联甗

高44.5厘米,器身长103.7厘米,宽27厘米,重量138.2千克。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重量最重、功能最全、容量最大的一个甗。青铜甗由4个部件组成,上部用于盛放食物的部分叫“甑”(zèng),下部用于煮水的部分叫“鬲”(lì),中间用于分隔的部分叫“箅”(bì)。1976年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国家博物馆。

西周 芮伯作王姊甗

口径27.8、通高36.8厘米。重6490克,此甗联体。盆形甑,敞口,窄折沿,方唇,深腹斜内收,腹部横截面呈圆形,上腹两侧近口沿处附双耳,束腰。腰部和甑底内壁一侧有一勾环,外壁有乳凸,甑底内壁设三个凸钉,勾环衔桃形箅上圆孔,凸钉以承箅。箅为凹面,上有五个“十”字形镂孔和一个半圆环,环的功能为开合箅。鬲为鼓腹,分裆,三实心柱足。裆底有烟炱痕。甑上腹饰一周四组兽面纹,以花瓣扁扉棱为鼻,纹饰带上、下界以细阳线;鬲腹饰半浮雕状兽面纹。甑内壁近口处铸铭文4行21字:“内白拜稽首敢乍王姊甗其眔倗白邁年用郷王逆侜”。山西运城绛县横水棚国墓地2158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春秋早期 四蛇方甗

高44.7cm,宽33.7cm,口径28.7×23.2cm,重12.3kg。甑腹饰有三层勾连雷纹,耳饰变体重环纹,鬲腹饰蛇纹,四条盘蛇身上饰鳞纹。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 铜甗

铜甗由甑和鬲两部分组成。甑为蒸食器,大口,束颈,两附耳,弧壁深腹,下腹斜收接圈足,套于鬲的领上,腹壁外侧饰三层菱形勾连云雷纹。甑底的箅有内外三层放射状穿孔,利于蒸汽通过,下部为鬲,用以煮水。直口,广肩,两側附双环耳,圆鼓腹,矮柱形三足,足间可烧火加热。河北邯郸市百家村57号墓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院。


簋】 guǐ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簋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战国以后簋已很少见到。 形状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无耳、两耳、三耳,甚至四耳的。商周社会,簋与鼎等器物一样,都有标志奴隶主身份高低的作用。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说明,簋常以偶数出现,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八簋和九鼎相配。簋的形态变化最多,商代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还出现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

 

商晚期 黄簋

高15.3厘米,口径22.4厘米,底径17.3厘米,重2.4公斤。侈口,束頸,鼓腹,圈足。頭部飾三個小獸首、兩侧爲雷纹组成的三角形纹,其下爲獸體目紋,腹部滿飾乳釘雷紋,圈足飾垂冠卷尾回首鳥紋,整器的紋飾除腹部的乳釘突起外,其餘皆爲平雕。鏤刻工整,範鑄清晰,體現了殷墟時代鑄造工艺的技術水平。此簋無耳,無耳是青銅簋的早期形式之一,至殷墟晚期,簋的形式大多有兩耳, 少量的還有三耳。腹内底鑄銘文一字: 黄,是器主族氏之名。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代晚期 母己簋

通高14.3厘米,口径15.5厘米,重2.35千克。敞口,束颈,对称兽首鋬,鋬下有垂珥,鼓腹,圈足。颈部置两个小兽头,兽头两侧各饰两勾喙夔纹,圈足上饰四组由对称夔纹组成的一兽面纹,以云雷纹为地纹。器内底部正中有铭文“姗母己”三字。也有学者将“姗”隶定为“戎”。时代属殷墟铜器第四期。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西区墓地第八墓区1573号墓,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周 双耳高圈足铜簋

