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常考的《孟子》中的小古文都给你汇总好了!

 徐子曰 2024-04-12 发布于上海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1曰:寡人2之于3国也,尽心焉耳矣4。河内56,则移其民于河东7,移其粟8于河内。河东凶亦然9。察邻国之政,无如10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1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2

孟子对13曰:“王好14战,请15以战喻。填16然鼓之17,兵18刃既接,弃甲()19而走20,或21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22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23不百步耳24,是25亦走也。——《梁惠王上》

【注释】

1.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惠王,惠是谥号。魏国后来迁都大梁,所以叫梁惠王。

2.寡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于:对于。

4.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5.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6.凶:荒年。

7.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8.粟:谷子,这里指粮食。

9.然:这样。

10.无如:没有像。

11.加少:更少。加,副词,更、再。

12.何也:为什么呢?

13.对:回答。

14.好:喜欢。

15.请:请让我做某事。

16.填然:形容鼓声。

17.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击鼓。

18.兵:兵器、武器。

19.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拖着。

20.走:跑,这里指逃跑。

21.或:有的,有的人。

22.以:凭借。

23.直:只不过。

24.耳:罢了。

25.是:这,指 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了。河内陆区遇到灾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看看邻国的政治,没有比我更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减少,我的百姓不增加,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咚咚地敲响战鼓,兵刃相交,扔掉盔甲拖着武器就逃跑,有的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别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1:“王之臣有托其妻子2于其友而之3楚游4者。比5其反6也,则冻(něi)7其妻子。则如之何8?”

王曰:“弃9之。”

曰:“士师10不能治士11,则如之何?”

王曰:“已12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13左右14而言15他。——《梁惠王下》

【注释】

1.谓……曰:对……说。

2.妻子:妻子儿女。

3.之:往,到。

4.游:游玩。

5.比:等到。

6.反:同“返”。

7.馁:饥饿,使动用法。

8.如之何:怎么办。

9.弃:抛弃。这里指抛弃朋友,和他绝交。

11.士师: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

12.士:这里指士师的手下人。

13.已:停止。这里指罢免。

14.顾:看。

15.左右:旁边。

16.言:说。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将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历了。等到他回来,他的朋友使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士师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说:“整个国家不能治理好,怎么办呢?”

齐宣王看看旁边说其他的事情了。

揠苗助长

宋人有(mǐn)1其苗之不长而()2之者,芒芒然3归,谓其人4曰:今日病5矣,予6助苗长矣。其子趋7而往视之,苗则(gǎo)8矣。天下之9不助苗长者寡10矣。以为无益11而舍12之者,不(yún)13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14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注释】

1.闵:同“悯”,担心,忧虑。

2.揠:拔。

3.芒芒然:同“茫茫然”,疲惫不堪,很疲劳的样子。“芒”同“茫”。

4.其人:他家里的人。

5.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

6.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7.趋:小步快走。

8.槁:草木干枯,枯萎。

9.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0.寡:少。

11.益:好处。

12.舍:舍弃,放弃。

13.耘苗:给苗锄草。

14.非徒:不但。徒,只是。

【译文】

宋国有一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它的人,非常疲惫地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啊,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着到田里看禾苗,禾苗已经枯萎了。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太少了。认为培育禾苗没有好处而放弃的,是不给禾苗锄草的人。帮助禾苗长高的,是拔苗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损害了它。

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1(rǎng)2其邻之鸡者。或3告之曰:“是45君子6之道7。”曰:“请89之,月10攘一鸡,以11待来年12,然后已13。”如14知其非义15,斯16速已矣,何17待来年?——《滕文公下》

【注释】

1.日:每天。

2.攘:偷,盗窃。

3.或:有人,有的人。

4.是:这。

5.非:不是。

6.君子:有学问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

7.道:行为,做法。

8.请:请让我。请你允许我做某事。

9.损:减少。

10.月:每月。

11.以:来。

12.来年:明年。

13.已:停止。

14.如:如果。

15.义:正义。

16.斯:这。

17.何:为什么。

【译文】

现在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君子的做法。”那个人说:“请让我减少它,每个月偷一只鸡,来等到明年,这之后我就停止(偷鸡)了。”如果知道这样做不是正义的,这就应该快点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学弈1

弈秋2,通国3之善4弈者也5。使6弈秋诲7两人弈,其8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9。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10有鸿鹄11将至12,思1314(zhuó)15而射之,虽与16之俱学,弗若17之矣。为18是其智弗若与19?曰:非然20也。——《孟子 告子上》

【注释】

1.弈:下棋。(围棋)。相传五帝之一的尧有个儿子叫丹朱,尧觉得他能力不够,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就发明了围棋,想让他变得沉静一些,聪明一些。后来,丹朱成了围棋的始祖,传说是第一高手。围棋古时候称“弈”,也称为“手谈”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古人会把职业和人名连在一起,比如庖丁是叫丁的厨师。师旷是叫旷的乐师等。

3.通国:全国。通:全。

4.善:善于,擅长。

5.者也:表示判断。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惟,只。

10.以为:认为,觉得。

11.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单个字解释的话:鸿是指大雁,而鹄则是天鹅。

12.将至:将要到来。

13.思:想。

14.援:拿,引,拉。

15.弓缴:弓箭。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去之后可以收回。

16.与:和。

17.弗若:不如。弗:不。是否定词。

18.为:因为。

19.与:吗?同“欤”。一般在问句的末尾出现。

20.非然也: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译文】

弈秋是全国之内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认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开弓箭去把它射下来。他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冯妇搏虎

1人有冯妇2者,善3搏虎,卒4为善士5。则之6野,有众逐虎。虎负7()8,莫之敢撄9。望见冯妇,趋10而迎之。冯妇(rǎng)11下车,众皆悦之,其为12士者笑之。

【注释】

1.晋:晋国,周朝诸侯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弟弟唐叔虞为诸侯,国号唐。叔虞之子(xiè)即位后改为晋。晋国最著名的君主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晋国后来分裂为赵、魏、韩三个诸侯国。

2.冯妇:战国时期晋国人,是个男人,擅长打虎。不要理解为是姓冯的妇女。

3.善:善于,擅长。

4.卒:完毕,结束。引申为最终,后来。

5.善士:善良的人,行善的人。善,好,好的,善良的。

6.之:到,往。

7.负:依仗,依靠。

8.嵎: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9.撄:逼近,触犯。莫敢撄之。没有人敢去触犯它。之,代指老虎。

10.趋:快走。

11.攘臂:(luō)起袖子,伸出胳膊。

12.为:被。

【译文】

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人,善于打虎,后来成为了一个行善的人。他到野外去,有很多人追逐一只老虎。老虎依靠着山势险要(和众人抗衡),没有人敢去触犯它。大家远远地看见了冯妇,跑上前去迎接他。冯妇就捋起袖子,伸出胳膊跳下车子,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冯妇这种行为却被士人讥笑。

#本周福利领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