是西周铜簋中罕见的精品。与常见的簋不同,该簋整体类似高柄豆,器腹浅而圈足甚高。颈部有前后有两突起的兽头,饰一周以涡纹相间的夔龙纹,各八组,情态各异。器身两侧有鸟兽嵌合造型的环耳,从口沿直至腹下部,跨越整个器身。整体造型十分独特,体现了(弓魚)国人独特的审美理念。圈足内还悬挂有小铜铃,移动簋时铃声清脆,不得不佩服古人在设计上的小巧思。1981年陕西省寶雞市纸坊头 「弓魚」yú)國墓地一號墓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西周早期 班簋 

此簋有四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托起,造型奇特罕见。器腹内底的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毛公”东征的史实,这一史料与秀丽的文字都具有重要价值。班簋并非燕国器物,它出土于北宋年间,被视为簋中之宝而为历代皇家所珍藏,曾收录了清代宫廷收藏目录《西清古鉴》中,但在清末战乱中失踪。北京的文物工作者于1972年在北京有色金属供应站发现了即将进入化铜炉的班簋残片,方使国宝重现世间。其经历坎坷曲折,更显珍贵。 现藏首都博物馆

西周早期 利簋 

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一级文物。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簋为圆形两耳方座,这是西周出现的新式样。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19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 朕簋

西周最早的青铜器是周武王时期的,有两件:一件是利簋,一件是朕簋。朕簋晚于利簋。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此器曾称“天亡簋”“大丰簋”、“朕簋”、,侈口,直腹,圈足连铸方禁,腹壁铸有四只内卷角兽首耳,下有宽厚的长方形垂珥,圈足饰一周弯角鸟纹,器腹和方禁的四壁饰浮雕蜗体兽纹,此种兽纹出现在先周,成康之后消失,很具有时代特征,簋内铸铭文8列78字,记述了乙亥这天,武王举行重大祭典,祭告文王和上帝,由于文王的佑助终于灭商,天亡助祭卖力得到武王赏赐,铸簋以纪荣宠,从主祭者、助祭者、对象、规模等角度来看,此祭典是已知铭文记载中级别最高的一场典礼。清道光年间陕西眉县出土,94件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早期 鄂叔簋

高18.5厘米、口径18.1厘米、底边方座15.1厘米、重3.86千克。口沿方折,浅腹,圈足较高,下连铸一方座。器腹有四个兽首耳,兽角耸出器口,耳下有长方形垂。口沿下以四耳为界分为四组,火纹与四首龙纹相间。高圈足饰曲折角兽面纹,躯体呈分解状。方座四角饰牛头纹,四壁饰对称凤纹,长冠垂尾。簋外底设一小半环,环上系一小铃,铃中有舌,稍振即能发出清悦的铃声。簋腹内底铸铭文二行六字,说明其为鄂地贵族所作,因此命名。现在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西周晚期  㝬(hú)簋

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此簋为周厉王为祭祀先祖而铸,形体高大魁伟、浑厚典雅,是迄今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被誉为“簋中之王”。内有铭文12行124字,铭文结字长短变化不一、严谨匀称,偶尔采用复古式的粗笔与块面笔画,章法纵横有致、整饬规范,点面多用圆笔,流畅柔韧且富于变化,整体风格堂皇典雅、沉雄豪迈,堪称西周晚期金文书法的典范。1978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齐村出土,扶风县博物馆藏

 春秋晚期 卲王之媓簋 

此簋共有两件两簋, 另一件簋在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簋身与方座表面纹饰极其精美,虽繁密但不呆板。铭文为典型东周时期楚国文字,较早观点张政烺先生认为“昭王之皇”为楚昭王之母, 后董珊先生考证楚系”谥(王)+之+名“格式表示为某王后裔,即“媓”为作器者私名,是昭王后裔。上海博物馆藏。


簠】 fǔ  

“簠”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

簋和簠都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食物的器皿,但它们的形状和用途有所不同。簋是圆形的,主要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而簠是长方形的,主要用于盛放稻、粱等谷物,并且是祭祀时使用的器具。簠上有盖,盖与器形状相同,合成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在祭祀时用于盛稻粱,故称“祭祀盛粱器具”。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早期的簠足短,口向外侈。春秋战国的簠足变高,口不外侈,器变深。


西周 伯公父簠 

高19.8厘米,口纵23厘米,口横28.3厘米,腹深6.5厘米,重5.75公斤。该器为西周晚期,盖器同铭61字,记伯公父择吉金造器铜辟王,满孝诸兄,祈长寿多福。  1977年,陕西省扶风云塘村一西周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博物馆。 

 西周晚期 龙耳簠

该器为西周晚期,长26.7cm、通高17.5cm、宽22cm,盖与底完全相同,作浅斗形,沿有兽首卡3使扣合牢固,足为兽形耳作卷尾龙形,饰兽体卷曲纹和象首纹。1963年山东肥城小王庄出土,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春秋早期 邾季簠

高19.2厘米、长30厘米、宽24.3厘米。邾季是小邾国早期某位国君的幼弟,名叫夗,夗是蜿蜒委曲,本义为捕鱼用的竹网,用蜿蜒曲折的竹网捕鱼,收获比其他方式更多,故以夗为名,实则是收获、丰收之意,是长辈对邾季的美好愿景。邾季簠及另两件青铜簠若为成组出现,则与小邾国墓地每座墓随葬四件青铜簠的制度相合。邾季簠的发现,为研究小邾国公室成员的称谓及宗法制度提供了新资料。该簠从盗墓分子手上追回的文物之一,现藏山西博物院。

西周末春秋早 象首纹簠

此簠器身与器盖遍饰夸张、抽象化的象首纹,器腹内壁有铭文:“吴王御士尹叔繁作旅簠。”此簠属长江下游吴国国王的大臣叔繁所有,用于旅行或出征。 出土北京琉璃河, 收藏 首都博物馆。

春秋晚期  宋公栾簠

长33.85厘米,宽25.67厘米,高11.1厘米。铭文20字:“有殷天乙唐孙宋公䜌(栾)乍其妹句敔夫人季子媵簠“,从铭文中得知,宋公栾即宋景公,这件簠是宋景公为其妹句敔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器皿。 1978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M1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战国  羽翅纹簋

器子母口,圆形拱盖,盖顶饰有四个变形的鸟形钮,浅腹,腹有四竖棱,底部稍平,下承四足台座,方形座较矮,器形有向豆转化的趋势。器身遍布羽翅纹,具有典型的战国晚期楚国青铜器特色。现藏天津博物馆。

 

【 盨 】 xǔ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

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解字》皿部:“盨,槓盨,负载器也。”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西周中期  遂公盨 

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内底铭文10行98字,记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录提早了六七百年,表明早在3000年前人们就在传颂大禹的功绩。2002年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现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西周晚期 伯多父盨

高21.5厘米,口长17厘米,口宽25厘米,重7000克。  椭方形,龙首耳,盖上透雕扉棱,盘缘口缘饰兽体卷曲纹,盖顶饰兽目交连纹,腹盖铸平行沟纹。盖器对铭10字记伯多父作器。1976年1月陕西扶风云塘村西周墓藏出土,周坑出土4件,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西周 · 兽叔铜盨

该盨通体金光灿灿 ,锈蚀极少 ,青铜器原色。器、盖均有铭文4行33字,是兽国贵族兽叔奂父为其出嫁虢国的女儿所做器物,反映了虢国与姞姓兽国的联姻关系。盖铭铭释:兽叔奂父作孟姞旅/盨 用盛稻角糯梁/嘉宾用飨 有饲则万)年无疆 子子孙孙永宝用据学者研究,此兽国地望可能在今山东单县境内。1990年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6孟姞墓出土,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 召伯虎铜盨

盨多为圈足,召伯虎盨这样的柱状足较为少见。高25厘米、长35厘米、宽20厘米 ,两侧有一对附耳;在盖子口沿和腹部口沿处,装饰有云雷纹衬底的变形龙纹;腹部下半部分,以四道弦纹装饰。器盖和器底内各有铭文两行八字,内容为“召伯虎用乍朕文考”。召伯虎就是西周名臣召穆公,推测他为祭祀亡父所用的器物。1993年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西周贵族墓葬群考古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春秋 蟠虺纹盨

高16.8、口长21、宽33厘米。椭圆形,双兽耳。盖顶饰镂空盖冠,可仰置盛食物。曲尺形圈足。器、盖均满饰蟠虺纹,圈足饰夔纹。纹饰精细,色泽艳丽,是盨中精品。1958年出土,  现藏安徽博物院。


【 敦 】 duì 

“敦”古代盛食器和礼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

敦是由鼎、簋的形制给合发展而成,形状酷似西瓜,又称西瓜敦或西瓜鼎。其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体合成球体或卵圆体,两环耳、三短足,盖也可反过来使用。 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提手。流行于春秋战国。


春秋 人形足敦

敦通高13厘米,口径11.6厘米。盖微隆,上有四环钮。深腹,两侧各有一环耳。人形足,作跪状,双手置于膝上,头顶敦底,饰谷粒纹、蟠蛇纹。人形足敦是盛食物用器。这件敦的特别之处是:它的三个足是三个小人,这三个人其实是三个奴隶,他们双膝跪地,双手扶膝,用头顶着这件器物,一件小小的器物,反映出了春秋时期残酷的等级制度。1964年出土于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现收藏于齐文化博物馆。

春秋 青铜方敦

河南南阳名门华府小区工地1号墓出土,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战国早期 鹈鹕鱼纹敦 

高20厘米 腹径15.7厘米,鹈鹕是一种捕鱼的鸟,俗称鱼鹰。此敦的纹饰描绘了鹈鹕张口捕鱼的精彩瞬间,纹饰新颖、极富动感,是战国时期燕国青铜器的一件代表作。这种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纹饰出现于战国时期,给已传承了一千多年的青铜器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延庆出土,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战国 团花纹环耳铜敦

团花纹环耳铜敦,三卧虎钮使得盖可以倒置为盛盘. 盖面及腹部饰团花图案间蟠螭纹.这类团花纹是战国时期在北方地区流行的新样式,1999年平凉市庙庄秦墓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藏。

战国中晚期 云雷纹敦 

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有的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捉手。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该敦出土于北京通州,现藏首都博物馆。

战国晚期 镶嵌几何纹敦

该敦为上下对称的卵形体,盖和器都有环状云头形的两耳三足。盖顶和器底均饰火纹,周围饰长方形的块状纹饰,内填有卷云纹。盖缘和口沿饰上下交错的三角形纹。全器的纹饰用红铜丝和银丝镶嵌,因年代久远镶嵌物脱落甚多。这种装饰工艺体现了战国时期青铜工艺制作技术的新发展。现藏上海博物馆。


【 豆 】dòu

“ 豆”古代为食肉器,又为菹醢(zu hai,音祖海)器。

菹就是今天的咸菜,醢就是今天的肉酱一类的食物。豆是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调味品的器皿,它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青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楚墓仅见方体带盖豆,战国晚期则流行高柄碗形豆和不带盖的浅盘状豆。豆上为盘腹,早期浅,春秋后变深,下有长柄及圈足,有的有盖。


 商 兽面纹假腹青铜豆

13.6、口径15.2、足径9.7厘米,豆为盛食器。商代陶豆多见,青铜豆则罕见。此豆腹部很浅,是现已发现的商代青铜豆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精美者。 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藏。 

春秋 嵌红铜狩猎纹豆 

通高20.7厘米,口径17.5厘米。 此豆由盖、身至圈足上部皆以红铜镶嵌出禽兽四散奔逃、猎者勇猛追杀的纹样。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战国 嵌孔雀石云纹铜方豆

通高24.5厘米,口径12.9厘米,豆盘与豆盖口均为正方形,铜豆盘身为方斗形,口沿处有字母口,可与器盖扣合,盘身下有上粗下细高柄,喇叭圆盘形座。铜豆盖为覆斗形,有矮托承接圆形捉手。铜方豆纹饰细腻而精美,通体满饰云纹,并以不同形状的孔雀石镶嵌,华丽而稳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珍贵的实物材料。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发掘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战国早期 曾侯乙嵌绿松石铜盖豆

通高26.4厘米,口径20.6厘米,这件铜盖豆盖面微隆,中间呈圆饼状,饰以绿松石镶嵌的联凤纹、鸟首龙纹。通体采用嵌错法,这是典型的战国青铜装饰工艺,先在器物表面铸出花纹凹槽,再填入绿松石、天然漆制品等,经过打磨,使之与器体紧密结合,展现出金碧辉映的光泽。内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云雷纹高足豆

豆高49.2厘米,直径16.8厘米,饰以云雷纹,圆形为云纹,方形为雷纹,由粗细线条构成。因两者区分并不过于明显,从而将其螺旋形图案统称为云雷纹。此件铜豆,细长柄、圆盖有三足,将圆盖翻过来放置时,便成了高足盘,设计巧妙,是战国时期燕文化特有的造型。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可见豆作为器皿的历史悠久,但出土和传世的铜豆器却甚少。云雷纹高足豆为珍贵的铜豆器文物,出土于北京怀柔,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战国 错金夔纹豆

高19.2厘米,口径17厘米。盛食器。带盖,盖顶有喇叭形捉手。器为直口,圆腹,两侧有环形双耳,下承喇叭形高圈足。通体错金夔龙纹、莲瓣纹、垂叶纹、斜角云纹等。错金纹饰细腻,工艺精湛。1965年长治市分水岭出土,现藏山西博物院。

 

匕】   

“匕”即古代挹取食物的匙。

考古发现中常与鼎、鬲等共出,如寿县蔡侯墓出的鬲就附有匕。匕体一般为椭圆形,以便于挹取;有的匕体前端作成尖形。匕柄作直式或曲式。青铜匕自商代至战国均有。商代的匕,体呈桃叶形,后有装木柄的銎;西周时期的匕,体呈桃叶形,后有扁条柄,柄尾磬折;春秋战国时期的匕甚少见。传世的体呈椭圆形,柄扁平,有的细长。


 商 卷云鱼纹匕

 柄长15.8厘米 匙长12.2厘米 宽4.9厘米。  长柄匙形,柄饰宽带状卷云纹,柄首正中凸起扉棱,匙内底饰鱼纹。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基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西周早期  微伯舆匕

通長32.4厘米、柄長17.3厘米,重0.408公斤。前端为尖桃叶形,柄为扭索形,后端作梯形且饰镂空双头夔龙纹。匕面内凹, 铸铭文 1 行 5 字,为“微伯(疒兴)作匕”。 1976 年陕西省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出土。宝鸡周原博物院藏。

  

战国 曾侯乙镶嵌绿松石匕

出土时置于一件束腰大平底鼎内,形体较大,呈长椭形,柄部扁平,微弧拱。柄后段有镂孔几何纹饰。铭文两侧和镂孔花纹上均镶嵌绿松石。,在柄部正面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7个大字清晰可见。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 曲柄铜匕

长24.4厘米,宽4.4厘米,此匕勺部为桃形,内凹,饰饕餮纹。曲柄,柄中部饰菱形纹。柄末端为方形,饰蛙纹,周围饰云雷纹。1980年四川新都马家乡出土。现藏四川博物院  

 战国 鱼鼎匕

据2010年左右新发现的同铭器物,称作“蚳铭匕”更合适。銘文是用擬人化的手法寫成,以“匕”代指神靈,以“玉魚顚”代指昏愚啎逆人的首領,匕告誡玉魚顚就相當於天神告誡下界的愚民,以蚩尤入羹之故事取譬,作出警示之語。传山西浑源出土,罗振玉旧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 未完待续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